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炎与鼻咽炎:你了解多少?
01. 鼻炎与鼻咽炎,其实差别不小
有的人一到秋冬天就开始打喷嚏、流鼻涕,觉得应该是感冒了。但也有人就算天气晴朗,也常年鼻塞或者嗓子不舒服。生活中出现这些现象的时候,你会想到是“鼻炎”还是“鼻咽炎”?简单来讲,两者都和鼻子有关,却各有“阵地”——鼻炎是鼻腔内部的炎症,鼻咽炎则发生在鼻腔和咽喉之间那个“交界地段”,称为鼻咽部。
- 鼻炎:集中在鼻子,比如鼻塞、流涕、打喷嚏
- 鼻咽炎:鼻子通道和咽喉交界地,表现为嗓子和鼻子都难受
其实这两种炎症有时交织出现,但主要的不舒服部位和后续影响还是有区别。别轻视这两个“小麻烦”,及时识别,处理得当,真的能少受很多罪。
02. 鼻炎的类型和具体信号
类型 | 常见症状 | 典型例子 |
---|---|---|
过敏性鼻炎 | 连续打喷嚏、清水样鼻涕、鼻子痒、偶尔眼睛发痒 | 有位28岁的男士,一到春天就因花粉症打喷嚏,早晨起床尤为严重 |
感染性鼻炎 | 鼻塞、脓涕、嗅觉减退、感觉鼻腔闷堵 | 42岁女性秋季受凉后出现鼻塞、黄白鼻涕,不伴发热 |
慢性鼻炎 | 鼻塞长期存在、分泌物增多、轻度嗅觉减退 | 35岁的上班族常年两侧鼻塞,需张口呼吸,室内干燥时更明显 |
这些类型的症状有轻有重,最初表现往往被当做“普通感冒”忽略,但持续、复发、症状加重时就要重视。过敏型鼻炎和遗传有一定关系,感染型多见于冷热交替时。
03. 鼻咽炎为什么会来?有哪些信号?
鼻咽部其实就像一个“过道”,既要通风,又承受着空气里的病毒和细菌,还有吸进去的灰尘和有害物。长期暴露,加之天气突变,鼻咽部的防御能力就可能下降。
- 病毒感染(如鼻病毒、冠状病毒等)
- 细菌侵袭(尤其是继发性感染)
- 长期暴露在刺激性气体或烟尘环境
- 反复感冒、鼻炎迁延
- 抵抗力下降,熬夜、过劳
典型信号包括鼻腔后部发干、刺激感,咽部发痒且有异物感,严重的会有持续刺激咳嗽。比如有一位54岁的女性,换季时常常觉得鼻根后面发痒、不时咳嗽,并且说话声音沙哑,一直以为是“上火”,实际是慢性鼻咽炎作祟。
04. 怎么分辨鼻炎和鼻咽炎?检查说了算
光靠自感受有时候难分清鼻炎和鼻咽炎,专业医生会这样做:
- 详细问诊: 生活环境,有无过敏史,症状持续时间。
- 鼻腔检查: 借助鼻镜观察鼻腔内粘膜,是否充血、水肿或有分泌物。
- 鼻咽部内窥镜检查: 用细小摄像头直接看咽后壁,有无增厚、分泌物或者溃疡。
- 分泌物细菌培养: 判断是否有细菌感染。
- 影像学检查: 如必要,做鼻窦CT排除其他问题。
医学界观点认为,影像和内镜能清楚区分鼻腔和鼻咽部疾病。实际门诊中,如果出现持续的鼻塞或咽部异物感,不妨尽早查明原因,早发现早管理。
05. 鼻炎 vs 鼻咽炎:怎么治才靠谱?
疾病 | 常用药物 | 物理/生活干预 |
---|---|---|
鼻炎 | 抗组胺药(如氯雷他定)、鼻用糖皮质激素、必要时抗感染药 根据医生建议规范使用 | 非药物治疗: - 鼻腔冲洗(用生理盐水) - 保持居住环境空气流通 - 避免接触确诊的过敏原 |
鼻咽炎 | 对症药物(镇咳、润喉),必要时抗病毒药或中成药辅助 别自行用抗生素 | 生活方式: - 保持良好作息,减少熬夜 - 增强体力锻炼 - 室内适度加湿,缓解咽部不适 |
实际上,药物只是缓解症状的一部分。鼻炎注重远离诱因,鼻咽炎更看重增强抵抗力。长期效果上看,生活习惯的调整很有必要。
06. 日常预防,护住你的“呼吸关口”
推荐措施 | 说明 | 举例 & 食用建议 |
---|---|---|
经常通风 | 减少空气污染,降低细菌、病毒密度 | 早晚各开窗15分钟,冬天可选择中午时段 |
适度运动 | 提升免疫力,有助抵御反复感染 | 每天快步走30分钟,瑜伽、跳绳等都可以 |
足量饮水 | 保持呼吸道黏膜湿润,降低感染机会 | 每日1500-2000ml,分多次小口饮用 |
多吃新鲜蔬果 | 补充维生素C,有助减少感冒和呼吸道炎症 | 橙子[维C丰富],作为早餐沙拉食用 番茄[抗氧化],配合鸡蛋凉拌 奇异果[增强体力],午后直接当零食 |
作息规律 | 有助修复免疫系统,降低发炎概率 | 固定睡觉和起床时间,每晚不少于7小时 |
合适加湿 | 特别是北方干燥季节,减少鼻腔黏膜损伤 | 卧室内放加湿器,每天换水,湿度40-60% |
人体的鼻咽部可以说是守卫健康的“第一道关口”,每天坚持科学的生活方式比一味追求药物更长久。小孩、老年人体质偏弱,这些预防措施都很有帮助。
07. 结尾思考
其实,不少人都会遇到鼻炎或鼻咽炎问题。重要的是识别本质,早介入,不被小毛病拖成大麻烦。健康的习惯和科学的治疗,往往要双管齐下,这比“头疼医头、脚疼医脚”强得多。如果你或家人有类似困扰,不妨根据上面的方法调整,也别忽视专业医生的意见。鼻子和咽部就是我们的“呼吸关口”,关爱自己,从点滴做起。
参考文献
- Greiner, A. N., Hellings, P. W., Rotiroti, G., & Scadding, G. K. (2011). Allergic rhinitis. The Lancet, 378(9809), 2112-2122. https://doi.org/10.1016/S0140-6736(11)60130-X
- Zhang, L., Zhang, Y., & Wang, C. (2012). The chronic upper airway diseases. Frontiers in Cellular and Infection Microbiology, 2, 5. https://doi.org/10.3389/fcimb.2012.00005
- Canonica, G. W., Bousquet, J., Mullol, J., Scadding, G. K., & Virchow, J. C. (2007). A survey of the burden of allergic rhinitis in Europe. Allergy, 62, 17-25. https://doi.org/10.1111/j.1398-9995.2007.01549.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