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专注于健康科普教育传播平台

高眼压与青光眼:你必须了解的真相

  • 125次阅读

科普,声明 温馨提示:本页面科普内容仅为健康信息的传递,不作为疾病诊断及医疗依据。如身体有不适症状,请及时到正规医疗机构检查就诊。

科普,高眼压与青光眼:你必须了解的真相封面图

高眼压与青光眼:你必须了解的真相

01 眼压的科学:什么是高眼压? 👁️

平时在体检时,很多人会对检查单上的“眼压”产生疑问。其实,眼压指的是眼球里的压力,就像篮球里的气压,正常时能让眼球保持形状和弹性。我们大多数人并不会特别在意这些小变化,因为高眼压往往没有什么明显感觉。

正常情况下,成年人的眼压一般在10到21毫米汞柱(mmHg)之间。一般通过无接触式的气流眼压计,或者直接接触角膜的接触眼压计来测量。高于21mmHg,就算作高眼压。不过,这只是一个参考值,具体还得结合眼部其他检查来判断有没有问题。

小贴士: 眼压每天会有轻微波动,上午稍高、晚上偏低。偶尔超标并不一定意味着生病,持续升高才需要引起注意。

02 青光眼解析:一种潜伏的视力杀手 🥽

说起青光眼,很多人会想到视力突然变差,其实它更像个“隐形的小麻烦”。青光眼是一类导致视神经损伤的慢性病,初期往往悄无声息,等到症状明显,视力已经不可逆转地受损了。

类型 主要表现
开角型青光眼 早期基本无感觉,晚期出现视力范围缩小
闭角型青光眼 眼胀、头痛、视力突降,甚至恶心呕吐

比如王阿姨,62岁,因为突然头痛、看东西像“漏掉一块儿”才到医院,检查后发现青光眼已经十分明显。不少人平时感觉有点疲劳、偶尔眼胀就忽略了,等到视野缺损时已经错过了最佳时机。

小提醒: 视野一旦受损,就不能恢复原样,所以早发现真的非常关键。

03 高眼压与青光眼的直接联系

高眼压不是青光眼的全部,但绝大部分青光眼确实都发生在高眼压的基础上。简单来说,眼压上去了,就像水压过高时管道受损,视神经纤维会被慢慢压坏,最终出现视力问题。这个过程一般很缓慢,不少患者都在不知不觉间视野变窄,到后期才觉察。

  • 高眼压持续存在,容易让视神经承受超负荷压力,慢慢发生损伤。
  • 视神经一旦受损,即使后续眼压降下来了,已有的视野缺失也很难恢复。

有研究显示,约90%的青光眼患者在确诊时,都有相对较高的眼压(Leske et al., 1994)。但这也不代表只有高眼压才会得青光眼,还有少数低眼压型青光眼存在。

提醒: 高眼压和青光眼的关系,是风险大增但不百分百会患病。持续关注才有主动权。

04 高眼压但不一定是青光眼:为何如此?

其实,很多人有高眼压,但一辈子都不会发展成青光眼。这要归功于每个人视神经的"承受力"不一样,而且还有基因、年龄、全身健康等多种因素参与。

影响因素 说明
视神经耐受性 有些人视神经天生更能适应高眼压
年龄 年龄越大,组织修复能力越差,风险提升
家族史 直系亲属得过青光眼,风险明显增加
全身健康 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会加大眼部压力对神经的影响

比如一位46岁的男性上班族发现体检眼压23mmHg,但眼底、视神经检查都很正常,五年后依然只是高眼压,没有出现青光眼。这说明高眼压是警示,但不是绝对病因。

Tips: 高眼压的朋友要关注自己的全身情况、定期复查眼底,别忽视和拖延就诊。

05 预防与管理:降低眼压的方法 🌿

  • 规律作息: 睡眠充足,避免频繁熬夜有助于眼部休息,利于降低眼压。
  • 有氧运动: 适当的快走、游泳、慢跑每周3-5次,每次30分钟,有证据表明能够帮助改善眼压(Mojica et al., 2016)。
  • 均衡饮食: 新鲜蔬菜(如菠菜、西兰花)富含抗氧化物,对眼部健康有利。Omega-3脂肪酸(例如三文鱼、核桃)有助于维持视神经活力。
  • 放松眼部: 长时间用眼后,适当眺望远方,做些眼保健操,可以帮助缓解局部压力。
  • 按需用药: 对于已经被医生诊断为高眼压或青光眼的人群,滴用降眼压药物非常重要,一般需长期坚持,不能擅自停药。
  • 定期专业检查: 建议40岁以后,每年到正规眼科医院检查眼底和视神经,一次全面筛查有助于早期发现异常。
推荐食物 具体功效 食用建议
菠菜、西兰花 含丰富抗氧化维生素,帮助保护眼部组织 每日建议一两种,蒸煮或凉拌
三文鱼、核桃 富含Omega-3脂肪酸,有助于维持视神经功能 每周2到3次三文鱼,核桃一天一小把
温和建议: 如果时常感到视力模糊或视野变窄,要及时到医院做详细检查,而不是只依赖验光或者简单视力测试。

06 结语:保护视力,从了解眼压开始

高眼压和青光眼,其实就在我们身边潜伏着。很多上了年纪的朋友把视力下降当做正常老化,等到真正警觉时,可能已经错过了最佳干预期。每年花一点时间做眼科体检,也许就是守护清晰视界的小动作。

坚持健康生活习惯、重视眼部不适信号,这些细小的改变更容易让我们远离眼部大麻烦。有了基础知识,再遇到体检单上的"眼压异常",你就不会慌张,知道该找专业医生帮忙,及时处理。

👓 保护视力,其实很简单,多了解一点,多主动一点,眼睛也会更健康。

参考文献

  1. Leske, M. C., Connell, A. M., Wu, S. Y., Hyman, L. G., & Schachat, A. P. (1994). Risk factors for open-angle glaucoma. The Barbados Eye Study. *Archives of Ophthalmology*, 112(7), 932-939.
  2. Mojica, J. A., Graham, S. L., & Grigg, J. R. (2016). Exercise and intraocular pressure. *Clinical and Experimental Optometry*, 99(5), 438-446.
  3. Foster, P. J., & Johnson, G. J. (2001). Glaucoma in China: how big is the problem? *British Journal of Ophthalmology*, 85(11), 1277-12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