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专注于健康科普教育传播平台

蛛网膜下腔出血:症状、诊断与治疗方法详解

  • 133次阅读

科普,声明 温馨提示:本页面科普内容仅为健康信息的传递,不作为疾病诊断及医疗依据。如身体有不适症状,请及时到正规医疗机构检查就诊。

科普,蛛网膜下腔出血:症状、诊断与治疗方法详解封面图

蛛网膜下腔出血:那些你应该知道的治疗方法

假如有一天,家里人突然抱头喊痛,还说天旋地转,这种场面可是让人瞬间慌了手脚。蛛网膜下腔出血,这名字听上去让人犯晕,但其实和很多人都没那么远。今天,我们就把这个话题理理清楚,哪些症状别忽视,怎么早发现,医院里怎么办,以及康复期间家人能做些什么,顺着生活的路子慢慢聊,弄明白之后,遇到急事也能更冷静应对。

01 简单来说:蛛网膜下腔出血是什么?

蛛网膜下腔是大脑表面一层薄薄的保护膜和脑组织之间的间隙。所谓蛛网膜下腔出血(简称SAH),就是这个间隙里突然多了本不该有的血液,最常见的原因是脑动脉瘤破裂。有时颅脑损伤也会引发这种出血。

💡 因为脑部的空间有限,这些多出来的血会刺激到脑组织或影响脑脊液循环,出现从头痛到意识障碍等一系列严重表现。

典型诱因:
  • 脑动脉瘤(最主要)
  • 严重头部撞击
  • 脑血管畸形(如动静脉畸形)

02 蛛网膜下腔出血的信号:有哪些典型表现?

说起来,这种出血往往来得突然,常让人措手不及。总的来说,不同阶段的症状差别很大:

表现阶段 常见症状 说明
起病初期 轻微、偶发性头痛;短暂恶心;轻度眩晕 多见于出血量较小,没有典型剧烈症状,容易被误认为“感冒不舒服”
发作高峰 突发剧烈头痛(“爆炸样”),持续恶心/呕吐;面色苍白,可能晕倒 常有“人生中最重的一次头痛”之描述,需高度怀疑
严重阶段 意识障碍、嗜睡,出现肢体抽搐或昏迷 说明脑部损害显著,可能危及生命
实例分享:
有位52岁女性,某天突然出现从未有过的剧烈头痛,还连带着呕吐,差点晕倒。家人第一时间送医,后被确诊为蛛网膜下腔出血。
📝 这个例子说明,不寻常的剧烈头痛千万别小看,尤其是突然爆发的。

03 确诊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方法有哪些?

  • 头部CT: 出血后24小时内效果最好,可以一眼看出有没有血积在蛛网膜下腔里。
  • 头部MRI: 对部分慢性和隐匿性出血检测更敏感,通常在CT无法确诊时补充。
  • 腰穿(脊髓穿刺): 有时CT正常但怀疑出血,医生会取点脑脊液查一查,有没有血。
  • 脑血管造影: 主要用于确定出血原因,比如找出是不是动脉瘤、血管畸形。
注意: 头晕、剧烈头痛或突然意识丧失时,拖延诊断可能会错过最佳抢救时机,所以不能等症状“自己缓一缓”。
小知识:
  • 多数医院CT室24小时开放,情急之下可以直接去急诊。
  • 有明确家族史或既往动脉瘤病史者,必要时可商量做更详细的血管检查。

04 急性期,家庭和医院各自应该怎么做?

简单实用小贴士 🚑
  • 让患者平躺或取头高30度位,有助于减轻颅内压力。
  • 监测呼吸和脉搏,若出现呕吐要侧卧,防止误吸窒息。
  • 立即拨打急救电话,切忌自行开车送医(高速路上风险大)。

医院急诊会做什么?首先会争分夺秒进行CT等影像学检查,同时建立静脉通道,监控生命体征,必要时吸氧、补液。
医生往往还会预防早期再出血和血管痉挛,给药镇静、止痛,有需要时监测脑脊液压力。

提醒: 现场亲友最重要的工作就是保护患者安全,不因慌乱而搬动、拍打或喂药。

05 蛛网膜下腔出血都怎么治?对应方案和适用情况

治疗方式 适用情况 核心优势
开颅手术夹闭 动脉瘤较大、表浅,患者比较年轻/健康 直接“夹住源头”,防再出血
血管内介入
(弹簧圈栓塞)
动脉瘤位置较深、年纪大、内科基础差 微创,创伤小,恢复快
药物治疗 早期或者不适合手术 维持血压,防痉挛止痛,减少并发症
临床实例:
一位39岁男性突发剧烈头痛、意识不清,被确诊为动脉瘤破裂后,采用介入弹簧圈栓塞,术后恢复理想,三周后顺利出院。
说明及时、合适的干预能明显改善结局(参考:Connolly et al., 2012)。
补充: 部分特殊病例或出血量极大时,还需结合腰穿引流、颅骨减压等特殊手段,由专业团队评估决定,家属要信任医生团队的统筹安排。

06 术后如何恢复?饮食与生活的具体建议

饮食护理

食物 具体功效 食用建议
鱼肉(如三文鱼) 富含Omega-3,有助脑部修复 一周2-3次清蒸或煮食,每次80g左右
新鲜蔬果 补充维生素C、抗氧化,促进恢复 每天至少2种水果、3种蔬菜
鸡蛋、豆制品 蛋白质充足,有助组织愈合 可每日食用蛋/豆腐等,高胆固醇曾经忌口的现在也能适量吃

康复细节

  • 按照专业康复科指导,循序渐进做关节活动、肢体力量锻炼。
  • 家属要帮助患者维持规律作息、保障情绪平稳,不宜过早焦虑"要完全恢复"。
  • 偶尔头痛或乏力属于常见恢复反应,若持续加重、反复呕吐、意识模糊请立刻随访。
其实,良好的家庭护理能让大部分患者逐步回归正常,生活虽有波折,但大多数人的故事是“慢慢好起来”的。

引用文献

  1. Connolly, E.S., Rabinstein, A.A., Carhuapoma, J.R., Derdeyn, C.P., Dion, J., Higashida, R.T., ... & Vespa, P. (2012). Guidelines for the management of aneurysmal subarachnoid hemorrhage: a guideline for healthcare professionals from the 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American Stroke Association. Stroke, 43(6), 1711–1737. https://doi.org/10.1161/STR.0b013e3182587839
  2. Nieuwkamp, D.J., Setz, L.E., Algra, A., Linn, F.H. et al. (2009). Changes in case fatality of aneurysmal subarachnoid haemorrhage over time, according to age, sex, and region: a meta-analysis. Lancet Neurology, 8(7), 635-642. https://doi.org/10.1016/S1474-4422(09)70126-7
  3. Macdonald, R.L. & Schweizer, T.A. (2017). Spontaneous subarachnoid haemorrhage. Lancet, 389(10069), 655-666. https://doi.org/10.1016/S0140-6736(16)3066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