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专注于健康科普教育传播平台

儿童鼻息肉:识别症状、探讨原因与治疗方案

  • 52次阅读

科普,声明 温馨提示:本页面科普内容仅为健康信息的传递,不作为疾病诊断及医疗依据。如身体有不适症状,请及时到正规医疗机构检查就诊。

科普,儿童鼻息肉:识别症状、探讨原因与治疗方案封面图

儿童鼻息肉:识别症状、探讨原因与治疗方案

01 什么是儿童鼻息肉?🤔

有时候,家长可能发现孩子鼻子老是堵,或者说话有点“鼻音”。其实,这很有可能跟鼻腔内的一个“小不速之客”有关——鼻息肉。简单来讲,鼻息肉就是鼻腔或鼻窦黏膜表面出现的软性“突出物”,本质上是一种由慢性炎症引起的异常组织成长。

鼻息肉像小气球一样,会占据鼻腔空间,影响正常通气。虽然成年人、老年人也会得,但儿童鼻息肉在小儿慢性鼻炎患者中也并不少见。数据统计显示,小儿鼻窦炎里大约有5-12%可能合并鼻息肉(Shin, S. Y. et al., 2011)。

📊 数据参考: Shin, S. Y., et al. (2011). Prevalence and risk factors of chronic rhinosinusitis and nasal polyps in children. Pediatric Allergy and Immunology, 22(5), 491-498.

02 儿童鼻息肉有哪些症状?🚩

  • 早期信号:某些孩子刚开始可能只是偶尔说话声音有点闷、轻微鼻塞或者睡觉时打鼾。有位8岁男孩,家长只是在早晨发现他偶尔鼻音重一点,没有别的症状。
  • 明显表现:如果鼻息肉变大,会让孩子出现持续性鼻塞、夜间张口呼吸、嗅觉下降,甚至因为持续鼻堵而经常擤鼻涕或打喷嚏。部分孩子的面部会有轻度肿胀,还可能总感觉头沉沉的,有时出现流涕。
  • 这些症状要小心:
    • 持续数周以上的鼻塞
    • 无法缓解的鼻音变重
    • 平时不容易缓解的头晕头痛
🚸 提示: 一些症状和普通感冒相似,但长期不缓解就该提高警惕。

03 为什么会长出鼻息肉?🧬

儿童鼻息肉的成因和多种因素有关。

1. 慢性炎症是一个关键。比如反复鼻炎、鼻窦炎等会让鼻腔黏膜长期受到刺激,导致异常组织形成。

潜在诱因 简单解释 常见情形
过敏性鼻炎 鼻腔反复被花粉、尘螨等过敏源刺激 打喷嚏、流清鼻涕的孩子更高发
环境因素 长期暴露于尘埃或污染的空气中 家里有人吸烟,或者生活在空气差的城市
遗传倾向 家族中如果有慢性鼻病史,患儿风险上升 兄弟姐妹或父母曾患类似疾病
结构异常 鼻腔解剖结构不平衡,易造成炎症 如鼻中隔偏曲、先天性发育异常

调查显示,儿童鼻息肉最常见的背景还是反复的慢性鼻窦炎和过敏因素(Tan, B.K. et al., 2013)。

Tan, B. K., et al. (2013). The Microbiome of Chronic Rhinosinusitis. Current Allergy and Asthma Reports, 13(3), 218–225.

04 医生怎么确诊鼻息肉?🩺

单靠并不典型的鼻塞鼻音来判断,不容易分清是普通感冒、慢性鼻炎还是鼻息肉。孩子有长期鼻部症状,专业检查就变得格外重要。
诊断一般分几个步骤:

  1. 鼻内镜检查:医生会用一根细细的内镜,从鼻孔进入,能直接观察鼻腔内部的息肉,确认有无异常组织。
  2. 影像学检查:有时还会做鼻窦CT或MRI。这有助于清楚了解息肉大小、位置以及有没有累及鼻窦或脑部周边。
  3. 相关化验排查:如果怀疑跟过敏、免疫相关,还可能查查血常规或过敏源检测。
🏥 提醒: 鼻内镜检查一般不需麻醉,大多数孩子可以配合完成,但如果实在害怕,可以适当安慰后再配合医生操作。

05 鼻息肉怎么治?药物和手术有哪些?💊

治疗方式 适用情况 实际效果
药物治疗 早期、息肉不大、症状轻微
如局部鼻喷激素、抗过敏药
可改善症状,部分息肉可变小
部分孩子需长期用药维持
手术治疗 息肉体积较大、阻塞明显、药物疗效差 清除堆积组织,缓解鼻塞
术后仍需随访预防复发
联合管理 有过敏等慢性诱因的孩子 综合用药+慢性鼻炎日常管理,能减少反复发作
📝 病例案例: 一位12岁女孩,鼻塞半年,吃药效果有限。鼻内镜下发现双侧息肉,后接受微创手术治疗。术后通过规律用药和随访,息肉再发风险降低许多。
这个例子说明,早诊断、规范治疗之后,孩子生活质量提升明显。
文献参考:Fokkens, W. J., et al. (2020). European Position Paper on Rhinosinusitis and Nasal Polyps 2020. Rhinology, 58(Suppl S29), 1–464.

06 怎么帮孩子预防鼻息肉?🌱

鼻息肉的发生与环境和生活习惯有不少关系。提前预防很有价值,尤其对曾经出现过慢性鼻炎或鼻窦炎的孩子,更要注意日常护理。

  • 改善室内空气:保持居室通风,定期清理空调滤网。家里有空气净化器的,可以适度辅助。
  • 鼓励均衡饮食:比如新鲜蔬菜(补充维生素C,对于黏膜修复有好处,建议餐餐有蔬菜)、深海鱼类(含Omega-3脂肪酸,有利于减少炎症,每周吃2-3次即可)、新鲜柑橘类水果(天然维生素C来源,每天半个橙子或1个小蜜柑为宜)。
  • 教孩子正确擤鼻涕:不要暴力捏鼻,教会用纸巾轻轻一侧一侧擤干净,减少刺激和鼻腔损伤。
  • 保持良好作息:足够睡眠能助免疫系统修复(建议学龄儿童每晚9-11小时),锻炼户外进行有助提高抵抗力。
  • 定期健康检查:有过慢性鼻炎病史或出现持续鼻部不适的儿童,通常建议每年做一次鼻部专科体检,为发现问题早做准备。
🎈 小结:不必谈鼻息肉色变,抓住预防和早诊断的机会,孩子健康成长更有保障。

参考文献

  • Shin, S. Y., et al. (2011). Prevalence and risk factors of chronic rhinosinusitis and nasal polyps in children. Pediatric Allergy and Immunology, 22(5), 491-498.
  • Tan, B. K., et al. (2013). The Microbiome of Chronic Rhinosinusitis. Current Allergy and Asthma Reports, 13(3), 218–225.
  • Fokkens, W. J., et al. (2020). European Position Paper on Rhinosinusitis and Nasal Polyps 2020. Rhinology, 58(Suppl S29), 1–4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