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专注于健康科普教育传播平台

提升对鳞状细胞癌的认识:你需要知道的关键信息 🌱

  • 254次阅读

科普,声明 温馨提示:本页面科普内容仅为健康信息的传递,不作为疾病诊断及医疗依据。如身体有不适症状,请及时到正规医疗机构检查就诊。

科普,提升对鳞状细胞癌的认识:你需要知道的关键信息 🌱封面图

提升对鳞状细胞癌的认识:你需要知道的关键信息 🌱

生活中,我们或许曾听说过皮肤癌、肺癌这些词,却很少真正了解它们的来龙去脉。其实,有些健康挑战离日常并不遥远。比如鳞状细胞癌,就是一个经常被忽视却值得关注的话题。本篇科普文章,用最实用、直接的方式,带你看清鳞状细胞癌的面貌:它是什么,有何表现,怎么发生,以及如何防护。希望你能在这里找到想要的答案,无论是为自己,还是为亲友多一份了解和安心。

01 鳞状细胞癌到底是什么?

说起鳞状细胞癌(Squamous Cell Carcinoma, SCC),它主要是起源于皮肤表面的鳞状细胞的一种恶性肿瘤。鳞状细胞像一层小小的砖瓦,覆盖着皮肤、有的器官甚至身体的内腔。多数人听到“皮肤癌”,首先想到可能就是它,尤其在面部、颈部、手臂这些常年受阳光照射的部位比较多见。不过,它同样可以出现在肺、食管、口腔等部位。

其实,大多数鳞状细胞癌发展相对缓慢,只要及早发现、积极应对,通常都可以获得很好的治疗效果。但如果拖延不理,它也可能逐渐长大,甚至转移到身体其他地方。简单来讲,就是一个本可以早发现、小麻烦处理的疾病,被忽视后才可能演变成大问题。

🔍 需要特别说明:鳞状细胞癌不仅仅是皮肤表层的问题,其他器官的鳞状细胞也能发生类似变异,所以关注整体健康非常重要。
(参考:Skin Cancer Foundation, 2025)

02 这些症状可能在暗示鳞状细胞癌

有时候,身体的小变化并不容易察觉,到后来某些信号却变得格外明显。鳞状细胞癌就常以这样一些症状出现,值得留意:

  • 皮肤方面:比如长时间不愈的红色斑块、表面粗糙或者像结痂一样的小伤口,如果超过三周还不消退,很可能不是普通的皮肤问题。🩹
  • 黏膜和内脏:比如口腔、咽喉甚至肺部,如果出现持续性溃疡、异常增生或者咳嗽、咳痰增多等情况,也需引起重视。
  • 局部肿块:如果在皮肤或颈部、腋下等处摸到不明原因的包块,并且慢慢变硬或变大,应尽早就医。
  • 出血或分泌物:表现为经常性渗血或渗液,尤其是创面反复结痂后又破溃,这类特殊变化很容易被忽视,特别提示家有老人长期户外活动或经常暴晒的人要多关注。

比如有一位60岁的农民朋友,最近咳嗽、咳痰明显增多,并在颈部发现不明肿块,到医院确诊为肺部鳞状细胞癌。这个例子提醒我们:症状的出现,有时并不是只有痛,而是不消退或逐步加重。

小结一下,持续性的异常症状,尤其是在老年人或者长期户外工作者身上,更要小心观察。早期发现,治疗起来的选择多、效果也好。

03 鳞状细胞癌的致病机制是什么?

为什么会得鳞状细胞癌?本质在于某些细胞受到了长期损伤或者异常刺激后,发生了突变,开始不受控制地生长。我们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来理解:

  • 紫外线暴露:这是最常见的风险源。长期日晒,尤其不做防护,容易让皮肤鳞状细胞受损,时间一长,变异的几率上升。
  • 吸烟:特别是口腔、咽喉、肺部的鳞状细胞癌,高发于有吸烟习惯的人。烟雾中的有害物质可直接损伤细胞并诱发突变。
  • 慢性感染和炎症:比如感染过人乳头状瘤病毒(HPV)、长期慢性溃疡、慢性炎症等,也都增加了发生风险。
  • 免疫力低下:部分免疫抑制患者(如器官移植后)、长期病重或老年人更容易中招。
  • 遗传和年龄因素:年龄增长、遗传易感性等也在某种程度上影响着风险。👵🏻

科学研究证实,紫外线是启动皮肤鳞状细胞癌的“主要推手”,所以热爱户外活动、喜欢晒太阳的人,尤其要额外留意。(参考:Alam, M., & Ratner, D. (2001). Cutaneous squamous-cell carcinoma. N Engl J Med, 344(13), 975-983.)

这些机制共同作用,让正常的鳞状细胞逐步“失控”,最终出现异常增生。如果发现自己属于高风险群体,记得进行定期体检。

04 如何进行鳞状细胞癌的诊断?

鳞状细胞癌的诊断,其实并没有想象中复杂。常见步骤有两个环节:

  1. 目视检查:医生通过肉眼和手法,观察皮肤或者其他可疑部位的变化。对于外形异常、颜色改变和长期不愈的病变,更加关注。
  2. 组织活检:会在局部麻醉下切取一小块怀疑组织,送到病理科在显微镜下看细胞结构。这一步是确诊的“金标准”。

某些情况下,还会用影像学检查(比如CT、MRI)和特殊染色法,尤其是当怀疑已经有淋巴结或其他脏器转移时,帮助判断分期和制定治疗方案。

绝大多数早期鳞状细胞癌可以通过常规皮肤检查发现;而像肺部、消化道等部位,则可能需依靠支气管镜或内镜检查来采集样本。

🧬 不用太担心诊断过程带来的不适,局部活检很快完成,疼痛较轻。只要有疑问,尽早咨询专业医生是关键。

05 目前有哪些治疗方案可供选择?

治疗鳞状细胞癌时,选择方案主要看病变部位、大小和有没有扩散。常见的治疗手段包括如下几类:

  • 手术切除:直接去除病变组织,是效果最好、最常用的方法。对于早期的皮肤病变,往往一次性就可以彻底清除。
  • 放射治疗:有些病灶较大或难以手术时,会采用放疗控制肿瘤生长,减少复发。尤其适用于不能耐受手术的高龄患者。
  • 局部用药:部分早期患者可以选择局部化疗药膏或免疫刺激药物,主要针对皮肤表层病变。
  • 系统治疗:遇到肿瘤扩散至淋巴结或远处器官,医生会综合使用静脉化疗和免疫治疗。比如有报道一位60岁男性肺部鳞状细胞癌合并淋巴转移,接受紫杉醇及PD-1免疫药后,症状明显改善。

治疗过程中,医护团队会依照个人体质、病灶特点、生活状态来自主调整方案。就算是晚期或者进展期,只要配合得好,许多患者的生活质量依然可以保持在较高水准。

💡 治疗每一步都要和专科医生充分沟通,如果对某个环节有顾虑,可以多问几个“为什么”,不必讳言自己的担心。
(参考:Burton, K. A., Ashack, K. A., & Khachemoune, A. (2016). Cutaneous squamous cell carcinoma: a review of high-risk and metastatic disease. American Journal of Clinical Dermatology, 17(5), 491-508.)

06 日常生活中应如何管理鳞状细胞癌风险?

预防总比治疗划算。实际生活中,有哪些具体且有益的方法可以帮助我们降低鳞状细胞癌风险?重点如下:

  • 定期进行皮肤检查:最好每年请专业医生或者自己在家照镜子,检查是否有新出现或者持续改变的皮损。如果发现长期不愈或变化快的斑块,要及早去医院。
  • 科学防晒:建议外出时合理使用防晒霜,穿长袖衣物、戴帽子和防护镜,选择上午10点到下午4点以外的时间晒太阳最合适。
  • 健康饮食: 多吃深色蔬菜(如西兰花、胡萝卜)+ 含有丰富抗氧化物,有助于提升细胞防御力。 新鲜水果(如蓝莓、柑橘)+ 富含维C、维E,有益细胞健康。 优质蛋白(如鱼肉、豆制品)+ 增强免疫力,协助身体修复受损组织。
  • 适量活动,良好作息:规律锻炼、保证睡眠,可以增强身体免疫系统,对预防各类肿瘤都大有益处。
  • 选择专业医疗服务:遇到可疑症状时,建议到正规医院或专科门诊就诊,避免拖延自查。尤其是年龄大于50岁,有高风险职业或家族史的人群,可以提前安排年度筛查。
🌞 简单的日常习惯,就能为健康上好锁。每个人都能成为自己健康的第一道防线。

参考文献

  1. Skin Cancer Foundation. (2025). Squamous Cell Carcinoma Overview. Skin Cancer Foundation Official Website.
  2. Alam, M., & Ratner, D. (2001). Cutaneous squamous-cell carcinoma.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 344(13), 975-983. https://doi.org/10.1056/NEJM200103293441306
  3. Burton, K. A., Ashack, K. A., & Khachemoune, A. (2016). Cutaneous squamous cell carcinoma: a review of high-risk and metastatic disease. American Journal of Clinical Dermatology, 17(5), 491-508. https://doi.org/10.1007/s40257-016-020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