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专注于健康科普教育传播平台

当大脑陷入混沌:癫痫急救全指南

  • 15次阅读

科普,声明 温馨提示:本页面科普内容仅为健康信息的传递,不作为疾病诊断及医疗依据。如身体有不适症状,请及时到正规医疗机构检查就诊。

科普,当大脑陷入混沌:癫痫急救全指南封面图

当大脑陷入混沌:癫痫急救全指南

01 了解癫痫:大脑中悄悄的“短路”

有些人在生活中,突然会看到身边的人倒地抽搐,场面让人非常担心。癫痫其实并不像传说中那样可怕,它背后的原因,归根结底就是大脑内部的“短路”现象。具体说,就是大脑的某一群神经元突然异常放电,像闪电一样扰乱了正常信息传递。如果没有亲眼见过,很多人对癫痫的印象还停留在电影里。实际上,比较轻微的发作可能只是发呆几秒,并不总是伴随全身抽搐。

癫痫是一种需要关心但不用恐慌的疾病。全球大约有5000万癫痫患者,发作的严重程度和频率因人而异(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Epilepsy, 2023)。小发作很容易被忽略,只有身边细心的人才能察觉。有研究指出,及时识别、合理应对,大多数患者都能正常生活(Thijs et al., 2019)。

小知识: 癫痫不会随意传染,也不会因为救助患者就被“带晦气”。正确施救,才是真正的帮助。

02 癫痫发作的常见表现:如何识别?

症状类型 具体表现 实例说明
轻微发作 短暂发愣、眼神呆滞、呼之不应,几秒钟后恢复,没有记忆。
(又叫小发作或失神发作)
10岁女生上课时突然盯着黑板,几秒钟没反应,课后完全无记忆。
局灶性发作 某一个肢体抽动、嘴角抖动、出现异样感觉(如麻木、刺痛),意识大多清楚,有时会有一阵奇异感觉。 27岁男性做家务时发现右手不停颤抖,说话也变慢,过了两分钟就恢复。
强直-阵挛发作 突然跌倒失去意识,全身僵硬后抽搐,常伴口吐白沫,有的患者会咬伤舌头,发作数分钟后清醒但很疲惫。 36岁女性突然栽倒在地,肢体僵硬并剧烈抽搐,紧接着出现口唇发紫,发作后陷入短暂昏迷。
提醒: 不是所有癫痫发作都会抽搐。发呆、无意识的动作也可能是发作。

03 为什么会得癫痫?常见风险因素分析

癫痫的诱因并不是简单的“某种性格”或者“精神刺激”。最主要的机制,是大脑内部神经元放电变得不均衡。有些人天生就比别人容易发生这种变化,原因有以下几种:

  • 遗传因素:家族中有癫痫史的,发病风险更高。例如某些基因突变会让脑电活动不稳定。
  • 出生或早年脑部损伤:如分娩缺氧、颅脑外伤,这些都会影响神经网络发育,增加后天得病概率。
  • 脑部疾病:中风、脑肿瘤、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比如脑膜炎),都可能引发继发性癫痫。
  • 特殊阶段风险:儿童和老年人由于神经系统不稳定,是癫痫高发人群。
根据一项荟萃分析,65%的癫痫发作患者都能在上述常见风险因素里找到原因(Beghi, 2020)。
别忽视: 癫痫的发生往往和多种原因有关,不是“受刺激”这一个简单因素就能解释的。

04 癫痫发作时的急救——不慌乱,做对每一步 🚨

  1. 确保安全:第一时间让患者远离马路、热水、尖锐物等危险。
  2. 轻轻扶住患者:避免用力压制,侧身卧位,头部垫软物,预防摔伤。
  3. 清理口腔异物:不要强行塞入异物或手指。抽搐时避免强行张嘴,以免咬伤。
  4. 计时发作时间:持续时间大于5分钟或连续发作,应立即拨打120。
  5. 保持周围清洁:周围人群不要围观、喧哗,保持空气流通。
急救误区: 千万不要按压患者四肢、灌水或喂药。也不要拍打患者脸部企图“叫醒”。
可做操作 为何这样做?
轻轻扶侧卧位 防止呕吐物误吸入,减少舌咬伤
移开周边障碍物 避免撞伤、划伤
记录发作时间 为医生提供重要线索
提示: 单纯发作一般1~3分钟自动停止。若患者一直抽搐、出现呼吸困难,需要立即专业救助。

05 发作后的照护与恢复:如何观察?🧑‍⚕️

发作结束后,有些人会一时意识模糊、困倦或全身虚弱。这种状态通常叫做“发作后期”反应。此时静静陪伴最重要,不必急着提问或移动患者,也不用强行喂水喂饭。少数人会短暂失禁或者出现轻微伤口,需要及时清理处理,让患者保持体面和舒适。

  • 关注意识状态:如果10分钟内仍未完全清醒,或者有持续呕吐、强烈头痛,建议尽快前往医院。
  • 记下经历经过:帮助医生后续判断发作类型和严重程度。
  • 观察有无外伤:如头部撞击、口腔咬伤,别忽视这些并发问题。
补充: 有时患者会出现流泪、情绪低落,这是发作后的常见生理反应,无需担心。

06 怎么减少癫痫发作?日常生活实用建议

健康的生活方式对癫痫发作的预防非常关键。合理作息、规律服药、均衡饮食,都能有效帮助患者减少发作次数。下面这些细节值得常留心:

作息规律:保持足够睡眠,每天时间尽量相同。熬夜比什么都容易诱发神经不稳定。
按时用药:遵医嘱规律服药,别随意停改。突然中断可能导致频发发作。
均衡饮食💡:全谷物、牛奶、瘦肉和新鲜蔬果都有助于稳定神经活动。比如燕麦(供应镁元素,有利平衡神经兴奋)早餐食用最佳。
充足补水:饮水不足会影响身体代谢,适量饮水对健康有好处。
避免独处危险场所:比如游泳、登高时,最好有亲友陪同。
叮咛: 每天记录发作时间、频率和诱因,有助于医生和患者自己一起调整方案,提高生活质量。
食物 功效 推荐方式
牛奶 补充钙元素,缓和神经兴奋 早餐一杯为佳
香蕉 含钾丰富,帮助神经传递 运动后食用效果好
杂粮饭 综合营养,富含维生素B族 替代白米饭,每天一餐
去医院的时机: 如果发作频率明显加重,或者出现药物副作用(如皮疹、精神改变),最好及时请医生评估,不建议自行调整方案。

07 结语:理解比恐惧更重要 🌱

癫痫和其他慢性疾病一样,面对它,更多需要理性的了解和温和的关心。其实,很多患者只要用对方法,生活和常人没什么区别。下次遇到身边人的癫痫发作,记住今天学到的急救要点,稳住情绪,比什么都重要。有一点要记在心里:帮患者恢复平常心,就是最好的支持。

参考文献

  1. Beghi, E. (2020). The epidemiology of epilepsy. Neuroepidemiology, 54(2), 185–191.
  2. Thijs, R. D., Surges, R., O'Brien, T. J., & Sander, J. W. (2019). Epilepsy in adults. Lancet, 393(10172), 689-701.
  3.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2023). Epilepsy. https://www.who.int/news-room/fact-sheets/detail/epileps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