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专注于健康科普教育传播平台

解密肝癌介入治疗:现代医学的希望之光

  • 127次阅读

科普,声明 温馨提示:本页面科普内容仅为健康信息的传递,不作为疾病诊断及医疗依据。如身体有不适症状,请及时到正规医疗机构检查就诊。

科普,解密肝癌介入治疗:现代医学的希望之光封面图

解密肝癌介入治疗:现代医学的希望之光

01 肝癌是什么?

在生活里,你可能会听说有亲友突然身体变得乏力,人也明显瘦了一圈,但日常并没有特别大的不适。有时只是觉得饭量小了,想想以为是工作太累。其实,这样的变化有时正是肝癌在早期悄悄出现的信号。肝脏在身体里像个安静的大工厂,平时即便有些异常,表面也未必会立刻察觉。正因为如此,肝癌总是“不动声色”地发展,一旦症状明显,往往已到中晚期。

如果出现持续的右上腹胀或隐痛、精力显著下降、甚至莫名其妙的黄疸,那么就很可能是肝脏发出警告。肝癌是一种起源于肝脏的实体肿瘤,随着病变进展,会影响消化、代谢和身体各项功能。轻微的不适很容易被日常疲劳掩盖,但一旦之有持续的体重下降或黄疸,说明肝脏的“工作能力”受到了严重挑战,值得大家早做检查。

⚠️ 别忽视: 肝癌早期症状通常不典型,有轻微不适建议及时就医排查。

02 肝癌的流行病学与风险因素

简单来讲,肝癌在中国及亚洲属于发病率较高的肿瘤类型。全球范围内,每年大约有80多万新发病例,其中中国占了一半以上 [1]。肝癌更常见于40岁以上人群,男性发生率明显高于女性。

  • 病毒性肝炎: 乙型肝炎病毒(HBV)和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是导致肝癌最主要的原因。长期慢性炎症会让肝脏组织发生变性和癌变。
  • 长期大量饮酒: 酒精会损伤肝细胞,纤维化、肝硬化后,癌变风险大幅增加。
  • 脂肪肝与代谢综合征: 肥胖、糖尿病、高脂血症等导致的脂肪肝,也会让肝癌发病率提高。
  • 环境与化学暴露: 黄曲霉素(多见于发霉粮食)等环境毒素,同样会伤害肝细胞。
  • 家族史和遗传倾向: 有肝癌家族史或遗传性肝脏疾病者也需谨慎。
👨‍⚕️ 医学提醒: 有上述风险因素的人群,建议定期体检,关注肝功能和影像学变化。
风险因素 易感人群
慢性乙肝/丙肝 40岁以上长期感染者
长期大量饮酒 男性、酗酒史≥10年
脂肪肝/代谢综合征 肥胖、糖尿病患者

03 介入治疗:是什么?为什么受关注?

说起来,介入治疗就像是在肝脏异常的部位进行精准修补,但并不需要“大开刀”。简单来说,介入治疗是把一些特殊的治疗器械,通过穿刺或者插管的方式,直接送到肝部病灶处,再进行局部消融、药物灌注甚至阻断供血。这类疗法近年来发展迅速,尤其适合不能手术切除或中晚期肝癌患者,为他们提供了新的生存机会。

与传统手术的不同:
  • 创伤小,大多无需长时间住院,对身体的恢复影响较小。
  • 局部治疗,能够直接作用于肿瘤区,保留更多健康肝组织。
  • 配合其他治疗(如靶向、免疫)时,好处会更明显。
💡 小知识: 介入治疗一般适用于无法外科切除或不愿接受全身治疗的患者。

04 肝癌介入治疗的常见方法

  • 经皮肝穿刺消融术(射频、微波等)
    医生在影像导航下,将细针类探头直接送到肿瘤里,通过热能把异常细胞局部“消灭”。适合直径小于5厘米、单发肿瘤,不适合广泛转移者。
    案例: 54岁的王先生,肝脏发现3cm单发肿瘤,成功进行了微波消融术。术后恢复快,出院后一周基本回归正常生活。
  • 经动脉栓塞化疗(TACE)
    借助导管把化疗药物和“阻断剂”送入供养肿瘤的主要血管,使肿瘤因缺血缩小甚至坏死。适合不能手术、肝功能尚可的中晚期患者。
    案例: 62岁的吕女士,因广泛肝内肿瘤病灶接受TACE治疗,术后肿瘤明显缩小,为后续靶向治疗创造了条件。
  • 新兴技术:药物洗脱微球、放射性栓塞
    药物洗脱微球可稳定释放抗肿瘤药物,进一步提高局部治疗效果;放射性栓塞利用带有放射性的微粒,精准杀伤肿瘤细胞,适用于局部进展但无全身转移的患者。
🔍 专业建议: 每种介入治疗方法选择,主要看肿瘤类型、大小、位置以及患者整体健康状况。

05 介入治疗效果和风险分析

大量研究显示,介入治疗可有效降低部分肝癌患者的肿瘤负担,并显著延长生存期 [2]。比如经皮消融术在小肿瘤的患者中,1年生存率超过85%,与微创手术相当。而TACE可让中晚期患者获得更长的无进展期,让后续治疗有更多选择。

不过,这些治疗也有一定风险:
  • 局部并发症:如穿刺点感染、肝包膜下出血、胆管损伤。
  • 暂时的不适:部分患者治疗后出现发热、乏力、轻度腹痛,大多能在数天内自行缓解。
  • 肝功能问题:对肝功能预备不好的患者,可能加重肝损伤,需谨慎评估后进行。
常见介入治疗预期效果对比
治疗方式适应症生存期改善
消融术 单发小肿瘤 1、3年生存率高
TACE 多发或中晚期 部分患者生存延长
药物微球 化疗耐药或特殊部位 局部控制更持久
✨ 别忽视: 治疗过程需密切随访肝功能变化,有症状及时反馈专科医生。

06 综合管理和未来希望

治疗肝癌并不意味着单纯依赖某一种手段。综合治疗强调多学科团队合作,包括介入、手术、药物、免疫等多种方法的联合应用。同样重要的是,患者本人通过营养管理、适量运动和情绪调节来改善整体状态。

饮食营养推荐
常见饮食建议
食物功效食用建议
新鲜绿叶蔬菜 补充维生素,增强免疫 每天1~2次,搭配主食
深海鱼 提供优质蛋白和omega-3脂肪酸,有助修复组织 每周2~3次,蒸煮为宜
全谷类 改善肠道代谢 替代部分精制米面
心理支持与运动
  • 适度散步、简单拉伸可帮助调节情绪,增强体质
  • 家人陪伴、专业心理咨询师交流,也是康复重要一环
未来技术展望

未来,个体化精准治疗成为趋势。比如影像引导导航的微创消融、智能药物释放系统,以及免疫细胞疗法正不断拓展更多可能。相关临床试验也在带来新的治疗希望 [3]

🌱 温馨建议: 每位患者都需要结合自身情况,协调医生、营养师和康复人员共同调整治疗和生活方式。

总的来说,肝癌介入治疗给许多不能手术的患者带来更自主、更容易接受的选择。科学管控、合理饮食和定期随访,能让治疗效果更有保障。希望更多人理解这一技术的价值,积极行动,关爱自己和家人的健康。

参考文献

  1. Bray, F., Ferlay, J., Soerjomataram, I., Siegel, R. L., Torre, L. A., & Jemal, A. (2018). Global cancer statistics 2018: GLOBOCAN estimates of incidence and mortality worldwide for 36 cancers in 185 countries. CA: A Cancer Journal for Clinicians, 68(6), 394-424.
  2. Llovet, J. M., Real, M. I., Montaña, X., Planas, R., Coll, S., Aponte, J., ... & Bruix, J. (2002). Arterial embolisation or chemoembolisation versus symptomatic treatment in patients with unresectable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a randomised controlled trial. Lancet, 359(9319), 1734-1739.
  3. Singal, A. G., Lampertico, P., & Nahon, P. (2020). Epidemiology and surveillance for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New trends. Journal of hepatology, 72(2), 250-2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