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专注于健康科普教育传播平台

干眼症:看不见的困扰与解决之道

  • 83次阅读

科普,声明 温馨提示:本页面科普内容仅为健康信息的传递,不作为疾病诊断及医疗依据。如身体有不适症状,请及时到正规医疗机构检查就诊。

科普,干眼症:看不见的困扰与解决之道封面图

干眼症:看不见的困扰与解决之道

01 干眼症的暗影:你知道吗?

有时候,在电脑前连续盯着屏幕很久后,明明环境没变,眼睛却似乎开始变得不太舒服。这种小小的不适,常常被忽略。其实,干眼症已经悄悄走进了不少人的生活。手机、平板、空调房……现代生活的便利,也带来了“看不见”的眼睛负担。许多人觉得,偶尔眨眨眼或者滴几滴眼药水就行了,却没意识到这背后藏着常见但容易被忽略的问题。

简单来说,干眼症不是什么“大病”,却足够让日常工作和生活悄悄变得不再那么舒适。这也提醒了我们,眼睛的不适不必等到“疼得厉害”才重视。

02 干眼症的症状:眼睛的求救信号

表现类型 常见信号 生活例子
早期变化 偶尔觉得干涩,有点异物感,偶尔出现短暂模糊 看书看到一半时,总想揉一下眼睛
持续或加重时 长时间刺痛、灼热感、明显疲劳、视物模糊加重 下班时双眼发胀,晚上看手机更难受,需要反复眨眼才能看清
👁️ 小贴士:有位38岁的女士,在办公室工作,每天下午三点后经常感到双眼发干,有时忍不住闭眼休息几分钟。这个例子说明,轻微的不适很容易被忽略,但如果症状持续或逐渐加重,就要引起注意。

03 干眼症的原因:你可能不知道的隐患

  1. 环境影响: 空调房、风扇、空气污染都会加速泪液挥发,眼表湿润度不足;长期处于这种环境的上班族和司机人群,容易出现干眼。
  2. 用眼习惯: 连续长时间盯屏幕,眨眼次数减少;不少年轻人晚上刷手机,晨起时眼睛黏腻,眼部不适成了常见现象。
  3. 年龄增长: 研究发现,40岁之后泪腺分泌功能逐渐下降(Craig et al., 2017),女性更明显。
  4. 眼部疾病与全身疾病: 比如干燥综合征、糖尿病等病人,泪腺功能受影响,干眼出现概率更高。
  5. 药物影响: 部分降压药、抗过敏药物等可能导致泪液减少,出现“意外”干眼。
📖 案例:一位52岁的男士,因高血压长期用药,突然发现眼睛变得容易发干,这点提醒人们,慢性疾病并发症中有干眼症状的风险。
参考文献: Craig, J. P., Nichols, K. K., Akpek, E. K., Caffery, B., Dua, H. S., Joo, C. K., Liu, Z., Nelson, J. D., Nichols, J. J., Tsubota, K., & Stapleton, F. (2017). TFOS DEWS II Definition and Classification Report. The Ocular Surface, 15(3), 276-283.

04 干眼症的危害:小病大影响

干眼症虽然常见,但长期忽视会带来不小的后果。不仅让专注力下降,还可能让你无法安心看书或工作。有研究显示,严重的干眼症可以导致角膜上皮损伤(Nelson et al., 2011),甚至增加感染风险。

具体危害 日常影响
视物模糊 工作效率降低,开车安全受影响
角膜损伤 眼表敏感、红肿甚至感染
持续不适 容易情绪烦躁,影响睡眠质量
🚨 别忽视干眼症带来的影响,哪怕只是觉得“有点不舒服”,时间长了也可能带来不小的困扰。
参考文献: Nelson, J. D., Craig, J. P., & et al. (2011). The international workshop on meibomian gland dysfunction: Report of the definition and classification. The Ocular Surface, 9(2), 78-92.

05 干眼症的治疗:寻找舒适的钥匙

  • 人工泪液应用:目前最主要的缓解方式,安全、方便,但要注意选择适合自己的类型。
    ✅ 日常可选无防腐剂类滴眼液,尤其是隐形眼镜用户。
  • 调整用眼习惯:每隔40分钟休息下,看看窗外或做5分钟眼保健操,眼睛有机会“换气”。
  • 定期检查:出现反复症状,建议前往专业眼科医疗机构做泪膜分布、角膜健康等专门检查,别只靠自己判断。
👩‍⚕️ 案例提醒:45岁的王女士,因症状反复严重,最终去医院做了相关检查,发现泪膜极不稳定,配合医生治疗后,症状明显改善。
Tips:不少人喜欢随手买非处方滴眼液,长期滥用反而可能加重干眼,建议经过医生指导选用。

06 干眼症的预防:你的眼睛也需要呵护

  • 蔬菜水果 + 提供丰富的维生素A和C,有助泪腺健康 + 建议每天三种以上蔬菜,搭配橙色或深绿色蔬果
  • 深海鱼 + 富含Omege-3脂肪酸,有益眼部油脂层稳定 + 一周2-3次烤鱼或炖鱼
  • 坚果类 + 含有大量维生素E,有利眼表修复 + 每日一小把杏仁或核桃
  • 调整生活环境:如在空调房里用加湿器,保持空气湿润;避免长时间盯屏。
  • 规律运动:有助改善循环,全身健康的基础也是眼健康的关键。
  • 饮水充足:简单来讲,多喝水有好处,每天1500ml左右比较合适。
  • 有症状早就医:如果出现持续刺痛、明显视物不清,及早预约专业医疗机构进行系统检查。
🌱 预防干眼的小提醒:饮食均衡、用眼别太拼,简单的好习惯为眼睛减负。
参考文献: Miljanović, B., Dana, R., Sullivan, D. A., & Schaumberg, D. A. (2007). Impact of dry eye syndrome on vision-related quality of life. American Journal of Ophthalmology, 143(3), 409-415.e2.

写在最后

眼睛像一扇窗,透过它我们感受世界的美好。关心自己的每一次小不适,及时调整,只需简单几步。干眼症虽不“可怕”,但若疏忽,日常生活确实会受影响。养成科学用眼和健康饮食的好习惯,或许能让我们的世界更清晰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