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专注于健康科普教育传播平台

支气管炎的那些事儿:从症状到护理的全面指南

  • 182次阅读

科普,声明 温馨提示:本页面科普内容仅为健康信息的传递,不作为疾病诊断及医疗依据。如身体有不适症状,请及时到正规医疗机构检查就诊。

科普,支气管炎的那些事儿:从症状到护理的全面指南封面图

支气管炎的那些事儿:从症状到护理的全面指南

01 支气管炎究竟是什么?

冬天的早晨,公园里老王总是边散步边轻咳两声。有人以为这不过是嗓子干,其实可能已经和支气管炎擦肩而过了。
简单来讲,支气管炎就是我们的气管(专指支气管)内壁“着了火”,出现炎症。引起它的原因多种多样:常见的有病毒、细菌入侵,也可能因为空气污染、二手烟等外界因素。
这类炎症会让呼吸道变窄,分泌物增多,让空气“通道”变得拥挤,咳嗽、吐痰就跟着来了。

小提示:
  • 支气管炎不等于感冒,虽然症状有些类似,但病因和持续时间不同。
  • 儿童和老年人尤为容易中招。

02 你会遇到哪些症状?

阶段 表现 生活化例子
早期 偶尔咳嗽、嗓子痒、吞咽时微微不适 比如早上起床后,偶尔清嗓子,感觉喉咙闷闷的
发展期 咳嗽逐渐明显,痰液增多,胸口有点闷 一天里咳嗽越来越频繁,说话时会被咳断
重症期 持续剧烈咳嗽,痰多且黏稠,胸痛甚至喘不过气 63岁的杨阿姨因反复咳嗽,夜里咳得睡不着,白天一活动就气短
TIPS:
  • 早期有症状并不总能一眼发现,别等到症状加重才重视。
  • 咳嗽超过两周、或有持续胸闷、浓痰,应及时就医。

03 急性、慢性支气管炎各是什么样?

急性支气管炎多由病毒引起,一场感冒或流感过后出现,咳嗽通常持续几天到两周。比如18岁的李同学,体育课后咳嗽没完,几天之内痰从透明变成黄白色。
慢性支气管炎则是一个“老朋友”,通常缠上中老年人,特别是有长期吸烟史的人。它的定义是:咳嗽、咳痰≥3个月/年,持续两年以上。57岁的陈大爷,每到冬天就咳,天气稍凉或遇到空气质量差那天更重。

急性支气管炎:
  • 起病急,常伴随发热、全身明显不适。
  • 通常自限,经休息和对症处理会缓解。
慢性支气管炎:
  • 发作缓慢,症状存在时间长。
  • 反复加重,可导致呼吸功能下降。
别忽视:急性支气管炎不及时控制,有些会转成慢性,每次拖一拖,恢复就慢一分。

04 怎么确认是支气管炎?

发现咳嗽、痰多是不是马上“下结论”?实际上,医生会结合多方面判断。
体格检查: 一般用听诊器听肺部,有时能听到较粗的呼吸音——就像气流经过狭窄通道的呼呼声。
实验室与影像学: 医生可能会开血常规,判断是不是感染,有时会建议胸片或肺部CT以排查肺炎、结核等。
特殊评估: 对慢性病人,还会检测肺功能——评估呼吸道的“畅通度”。

要留心:如果咳嗽超两周或者症状反复,最好到正规医疗机构由呼吸内科医生做检查。

05 支气管炎为何总是光顾?

  • 病毒、细菌感染: 绝大多数急性支气管炎由病毒引发,手足口病、流感等病毒都能成为“幕后黑手”。少部分为细菌所致。
  • 吸烟与二手烟: 长期接触烟草,支气管黏膜会反复受损。医学界认为,90%以上的慢性支气管炎都和吸烟脱不开干系(Peto et al., 1994)。
  • 空气污染与粉尘: 城市雾霾、工厂灰尘、厨房油烟……这些颗粒物进入呼吸道,像细砂纸一样反复摩擦支气管壁。
  • 气候波动: 换季温差大或受冷空气刺激,支气管的自我保护能力会快速下降,很容易被细菌、病毒突破防线。
  • 基础疾病: 支气管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糖尿病等,都可能为支气管炎的发生“添一把火”。
  • 遗传与年龄: 有家族遗传倾向、抵抗力较差的老年人儿童,风险更高。
这些危险因素的确无法完全避免,有些(比如空气污染、遗传)甚至一时半会儿难以改变。不过可以通过科学管理,降低患病概率。

06 如何有效管理和护理?

药物治疗:

按医嘱服用止咳、祛痰、抗感染类药物。不自行盲目加药或重复用药,避免出现耐药风险。

空气质量管理:

尽量开窗通风,外出或室内空气较差时使用空气净化器。

增强体力:

支气管炎发作时应保证足够休息,避免剧烈劳动或者熬夜。慢性支气管炎康复期可适当进行如散步等轻度运动。

心理支持:

长期反复咳嗽带来的焦虑,有时比疾病本身更难受。和朋友、家人多沟通,共同面对。

咳嗽超过三周或伴有发热、咯血等情况,一定及时就医。

07 日常怎么防患于未然?

方法 具体建议 好处
🥗 维持健康饮食 多吃蔬菜水果(如橙子、胡萝卜、番茄)增加抗氧化物 帮助提高免疫力,对抗感染
🚰 充足饮水 每天1500-2000毫升,温水为主 有助稀释痰液,减少咽喉不适
🏃 规律运动 选择散步、太极等适度运动 呼吸道功能会随锻炼增强
🛏️ 充足睡眠 成年人建议每晚7-8小时 身体自我修复更加高效
🧴 注意个人清洁 出门后记得洗手,避免用手揉鼻子、嘴 阻断感染途径,保护呼吸道
建议:有慢性疾病史或免疫力差的人,可以根据季节和流行情况考虑接种流感等疫苗;一旦出现明显咳嗽、痰多,尽量及时请呼吸科医生帮忙判断。

08 小结与参考

病不分老少,习惯与环境都在影响呼吸健康。其实不少支气管炎是可以预防、善后管理得不错的,不必为偶尔的咳嗽焦虑,但也不能掉以轻心。身边的亲友有类似困扰,不妨一起关注呼吸道健康,从小细节做起就能见效。

文献参考:
  1. Albert, R. H. (2010).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acute bronchitis. American Family Physician, 82(11), 1345-1350.
  2. Peto, R., Darby, S., Deo, H., Silcocks, P., Whitley, E., & Doll, R. (1994). Smoking, smoking cessation, and lung cancer in the UK since 1950: combination of national statistics with two case-control studies. BMJ, 308(6920), 1519-1524. DOI
  3. Ferkol, T. W., & Schraufnagel, D. E. (2014). The global burden of respiratory disease. Annals of the American Thoracic Society, 11(3), 404-4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