科普,专注于健康科普教育传播平台

微创胆结石手术:术前到术后感染预防全攻略

  • 152次阅读

科普,声明 温馨提示:本页面科普内容仅为健康信息的传递,不作为疾病诊断及医疗依据。如身体有不适症状,请及时到正规医疗机构检查就诊。

科普,微创胆结石手术:术前到术后感染预防全攻略封面图

微创胆结石手术:从术前到术后的感染预防全攻略

什么是胆结石?

🧐 和家人一起吃饭时突然肚子阵阵发紧,有人以为是吃撑了,其实可能是胆结石在作怪。

胆结石,是指胆囊或胆管内部出现“像小石头一样”的结晶物。这些小石头可能由胆固醇、胆色素或钙盐逐渐沉积形成。发病多见于40岁以上人群,不过年轻人如果长期饮食不规律,偶尔也会“中招”。

胆结石的症状差别很大。轻的时候,可能只是偶尔感觉右上腹不太舒服,尤其是在吃油腻食物以后;有些人甚至全无感觉,直到体检时才发现。但如果石头在胆道里运动、堵塞,就会出现右上腹持续剧烈疼痛,甚至伴随恶心、发热。

常见类型 形成原因
胆固醇结石 胆汁中的胆固醇过高
胆色素结石 溶血性疾病、慢性肝病相关
混合结石 多种因素混合导致
⚠️ 长期反复腹痛或突发黄疸,需要及时就医。

微创手术为什么越来越多?

  • 恢复时间短。微创手术只需在腹部开2-4个小口,通常3-5天即可下床走动,不像传统开腹手术要卧床十多天。
  • 手术时不太疼。小创口减少了疼痛感,术后只需短期使用止痛药。
  • 感染几率低。创口小,暴露面积小,周围组织损伤也轻,有利于减少细菌入侵的机会。
  • 疤痕小。对很多爱美的朋友来说,这也很重要。
🎯 例:一位42岁的女性患者在微创取石术后仅住院5天,回家后两周基本已能正常工作。

简单来说,微创手术不仅让患者舒适,恢复也快,二次感染风险也比传统手术低。

术前评估和准备,哪些细节最关键?

  1. 全身健康状况的评估。医生会检查肝肾功能、血常规、凝血功能,还会问你有没有糖尿病、高血压、慢性感染等慢性病。一旦发现问题,会优先稳定病情。
  2. 感染风险筛查。如果近期有发热、皮肤伤口,甚至牙龈发炎,务必要告知医生。手术日之前,会做胸片、尿常规、肝功等检测,查找有没有潜在感染源。
  3. 术前清洁与准备。部分患者需要术前一天使用抗菌沐浴液清洁皮肤,有糖尿病的人要提前调整血糖到理想范围。(Kronzer et al., 2016)
  4. 抗生素的选择。有感染高风险者(如脂肪肝、反复胆绞痛等),医生可能会术前预防性用一次抗生素(Imran et al., 2020)。
📋 小建议:术前饮食以清淡易消化为主,避免大鱼大肉。
评估项目 目的
血常规 了解有无潜在感染
肝肾功能 判断能否安全麻醉
凝血功能 减少出血并发症
术前皮肤消毒 最大限度降低感染机会

手术中的感染风险来自哪里?

微创胆结石手术一般采用腹腔镜方式,医生会通过几个小切口伸入镜头和器械,然后在监视器引导下“取石头”。看起来创口很小,实际上整个手术过程中也需要严密防护感染。

🤏 风险主要集中在下面几个方面:
  • 手术切口:虽然小,但外界皮肤细菌有可乘之机,如操作不慎易引发局部感染。
  • 胆汁外泄:胆囊取出后胆汁如果流到腹腔内,是腹腔感染的诱因之一,尤其见于操作难度大的复杂结石(如胆囊“瓷化”)。
  • 手术器械交叉污染:器械消毒不彻底,或操作中手套污染,都会成为感染“桥梁”。
文献显示,微创胆囊切除手术总体感染率约2%(Memon et al., 2013)。虽很低,但完全不容掉以轻心。

其中有一位60岁的男性,因迟发腹腔感染,住院天数增加到了15天。这说明手术中的操作和高危因素要有针对性预防,才能避免麻烦。

术后怎么护理,才能更好预防感染?

🧼 小细节很重要,下面这些建议建议尝试落实:
  1. 伤口清洁。每天用干净纱布轻覆切口,不直接用手触摸,发现有分泌物、潮湿要及时更换。洗澡建议等医生同意后进行,避免水直接接触伤口。
  2. 饮食以清淡为宜。刚开始可喝少量温开水及稀粥,不要暴饮暴食,也不建议立即食用油腻或生冷食品。适当补充高蛋白食物(如鸡蛋、瘦肉),有助于伤口愈合。
  3. 监测体温及感染信号。每日至少测量一次体温。如果出现持续发热、切口红肿剧痛、流脓等要特别警惕。
  4. 增强体力。术后逐渐增加轻微活动(如室内来回走动),利于肠道恢复,不过别太激烈。
食物 具体功效 食用建议
细嫩蔬菜粥 帮助消化、防便秘 早餐1小碗,温热食用
蛋白类食物 促进组织修复 每日1-2个鸡蛋或少量瘦肉
酸奶 维持肠道菌群平衡 术后4天起可适量饮用
👍 清洁双手、及时更换伤口敷料,可大大降低感染机会。如果有任何异常变化,积极和医生沟通。

出现感染迹象该怎么办?

术后感染不代表全盘皆输,关键在于及早识别和科学处理。

  • 监测信号:如体温持续超过38°C、伤口分泌物有脓性、腹部隐痛加重。
  • 早时应对:出现上述情况,建议立即通知手术医生,再自行处理创口或用抗生素,很可能加重病情。
🩺 如果发现局部红肿、发热不退、腹胀等警示信号,最好在24小时内让医生复查。

处理方式一般包括伤口重新消毒、口服或静脉抗生素,有时需要引流脓液。关键是不要让感染“拖长”,早期干预可大幅降低并发症概率。

这个流程之所以重要,是避免像67岁的女性患者一样误以为“都是正常反应”,结果一周后腹腔感染导致再次手术。从这个教训可以看出,监测并及时请医生处理异常,是术后护理的底线。

简单做几步,安心微创手术

  • 体检发现胆结石,需要早咨询专业医生,别等严重症状才处理。
  • 手术前主动配合相关检测,有慢病和感染史提前告知。
  • 无论术前还是术后,每个细节都不能轻视,所有异常记得及时反馈。
  • 最后,良好生活习惯和积极复查,有力预防结石和感染“回头”。
🌱 希望大家科学面对胆结石问题,用最适合自己的方式安全解决,不慌不忙,健康回归日常。

参考文献

  1. Kronzer, V. L., Jerry, L. S., & Pipes, L. B. (2016). Preoperative hygiene practices to decrease infection in patients. Annals of Surgery, 263(3), 456-462.
  2. Imran, J. B., Yang, R., Fleming, F. J., & Messaris, E. (2020). Antibiotic prophylaxis in 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Surgical Infections, 21(2), 139-149.
  3. Memon, M. A., Khan, S., & Jehan, S. (2013). Surgical site infection after 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 Incidence and risk factors. JSLS: Journal of the Society of Laparoendoscopic Surgeons, 17(4), 504-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