命悬一线:大出血的应对与止血策略
01 如何理解“大出血”?
日常生活里,偶尔擦伤流点血,不少人都遇到过。但真正的大出血其实远比想象中严重。大出血指的是血液在短时间内大量丢失,通常成年人一次性失血超过500毫升,或持续出血难以自行止住,就属于紧急状况。
按发生部位分,主要有三类:
按发生部位分,主要有三类:
- 🩸 外伤性出血:比如交通事故、工地割伤、厨房刀切,这是最常碰到的类型。
- 🩸 内脏出血:如消化道、脑部、子宫等部位悄悄出血,表面看不出。
- 🩸 自发性出血:没有明显原因,多见于老年人或有血液系统疾病的人。
02 哪些症状提示有大出血?
早期信号(轻微、偶尔):
有位45岁男性,因为切菜时不慎割破手腕,最初仅觉得头有点晕,还能自行包扎,但流血不止,不到10分钟便出现全身虚弱和冷汗直冒。他家人发现情况非常不对,马上送医,这才避免了更严重后果。
其实,大出血时的这些反应,是身体全力调动“应急系统”在自救,但一旦症状持续或加重,就必须尽快寻求专业帮助。
- 感到突发的乏力或轻微头晕,不易引起重视
- 手脚有过一阵凉凉麻木
- 面色苍白出奇,嘴唇发白
- 呼吸加快、心跳急促,还伴有严重虚弱
- 短时间意识模糊,甚至晕倒
- 大汗淋漓,出冷汗
有位45岁男性,因为切菜时不慎割破手腕,最初仅觉得头有点晕,还能自行包扎,但流血不止,不到10分钟便出现全身虚弱和冷汗直冒。他家人发现情况非常不对,马上送医,这才避免了更严重后果。
其实,大出血时的这些反应,是身体全力调动“应急系统”在自救,但一旦症状持续或加重,就必须尽快寻求专业帮助。
03 面对大出血,怎么才能不慌?
突发大出血,最先要做的不是手忙脚乱,而是迅速判断和冷静处理。有三个基本原则:
别忽视,急救中的“黄金时间”非常短。很多研究都强调,及时呼叫救护车,和正确的现场止血措施一样重要(Spahn et al., 2019)。
🔎 速评伤情:先看出血部位和出血量,是外伤还是体内出血。位置、流速、颜色都很关键。
🧑⚕️ 保持冷静:不能因为血流不止而慌乱,否则容易犯错。深呼吸,有条不紊采取措施。
📞 寻求专业救援:必须第一时间准备拨打急救电话(如120),特别是无法靠压迫止血,或病人开始意识不清的时候。
🧑⚕️ 保持冷静:不能因为血流不止而慌乱,否则容易犯错。深呼吸,有条不紊采取措施。
📞 寻求专业救援:必须第一时间准备拨打急救电话(如120),特别是无法靠压迫止血,或病人开始意识不清的时候。
别忽视,急救中的“黄金时间”非常短。很多研究都强调,及时呼叫救护车,和正确的现场止血措施一样重要(Spahn et al., 2019)。
04 实用止血方法盘点
止血其实有不少小技巧,但要选对方法。以下是不同情况下常用的急救措施,可以直接参考使用:
场景举例:家里老人不慎摔破手臂,血流不止,首先应立刻用干净毛巾直接按压出血口,然后通知120,同时抬高患肢帮助减缓出血速度。
方法 | 适用情况 | 操作要点 |
---|---|---|
🔵 直接压迫 | 小创口、四肢出血 | 用干净布或手直接按压出血点,持续5-15分钟 |
🟢 局部包扎 | 出血口较大面积 | 覆盖清洁敷料,再缠上绷带,松紧适度 |
🟠 捆扎止血带 | 严重四肢出血,无法止住 | 距伤口5-10厘米绑扎(非关节处),每30分钟松开1-2分钟 |
⚪ 高位抬高 | 四肢出血 | 抬高患肢,有助减少流血 |
小贴士: 有人看到有异物卡在出血口时,会直接拔出,这其实容易加重出血。正确做法是保留异物、包扎固定后尽快送医。
别忽略这些步骤,尤其是在救护车还未赶到时,第一时间的止血决定了很大一部分的救治效果(Sørensen et al., 2021)。 05 医护人员会用什么止血法?
抵达医院后,大出血的处理会更专业系统。医生根据患者具体情况,会采用如下几种办法:
- 外科缝合:对外伤性出血,消毒清创后用缝合线止血。
- 电凝/激光止血:利用高温“烧灼”血管止血,适用于某些器官出血。
- 止血药物注射:如止血酶、维生素K,帮助血液凝固(Stanworth et al., 2017)。
- 血管栓塞介入:针对内脏出血,用微导管将堵材送入血管内“堵住缺口”。
- 输血:当大量失血影响生命体征时,补足红细胞、血浆,防止休克。
06 哪些人或原因容易发生大出血?
大出血常是某些特殊人群或背景下更容易发生的问题。说起来,以下这些情形需要更多警惕:
小结一下,很多大出血其实和生活状态、年龄以及慢性疾病密切相关,不只是意外受伤才有风险。
- 年老体弱:血管弹性降低,跌倒或轻微碰撞更容易断裂。
- 长期服用抗凝药物:比如阿司匹林、华法林,一但出血不易止住。
- 有基础疾病:血友病、肝功能障碍等,先天或获得性凝血机制有缺陷。
- 手术后恢复期:创口部位尚未完全愈合,剧烈活动容易破口出血。
- 消化系统溃疡:长期胃、肠道炎症或者溃疡,某天忽然血管破裂。
小结一下,很多大出血其实和生活状态、年龄以及慢性疾病密切相关,不只是意外受伤才有风险。
07 日常怎么做有助预防大出血?
预防其实并不难,坚持良好习惯和科学饮食,对维护血管和凝血系统很有益。
如果发现自己或家人近期有新出现的明显易出血表现,比如不明原因牙龈出血、月经过多等,最好尽快和医生沟通,别觉得“拖拖就会好”。
推荐方式 | 具体功效 | 温和建议 |
---|---|---|
🍊 富含维生素C的蔬果 | 增强血管弹性、降低微血管破裂风险 | 如橙子、西红柿、草莓、花椰菜,经常换着吃 |
🥜 高蛋白食物 | 帮助血管修复和维持正常血液成分 | 每天适量豆制品、瘦肉、鸡蛋,搭配主食 |
🥬 适量绿叶蔬菜 | 富含维生素K,有助于凝血因子生成 | 菠菜、油麦菜、芥蓝可以常搭配 |
专家建议: 日常适度锻炼(比如快步走、柔力球),能让血管和整体循环更有活力。如果有慢性疾病,遵医嘱定期体检,普遍建议40岁后每年查一次血常规和肝肾功能,既能早发现风险,也能及时处理。
平常在做家务、户外运动或厨房料理时,简单防护措施也不能少,比如使用防切手套、清理杂物通道、湿滑地面勤擦等。这些细节,有时比治疗更关键。 场景 | 推荐防护 |
---|---|
厨房操作 | 戴防滑手套,刀口切勿对着手指 |
浴室 | 铺防滑垫,保持地干燥 |
老人起夜 | 床头备小夜灯,避免跌倒 |
如果发现自己或家人近期有新出现的明显易出血表现,比如不明原因牙龈出血、月经过多等,最好尽快和医生沟通,别觉得“拖拖就会好”。
参考文献
- American College of Surgeons. (2018). Advanced Trauma Life Support: Student Course Manual. 10th edition. Chicago: ACS.
- Spahn, D.R. et al. (2019). Management of bleeding and coagulopathy following major trauma: an updated European guideline. Critical Care, 23(1), 98.
- Sørensen, B., et al. (2021). The physiological response to massive bleeding. British Journal of Anaesthesia, 127(6), 1017-1032.
- Stanworth, S.J. et al. (2017). Effects of fibrinogen concentrate vs. cryoprecipitate as adjunctive therapy in major haemorrhage. JAMA, 317(7), 737-747.
- Jairath, V., et al. (2022). Bleeding risk and management of gastrointestinal bleeding in the elderly. The Lancet Gastroenterology & Hepatology, 7(1), 59-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