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专注于健康科普教育传播平台

烧伤急救与治疗:你必须知道的指引

  • 17次阅读

科普,声明 温馨提示:本页面科普内容仅为健康信息的传递,不作为疾病诊断及医疗依据。如身体有不适症状,请及时到正规医疗机构检查就诊。

科普,烧伤急救与治疗:你必须知道的指引封面图

烧伤急救与治疗:你必须知道的指引

01 认识烧伤:类型与原因

烧伤,有时候离我们其实没那么远:无论是家里蒸馒头时被蒸汽烫到,还是夏天高温下接触热水壶,或者偶尔用化学清洁剂不小心溅到手。烧伤按致伤方式可分为热烧伤、化学烧伤、电烧伤和辐射烧伤,其中热水烫伤和火焰烧伤在生活中最常见。儿童在厨房玩闹时,成年人操作烘焙设备,一不小心都可能遇到烧伤的“麻烦”。

烧伤类型 常见场景 健康影响
热烧伤 热水、火焰、蒸汽 皮肤组织损伤、疼痛、水疱
化学烧伤 清洁剂、强酸碱液体 深层组织破坏、延迟愈合
电烧伤 电器漏电、裸线触碰 皮肤及内部损伤,心律失常风险
辐射烧伤 过度日晒、放射性设备 红斑、脱皮,极端时可致细胞损伤
🧴 小提示:家中的热水壶、厨房明火和强碱清洁剂,其实都可能引发严重烧伤,操作时要分外小心,尤其是有小朋友在一起的环境。

02 初级急救:及时应对烧伤

一位35岁的妈妈在给孩子冲奶时,不慎被热水溅到手背,皮肤很快发红、疼痛,随后出现小水疱。像这样的轻度烧伤,第一步并不是涂药,而是要第一时间远离热源,然后把伤口部位在流动的冷水下冲洗10分钟以上,这样可以减轻温度对皮肤持续的伤害。

  • 冷水冲洗伤口(但不使用冰块),有助减轻疼痛和肿胀。
  • 轻柔去除手表、戒指等饰品,防止肿胀卡住。
  • 用干净的湿纱布覆盖伤口,避免直接接触空气和污染。
  • 避免刺破水疱,防止细菌感染。
⚠️ 如果出现大片脱皮、持续剧痛或脸部、手部、会阴区受伤,应马上送医院。

03 专业治疗:医院治疗流程

其实,一旦烧伤范围较大(如超过手掌大小)、深度较深,或者涉及较为特殊部位,就应该及时就医。医院的烧伤治疗并不是单一步骤,首先会进行烧伤面积和深度的详细评估。随后,医生根据具体情况做清创(去除坏死组织)、伤口保护,若合并感染则需进一步处理。部分重度烧伤患者,还有可能需要植皮等外科手术帮助愈合。

流程环节 操作内容
评估伤情 测量烧伤面积、深度、生命体征
清创镇痛 局麻下清理伤口,给予镇痛药物
防感染处理 无菌包扎,必要时静脉用抗生素
恢复指导 物理康复锻炼、心理辅导
🏥 这个流程能最大程度减少并发症,让身体恢复得更顺利。

04 药物治疗:缓解疼痛与促进愈合

治疗过程中,药物是不可或缺的“帮手”。镇痛药(如对乙酰氨基酚)、局麻药膏,可以帮助缓解持续不适。要留心,外用抗菌药(如莫匹罗星软膏)能阻止细菌入侵,减少感染机率。较大面积烧伤时,医生可能会考虑静脉用抗生素以防全身感染。

  • 止痛药:让患者能够配合日常护理,减少精神压力。
  • 抗生素:必要时预防继发感染,尤其是脓液多、持续恶臭的早期信号出现时。
  • 外用湿润敷料:有助于皮肤修复环境的建立。
💊 不自作主张换药或随意涂抹药膏,需遵医嘱选药。

05 康复与护理:重拾生活信心

烧伤恢复期也是一个挑战。有位28岁的厨师朋友,右手大面积烧伤后,在复健过程中坚持每日进行手部功能康复训练。虽然早期手指一度僵硬,但后来的功能恢复较好。康复期间要定时做温和的关节活动,也需要适当的营养支持,比如多摄入蛋白质帮助组织修复。

  • 适度锻炼:避免疤痕挛缩,关节不用容易变僵硬。
  • 创口保护:保持伤口干净干燥,注意防晒,预防色素沉着。
  • 心理支持:家人和朋友的鼓励,有助缓解患者情绪压力。
🌱 这个例子提醒我们,有耐心持续锻炼和护理,往往能取得更理想的功能恢复效果。

06 预防意识:从日常做起

说起来,烧伤的发生多半和生活习惯息息相关。日常中,如果能注意厨房热源分布,用正规清洁用品并规范储存,让孩子远离易烫物和危险电器,其实就能极大降低风险。

  • 使用防烫手套,热锅、热水操作更安全。
  • 淋浴和洗澡前,先试温避免热水烫伤。
  • 厨房电线、插座归置好,防止儿童误触。
  • 推荐使用安全锁扣、儿童隔离栏,防止探险萌娃闯“危险地带”。
日常饮食推荐
食物名称 具体功效 食用建议
蛋类、豆制品 富含蛋白,为组织修复提供原料 可作主食搭配,热菜凉拌都适合
深色蔬菜(西兰花、菠菜) 给予维生素C,促进伤口恢复 焯水或清炒,避免高温久煮
全谷物(燕麦、糙米) 辅助能量补给,增强免疫 每天替换部分精米面
🔑 其实,预防的重点就在于明确哪些行为容易出错,精心做好小细节就有助健康。

📚 参考文献

  • Herndon, D. N. (2017). Total Burn Care (5th ed.). Elsevier.
  • Hettiaratchy, S., & Papini, R. (2004). Initial management of a major burn: II—assessment and resuscitation. BMJ, 329(7457), 101-103. Link
  • Jeschke, M. G., Van Baar, M. E., et al. (2020). Burn injury. Nature Reviews Disease Primers, 6(1), 11. Link
  • Greenhalgh, D. G. (2019). Management of Burns.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 380(24), 2349-2359. Lin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