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专注于健康科普教育传播平台

急性胃肠炎:快速识别、管理与家庭预防指南

  • 5次阅读

科普,声明 温馨提示:本页面科普内容仅为健康信息的传递,不作为疾病诊断及医疗依据。如身体有不适症状,请及时到正规医疗机构检查就诊。

科普,急性胃肠炎:快速识别、管理与家庭预防指南封面图

急性胃肠炎:快速识别、管理与家庭预防指南

01 你以为的小毛病,真的只是消化不良吗?🍚

有时候,突然出现的肚子不舒服、轻微的恶心,总让人以为是前一天饮食有点儿重,或者只是换季肠胃不适。其实,这些“看起来没什么大碍”的变化,很可能是急性胃肠炎拉开了序幕。

急性胃肠炎,是一种短时间内出现的胃肠道炎症,临床上很常见。无论是因为吃了不洁的食物,还是接触了病菌,身体都会发出一些微妙的、容易忽略的信号。最初它可能很像普通胀气,偶尔的胃部反酸,或是肚子偶尔有点咕噜响。

值得关注的是,在这些“弱信号”下,急性胃肠炎可能已经悄然影响身体健康。如果没有及时识别和应对,有的甚至会进展很快,带来不小的麻烦。

02 哪些症状说明身体真的需要帮忙了?🔍

  • 腹部不适或疼痛——尤其是持续性的腹痛,或者阵发性的痉挛感和绞痛,这种痛感不像一般吃撑了,更难受。
  • 呕吐和恶心——反复、频繁地吐,有时吐出来的甚至是吃下去没多久的饭菜,伴有阵阵恶心。
  • 腹泻——不是偶尔拉稀,而是一天多次的稀便甚至水样便,严重时伴有脱水感,口渴、皮肤干燥。
  • 发热或乏力——有的人还会出现低烧,精神状态明显变差,孩子尤其容易表现出精神反应一般。

有位6岁的孩子,因为咳嗽后突然出现呕吐和肚子不舒服,到医院被诊断为急性胃肠炎,合并轻微肠套叠。这个例子说明,一些看似普通的症状,其实背后可能隐藏着更复杂的原因,尤其是儿童和老人,出现持续呕吐、腹痛时,一定要及时就医。

03 急性胃肠炎到底怎么来的?🦠

说起来,胃肠道像一条高速公路,维持着食物的消化和养分运输。但急性胃肠炎好比“路上突然出现的障碍”,阻碍了正常运行。

  • 病毒感染——诺如病毒、轮状病毒是最常见的“肇事者”,尤其在秋冬、初春季节,人群聚集处传播快。儿童和老人属高风险群体。
  • 细菌感染——沙门氏菌、大肠杆菌等常见于不洁食物,尤其是半生不熟的蛋类、肉类,或夏季保存不当的餐食。
  • 食物中毒——比如吃到变质食品、被污染的水源,都有可能引发胃肠短时间强烈反应。
  • 药物或刺激物——有些药物(如抗生素)、酒精或某些化学物质,也可直接刺激肠胃,导致炎症。

据 UpToDate 综述:“全球急性胃肠炎发病以病毒为主,尤其诺如病毒最为常见,占病因总数的30%-50%。”(UpToDate, 2023)

环境卫生、饮水习惯以及个人体质差异,也是决定急性胃肠炎风险的重要因素。家有孩子、老人、免疫力低下群体时,随机一次不洁饮食,都可能触发急性发作。(Lopman et al., "The Changing Epidemiology of Norovirus Gastroenteritis", Clin Infect Dis, 2019)

04 检查怎么做?会不会很痛苦?🩺

检查急性胃肠炎,通常并不复杂,不用担心“动刀子”或大量抽血。

  • 病史询问——医生会仔细了解最近吃了什么,有没有他人同样症状,排便情况等。
  • 体格检查——医生一般会轻触腹部,听听肠鸣音,看两个手掌色泽和弹性。
  • 实验室检查——如必要,会抽末梢血查白细胞数、C-反应蛋白(用来判断是否有炎症)、监测血糖,部分人需做粪便常规检测。
  • 影像检查——对儿童或症状复杂的,腹部B超能帮助排查肠套叠等急腹症。比如前文提到的小朋友,就是靠腹部彩超准确发现肠套叠,之后顺利复位。

多数情况下,常规化验足以帮助明确病因。如果排除了外科急腹症,不需要过度担忧繁琐检查。只要主动配合,整体体验还是比较轻松的。

05 治疗方法有哪些?需要住院吗?💊

大部分急性胃肠炎属于自限性疾病,只需要短期对症处理,很少需要长期住院。核心治疗思路主要有:

  1. 补液:及时补充水分和电解质是防止脱水的关键。例如医院会开具口服补液盐,对于严重呕吐、口渴明显或入院治疗者,采用静脉输液。
  2. 控制症状:轻度呕吐可用温水、小口多饮;严重呕吐、腹痛时医生会针对使用止吐、解痉药物。
  3. 抗感染治疗:如证实为细菌引起并合并感染时,医生会酌情加用抗生素。病毒性胃肠炎一般不建议滥用抗生素。
  4. 特殊情况管理:对于合并肠套叠等急腹症,需要灌肠、复位等特殊干预措施。

比如前面提到的那位6岁男童,在静脉补液、合理抗生素及辅助治疗后呕吐缓解、肠套叠消失,第二天就精神多了。但家长需格外关注孩子病情变化,如持续腹痛或呕吐加重,要随时复诊。

UpToDate 指出,绝大多数急性胃肠炎通过口服补水和对症管理可逐步好转,仅极少数患者出现严重脱水或合并并发症需住院。(Sellman et al., "Acute Gastroenteritis in Children", UpToDate, 2023)

06 如何预防?日常生活这样做更安全🧴

  • 👐 饭前便后勤洗手:日常防护,洗手最直接。在外就餐,吃零食前都先用流动水洗净双手。
  • 🥗 足量摄入新鲜果蔬:[果蔬]+[高纤维、增强肠道免疫]+[每餐搭配1-2种深色蔬菜]。
  • 🫗 温开水+充足水分:[清洁水]+[防止脱水]+[每天6-8杯水,有助肠胃代谢]。
  • 🍚 易消化饮食为主:[粥、面条、蒸蛋]+[肠胃负担小]+[急性发作期以稀软食物为佳]。
  • 🍗 动物性蛋白分量适中:[鸡蛋、瘦肉、鱼]+[增强体力、修复组织]+[每餐搭配,避免暴饮暴食]。

日常生活里,与其强调“别吃什么”,不如多安排容易消化、富含营养的家常菜。比如早餐来点小米粥,午餐加一道清炒菜心,都是实用的做法。

贴心建议:如果出现持续呕吐、精神萎靡、腹部难以缓解的绞痛等情况,尤其儿童、老人或体弱者,应尽早到正规医疗机构就诊,避免拖延。

世界卫生组织建议,坚持手卫生、饮食安全、足够饮水,是预防急性胃肠炎最有效的方法之一。(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Prevention and control of acute gastroenteritis", WHO, 2022)

07 最后,你真的不用太紧张,但别大意🙂

急性胃肠炎是个“小麻烦”,只要做好日常预防,仔细观察身体信号,绝大多数人都能顺利度过。遇到明显腹泻、呕吐或孩子精神不好,及时补液和就医就行。反而最怕对身体的小提醒掉以轻心。希望这样的知识,能帮你更懂自己的肠胃、有能力照顾好家人,也希望你把实用的经验推荐给身边的人。

引用文献:
1. Lopman, B.A., Steele, D., Kirkwood, C.D., & Parashar, U.D. (2016). The Changing Epidemiology of Norovirus Gastroenteritis. Clinical Infectious Diseases, 63(4), 435-442.
2. Sellman, G., Gern, J.E., & Jackson, M.A. (2023). Acute Gastroenteritis in Children. UpToDate.
3.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2022). Prevention and control of acute gastroenteritis. Geneva: WH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