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专注于健康科普教育传播平台

肺癌知识入门:你需要了解的关键信息

  • 115次阅读

科普,声明 温馨提示:本页面科普内容仅为健康信息的传递,不作为疾病诊断及医疗依据。如身体有不适症状,请及时到正规医疗机构检查就诊。

科普,肺癌知识入门:你需要了解的关键信息封面图
肺癌知识入门:你需要了解的关键信息

01 什么是肺癌?

生活当中,偶尔听到“谁谁查出来肺癌了”,很多人第一反应都很错愕。肺癌,其实就是发生在肺里的异常细胞,不受控制地生长,它们慢慢挤占了正常组织的空间。医学上常见两大类型:非小细胞肺癌(NSCLC)和小细胞肺癌(SCLC),前者更普遍、生长速度相对较慢,后者虽然少见却容易迅速扩散。

这种不速之客,会随着病情的推进反复制造麻烦。其实,全球每年约180万人因肺癌去世(WHO, 2023)。与别的肿瘤相比,肺癌的严重程度往往让人措手不及,是因为它早期几乎没什么特别的不适。这也再次提醒我们——别以为自己没感觉就真的没事 💡

02 肺癌常见症状有哪些?

  • 1. 持续咳嗽 比如原本只是在换季时偶尔咳两下,后来发展到持续性的咳嗽几周不消停,这时需要小心。家里有一位52岁的女性朋友,常年没有什么大疾病,却因为咳嗽总不好,经检查发现右下肺出现肿瘤,及时手术才避免了更大困扰。
  • 2. 胸痛与呼吸急促 不是干完体力活憋气那种喘,而是上楼、平地走路时不明原因地气短、胸口闷。尤其是疼痛的部位集中在胸部某点时,往往预示肺部有不一样的变化。
  • 3. 咳血或痰中带血丝 有人之前没遇到过这种问题,却突然发现痰里有血,这是一种比较明确的警号。偶有疲劳、体重下降、反复发作的呼吸道感染,也别掉以轻心。

这些症状单独看容易被误以为普通感冒或老毛病。然而真正的“麻烦”在于:一旦开始持续出现或者加重,就已经不是小问题。每个人的感受不同,但持续异常往往是重要线索。

03 肺癌为什么会发生?

很多朋友其实都在问:我平时也没有太多不良习惯,怎么会有这种病?说起来,肺癌的“幕后推手”主要有这几个方面:

  • 吸烟 这是头号风险,约85%的肺癌和吸烟有关(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2023)。无论主动自己抽,还是被动吸二手烟,都会让肺部的细胞长期暴露在有害物质中,逐渐发生异常。有研究发现,烟草里的致癌物质会直接损伤细胞DNA(Thun et al.,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 2013)。
  • 空气污染 没有吸烟史的人也可能患癌,大气中的颗粒物、有害气体(比如汽车尾气、PM2.5)同样会对肺部组织产生慢性刺激。
  • 职业暴露 长期在化工、煤矿、石棉等职业场所工作的群体,接触特殊有害物,比如石棉、氡等,也容易导致肺部出现病变。
  • 家族遗传与年龄 有些人本身带有易感基因,家里直系亲属有肺癌史,风险会大大提高。此外,年龄越大,细胞损伤修复能力减弱,出现异常增殖的概率升高。

这些机制,各有各的“手段”——时间久了,细胞累积损伤,正常的修复就会失灵,异常细胞趁机扩散繁殖,最后演变成肿瘤。别把相对健康的生活环境当作“护身符”,风险常常来自看不见的角落。

04 肺癌如何诊断?

真正到了医院,怎么才能确诊肺癌?一般流程大致分为三步:

  • 1. 影像学检查 通常先做胸部X光片,必要时安排CT扫描。CT能帮医生看清肿瘤的具体位置和大小,比X光片更为精准。
  • 2. 组织活检 肺里如果查出异常结节,医生会建议取一小块组织(叫活检),放到显微镜下确定是不是肿瘤,以及属于哪一类。简单来说,就是“眼见为实”。
  • 3. 其他进一步检查 根据具体情况,包括支气管镜检查、血液相关肿瘤标志物,还要做分期检查,评估是否有转移。

很多人听到“活检”就有担心,其实这是诊断过程中非常关键的一步,能极大程度减少误诊。不同类型、阶段的肺癌,治疗思路差别很大,所以这个步骤决不能跳过。医学界有数据表明,低剂量CT筛查可以在高危人群中显著提高早期发现率(National Lung Screening Trial Research Team, 2011)。

05 肺癌都怎么治?

治疗方法要根据病情具体来选,医学上一般分为下面几个方面:

  • 手术切除 偏早期的患者,如果肿瘤局限在肺部,医生会优先考虑手术。比如之前提到的那位52岁女性,通过胸腔镜楔形切除术,配合淋巴结检查,明确肿瘤性质后,及时采取了治疗。手术后恢复良好。
  • 放疗与化疗 肿瘤如果较大、或已经扩散,单独手术已不再适合,会用放射线“点对点”消灭异常细胞,或用化学药物系统杀伤分散的肿瘤细胞。
  • 靶向治疗和免疫治疗 一些特殊类型可以通过靶向药物或免疫药物“锁定”癌细胞上的指定靶点,有些患者对这类药物反应良好,副作用也比传统化疗要小些。

治疗方案完全要听专业医生评估。其实多学科团队配合,能最大程度提高效果。无论哪一种方法,最核心目标都是控制肿瘤、减少并发症、延长/改善患者生活质量(Planchard et al., Annals of Oncology, 2018)。

06 如何管理和预防肺癌?

  • 规律作息
    充足睡眠有助于免疫力平衡,熬夜、生活节奏紊乱的人,免疫系统警觉性容易下降,疾病容易趁虚而入。
  • 适量锻炼
    每天散步半小时、轻度力量训练都能让肺部更加有弹性,并帮助排除部分有害物质。选择自己喜欢的运动更容易坚持。
  • 均衡饮食
    胡萝卜:含有丰富的β-胡萝卜素,有助于维持上皮组织健康,建议凉拌或炖汤都可以。
    西兰花:富含抗氧化成分,帮助减少体内异常细胞的积累,建议每周吃2-3次,清蒸或炒着吃。
    豆制品:蛋白质丰富,有助修复受损组织,豆浆、豆腐都是不错的选择。
  • 定期随访检查
    已经被诊断为肺癌或有高风险人群(如吸烟者、家族肺癌史),建议一年做一次胸部影像(X光或低剂量CT)。一般选择大型综合医院或专科医院进行检查更靠谱。
  • 良好心态
    面对疾病别过度焦虑。情绪调节好了,有利于免疫恢复,也更利于治疗配合。

说到底,日常的“小动作”才是帮身体把好每一道关的关键。积极面对、合理生活,就是给健康多上一道“保险” 🌱

07 小结与进一步建议

肺癌不是遥不可及的话题,它可能潜伏在生活不经意的角落。早期没有太大感觉,等到症状出现往往已经不轻。所以,定期体检、好习惯、积极心态——这几件事说起来简单,却最实用。 若有疑问及时和专业医生沟通,才是对自己负责。

本文主要参考文献:

  •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2023). Lung cancer. Retrieved from https://www.who.int/news-room/fact-sheets/detail/cancer
  • Thun, M. J., Carter, B. D., Feskanich, D., et al. (2013). 50-Year Trends in Smoking-Related Mortality in the United States.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 368(4), 351–364.
  • National Lung Screening Trial Research Team. (2011). Reduced Lung-Cancer Mortality with Low-Dose Computed Tomographic Screening.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 365(5), 395–409.
  • Planchard, D., Popat, S., Kerr, K., et al. (2018). Metastatic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ESMO Clinical Practice Guidelines for diagnosis, treatment and follow-up. Annals of Oncology, 29(Suppl 4), iv192-iv2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