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专注于健康科普教育传播平台

介入支架手术:冠心病适应症全面揭秘

  • 80次阅读

科普,声明 温馨提示:本页面科普内容仅为健康信息的传递,不作为疾病诊断及医疗依据。如身体有不适症状,请及时到正规医疗机构检查就诊。

科普,介入支架手术:冠心病适应症全面揭秘封面图
心灵之桥:探秘冠心病介入支架手术的适应症

01 什么是冠心病?

平常生活中,有人会觉得走快几步心慌胸闷,这不只是“累着了”,有可能是心脏在提醒你需要更多关注。冠心病,全名叫“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是一种心脏血管渐渐变窄、供血不足的疾病。简单来讲,心脏好比一个持续工作的“泵”,需要血管(冠状动脉)不断供应能量;但如果这些“运输通道”变窄了,心脏难以得到足够血液,就容易出问题。

目前,医学界发现冠心病和血管内壁的脂肪、钙质沉积有关。这些物质在血管里形成“斑块”,一旦堵塞到一定程度,就会让心脏“吃不饱”氧气和养分。长期下来,不仅会感觉体力下降,严重时还可能出现急性心梗(心肌梗死)。

💡 小贴士:冠心病不是“老年病”。随着饮食和生活方式的变化,40岁左右就可能出现早期表现,年轻人也不能掉以轻心。

02 冠心病的常见症状

症状表现 生活场景举例 给身体的信号
轻微胸部不适 爬楼时觉得心口压着什么东西,偶尔出现 可能为早期心脏供血减少
持续性胸痛 晚上休息时突然胸口发闷,疼痛难忍 心脏供氧严重不足,需紧急就医
气喘 平时走路没事,快走短距离后明显喘不过气 心脏泵血功能下降
乏力 本来爱走动,最近点滴活动就觉全身沉重 提示心功能下降
🩺 病例启示: 有位62岁的退休教师,最近在家遛弯时常感觉胸闷、气短,首次出现胸痛后才想到去医院做检查。这个例子提醒我们,胸痛并不等于“老毛病”,有变化就要重视。

03 冠心病为什么会发生?

  • 血脂异常: 血液里“坏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过高,会在血管壁形成斑块,变成血流阻碍(Libby et al., 2019)。
  • 高血压: 血压长期偏高,会损伤血管内膜,让斑块更易沉积。
  • 吸烟和糖尿病: 这些习惯和慢性疾病,加速血管老化,易诱发冠心病。
  • 家族遗传: 医学研究显示,一等亲有心脏病史,后代患病风险更高(Yusuf et al., 2020)。
  • 年龄增长: 随着年龄增加,血管弹性下降,冠心病风险也水涨船高。
🔎 研究发现: 一项全球流行病学分析显示,心血管病的危险因素包括高胆固醇、高血压、糖尿病与吸烟,占全球死亡负担的近80%(Yusuf, S. et al., Lancet, 2020)。

04 介入支架手术的核心原理

如果把血管比作城市的高速路,支架手术就是“堵车”时为道路打个“金属扩建”。医生通过手臂或大腿根部的动脉,将一根细长导管送到心脏阻塞部位。再在导管上装个圆筒状的金属支架(stent),通过球囊扩张,把斑块挤到旁边,让道路恢复畅通。

  • 所用器材: 球囊导管、金属支架(有药物涂层可减少再狭窄)
  • 过程简述: 局部麻醉下操作,开口微小,创伤小,通常不需开胸。
  • 手术时长: 多在1-2小时内完成,术后需观察。
🕒 小知识: 手术当天大部分患者可以下床活动,不影响日常生活。

05 适应症:哪些情况下考虑支架?

  • 严重冠脉狭窄: 当血管堵塞70%以上,尤其是主干或者多支血管病变,药物控制效果不佳时,支架是恢复心脏供血的首选手段。
  • 心绞痛反复发作: 比如50岁的男性患者,一段时间频繁出现胸痛,休息后很难缓解。做冠脉造影发现有明显狭窄,这时建议采用介入治疗,避免心梗风险。
  • 急性心梗急救: 部分突发心梗患者,抢时间开通堵塞血管可显著降低死亡率(Ibanez et al., 2018)。
  • 药物治疗效果不理想: 如果规范服药、改变生活方式后仍症状明显,支架能帮助改善生活质量。
  • ⏳ 别忽视: 并非所有冠心病都需要支架,医生会根据冠脉造影、心电图等检查结果制定方案。

    06 手术前后:健康管理要考虑什么?

    • 术前评估: 手术前需停用某些药物(如华法林),并做血常规、肾功能、血糖电解质等检查,还要排除过敏史。如有感冒或感染,需推迟手术。
    • 术后护理: 留意穿刺点是否肿胀或出血,按时服用抗血小板药物(如阿司匹林、氯吡格雷),防止血栓。一般术后1周内避免重体力劳动。
    • 生活方式调整: 包括合理饮食、控制体重、规律作息,对恢复有好处。
    • 定期复查: 手术后按医生要求定期做心电图、血脂等检查,监测支架通畅状况。
    📝 友情提醒: 任何不适感,如胸痛、呼吸困难或心悸,要及时就医。

    07 日常预防:让心脏更健康

    💚 重点推荐: 吃得好,动得多,心脏更有“底气”。预防冠心病,关键在于养成日常好习惯。
    食物 好处 建议吃法
    深海鱼(如三文鱼) 含Omega-3脂肪酸,有助于降脂护心 一周两次,蒸煮为佳
    坚果(核桃、杏仁等) 富含不饱和脂肪酸,利于血管弹性 每天一小把,不宜超量
    燕麦 膳食纤维丰富,有助于调节血脂 早餐加入牛奶冲泡食用
    新鲜蔬果 抗氧化物质多,守护心血管健康 每日各类搭配,多样化摄入
    橄榄油 单不饱和脂肪酸提升好胆固醇 炒菜或凉拌均可
    • 运动选择散步、游泳、骑自行车,每周坚持3-5次,每次30分钟以上。
    • 保持心情平稳,减少精神压力,对心脏大有好处。
    • 40岁以上建议每1-2年定期做心血管检查,发现潜在问题可及时干预。

    主要参考文献

    • Ibanez, B., James, S., Agewall, S., et al. (2018). 2017 ESC Guidelines for the management of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in patients presenting with ST-segment elevation. European Heart Journal, 39(2), 119-177. https://doi.org/10.1093/eurheartj/ehx393
    • Libby, P., Buring, J. E., Badimon, L., et al. (2019). Atherosclerosis. Nature Reviews Disease Primers, 5, 56. https://doi.org/10.1038/s41572-019-0106-z
    • Yusuf, S., Joseph, P., Rangarajan, S., et al. (2020). Modifiable risk factors, cardiovascular disease, and mortality in 155,722 individuals from 21 high-income, middle-income, and low-income countries (PURE): a prospective cohort study. The Lancet, 395(10226), 795-808. https://doi.org/10.1016/S0140-6736(20)3045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