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专注于健康科普教育传播平台

血吸虫病:看不见的杀手与传播之谜

  • 112次阅读

科普,声明 温馨提示:本页面科普内容仅为健康信息的传递,不作为疾病诊断及医疗依据。如身体有不适症状,请及时到正规医疗机构检查就诊。

科普,血吸虫病:看不见的杀手与传播之谜封面图

血吸虫病:看不见的杀手与它的传播之谜

01. 什么是血吸虫病?

田间劳作结束,有人脱掉鞋袜踩进水渠冲洗,嘴里还聊着今儿的收成。他并不知道,皮肤下正悄悄溜进一些“微小访客”——这就是血吸虫的幼虫。简单来说,血吸虫病是一种由血吸虫(一种扁形寄生虫)引起的传染病,主要在热带、亚热带的湖泊、河流一带流行。

初感染时几乎没啥感觉,所以不少人会忽视。可随着时间推移,病情加重,便会形成慢性疾病,甚至影响肝脏、肠道等多个器官。根据Colley et al., 2014的数据,全球约有2亿人受血吸虫病威胁,其中多数生活在非洲和东南亚农村(Colley, D.G., Bustinduy, A.L., Secor, W.E., King, C.H. (2014). Human schistosomiasis. The Lancet, 383(9936), 2253-2264)。

💡 小知识: 血吸虫病在我国主要存在于长江中下游流域,但在防控措施改进后,发病率已有明显下降。

02. 血吸虫的生活史:从宿主到宿主

血吸虫的“人生”说起来挺神秘:它需要在两种不同生物里成长。首先,血吸虫卵随患者粪便进入水体,孵化成毛蚴,钻进特定鱼池螺类蜗牛身体,继续发育。等到尾蚴成熟后,它们会从蜗牛中释放出来,在水中等着下一个宿主——人或者家畜。

阶段 宿主 过程
毛蚴 蜗牛 在水中找到并感染特定蜗牛
尾蚴 人/动物 蜗牛释放,靠近皮肤主动穿透
成虫 人/动物体内 血管内成虫产卵,新一轮循环开始
🐌 友情提醒:血吸虫离开水体无法生存,只有在潮湿、暖和的水里才能完成其完整的一生。

03. 传播途径:如何不小心成为“受害者”?

生活中,打水、洗菜、玩水、劳作,只要裸露皮肤接触到寄生着尾蚴的水体,就可能感染血吸虫。尾蚴会在短时间内主动穿透人或动物的皮肤,不知不觉地进入血管。
有项调查显示,农村地区人们因劳作、娱乐与河湖密切接触,感染率明显高于城市居民(Li et al., 2016)。一位34岁男性农民,春耕时卷起裤腿踏进河水,三周后开始感到低热及乏力,这让他第一次认识到血吸虫病的存在。

  • 洗衣、洗菜、捕鱼——不过是生活日常,风险却常在不经意中出现。
  • 孩子在浅水滩玩耍,也可能成为“漏网之鱼”。
⚠️ 别忽视:水面看起来再清澈,潜藏的尾蚴肉眼根本无法识别。

04. 感染方式:进入身体的“入侵者”

血吸虫尾蚴能师出无名地钻过正常的皮肤进入体内,全程不需要任何皮肤破损。刚感染时,大多数人几乎察觉不到,偶尔有些人皮肤会出现轻微发红、瘙痒,几天后也就过去了。

一旦成功进入体内,尾蚴会随血液循环进入肝门静脉系统,发育成成虫。几周之后,部分感染者可能出现持续发热、腹痛或者腹泻等明显症状,但也有不少人毫无察觉。比如有位28岁的女性渔民,工作后数月内仅有几次腹部轻微胀痛,以为只是饮食引起的小问题,直到年度体检才被发现感染血吸虫。

🔍 这说明:症状轻微时常被忽略,慢性感染更容易拖延诊断。

05. 高风险人群:谁更容易中招?

某些群体因为职业与生活习惯,与血吸虫“亲密接触”的机会远多于旁人。总结下来,高风险主要有这几类人——

  • 农民:长期下水田播种、锄草,鞋裤常被水浸湿;
  • 渔民与水产养殖者:下水操作频繁,有的人甚至需要赤脚劳作;
  • 儿童:爱玩水,皮肤娇嫩,防护意识差;
  • 地处流行区的居民:尤其是湖泊、河流沿岸村民。
💧小心:高温季节水域里感染风险更高,裸露时间越长概率越大。
因素风险说明
水上作业频率 每周数次,感染风险提升至少3倍(Li et al., 2016)
是否使用防护用品 不穿长靴手套,感染率远高于使用者
儿童游水频率 每月下水超3次,感染风险持续增加

06. 防治措施:抵御血吸虫病的“盾牌”

预防血吸虫病,得从日常做起。衣食住行和健康监测,都有不少实用招数,在血吸虫常见区尤其重要。

🎯这里有几个实用建议:
  • 穿戴防护:水田劳作、捕鱼务必要穿长靴、橡胶手套,加一层保护多一份安心。
  • 避免随意下水:尤其在血吸虫疫情流行季节,尽量不直接接触自然水体。
  • 健康饮食:摄取均衡的蛋白质和蔬菜增强体力与免疫力,比如多吃鸡蛋、瘦肉、菠菜等——对身体恢复与抵抗力提升有好处。
  • 主动体检:曾接触可疑水体或身体有不适时,去当地村卫生室、疾控中心咨询,有必要时可查血吸虫抗体或便检。
  • 配合公共治理:积极配合村镇卫生消杀、统一粪便处理,这是区域防控的关键一环。
建议食物具体功效食用建议
鸡蛋 高蛋白,有助修复体力 每天1-2个,蒸煮为宜
菠菜 富含铁和维生素C,增强免疫 炒或凉拌都可以,搭配荤菜更合适
南瓜 含多种矿物质,有助肠胃健康 炖汤或蒸煮,经常食用即可
🧑‍⚕️主动检查:建议在每年流行季节结束后,做一次血吸虫相关检测比较稳妥。

07. 结语

血吸虫病虽然看不见、摸不着,却一直潜伏在我们身边。有的人多年未查出便错过了最佳治疗时机,也有人仅因一次临水劳作留下了隐患。从这些例子里,不难发现预防是关键。穿防护、远不洁水、早体检,这些动作看起来简单,真正能保护健康。传染病防控是个系统工程,个人防护和集体卫生一样都不能忽视,咱们每个人出一份力,就是对健康最好的守护。

参考文献

  • Colley, D. G., Bustinduy, A. L., Secor, W. E., & King, C. H. (2014). Human schistosomiasis. The Lancet, 383(9936), 2253-2264.
  • Li, Y. S., He, H. B., Zhang, S., McManus, D. P., & Gray, D. J. (2016). Transmission of Schistosoma japonicum: A review of the literature on factors contributing to persistent transmission and consideration of its prevalence in China. Tropical Medicine & International Health, 21(7), 853-8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