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症状:女性健康的重要警钟
其实,很多女性都有这样的经历:每个月总有那么几天,肚子又酸又涨,只想缩成一团。但如果这种痛不是偶尔为之,而是越来越明显,甚至影响到生活和工作,那就值得提高警惕了。你是否听说过“子宫内膜异位症”这个词?今天,我们就用最生活化的方式,一起聊聊这个容易被忽视的小麻烦,以及它背后隐藏的健康信号。
01 什么是子宫内膜异位症?🌱
子宫内膜异位症是一种让身体里的“子宫内膜样组织”不安分的病。简单来说,这种组织本应在子宫内部,却跑到宫腔外面,比如卵巢、盆腔、甚至有时会出现在肠道、膀胱等部位。
每次月经期,这些离家出走的组织仍会像正常内膜一样发生变化,但在错误的地方无法顺利排出体外。长此以往,就可能造成炎症、粘连甚至小囊肿,有些人月经期简直受罪,也有人因此影响到生育。
出现在的区域 | 常见表现 |
---|---|
卵巢 | 囊肿(“巧克力囊肿”) |
盆腔腹膜 | 周期性疼痛 |
肠道、膀胱 | 消化或尿路异常 |
02 疼痛与不适:身体的警报信号⚡
- 经期疼痛:不少人会感觉“姨妈痛”升级,最初可能只是偶尔不舒服,后来逐渐发展成明显的下腹部剧痛,甚至每次都要用止痛药。
- 腰部酸胀:有些女性,特别是35岁的王女士,每次月经前后腰痛得连直着坐都困难,休息也不怎么缓解。
- 性交疼痛:性生活时偶有疼痛,本以为是偶发,但随着病情发展,可能变成每次都痛,影响夫妻关系。
这些疼痛,有时像闹钟一样按时来“提醒”;也有时表现为间歇性的小不适。有调查显示(Giudice, L. C., & Kao, L. C., 2004),60%以上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有明显痛感,尤其在经期、性生活或者排便时更严重。
03 月经不规律是警钟还是小波动?🩸
- 月经量变化:有些女性会发现自己这几个月月经量突然变大或变少,持续几次都没恢复。
- 经期紊乱:27岁的林小姐月经总是提前或推迟十来天,原以为压力大,后来就诊发现与内膜异位有关。
其实,周期少量波动无须紧张,但如果不规律的问题经常出现,或者月经量变化明显,可能就是身体在提示有内膜异位等妇科情况。
04 生育能力会受影响吗?🤰
子宫内膜异位症就像在生育道路上设了一道小障碍。正常情况下,卵巢、输卵管都畅通无阻,但异位组织可能让这里“路况变差”,引发粘连、堵塞。
据医学研究(Parasar, P., Ozcan, P., & Terry, K. L., 2017),患有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不孕率远高于普通女性,大体可以达到30%-50%。不过,这并不是说有了这个病就一定不能怀孕。
05 其他系统的“信号灯”🚦
- 肠胃不舒服:有些人会出现经期前后便秘或腹泻,总觉得肚子不对劲;比如38岁的陈女士提到每次快来月经前就开始腹泻,曾以为是饮食问题。
- 尿频、尿急:如果异位组织出现在膀胱附近,经期时会常常跑厕所,甚至排尿有点痛感。
说起来,这些表现虽然不像腹痛那么典型,但如果反复出现、每次月经前后加重,就不容忽视。说明子宫内膜异位症影响可能“波及全身”,尤其是长期拖延没有诊断的人。
06 怎么确诊和应对?🔍
检查项目 | 主要作用 |
---|---|
B超或MRI | 发现是否有囊肿、粘连等异常结构 |
腹腔镜检查 | 明确诊断,必要时可同步治疗并做病理检测 |
- 深色蔬菜 :富含维生素K,有助于调节女性激素平衡,建议每周吃几次菠菜、羽衣甘蓝、生菜。
- 三文鱼 :丰富的Omega-3脂肪酸有利于缓解炎症反应,可以每周吃1-2次。
- 糙米 :高纤维帮助维持肠道健康,每天一小碗搭配丰富蔬菜,更利于肠道蠕动。
REFERENCES
- Giudice, L. C., & Kao, L. C. (2004). Endometriosis. The Lancet, 364(9447), 1789–1799.
- Parasar, P., Ozcan, P., & Terry, K. L. (2017). Endometriosis: Epidemiology, Diagnosis and Clinical Management. Current Obstetrics and Gynecology Reports, 6(1), 34-41.
- Vercellini, P., Viganò, P., Somigliana, E., & Fedele, L. (2014). Endometriosis: pathogenesis and treatment. Nature Reviews Endocrinology, 10, 261-2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