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专注于健康科普教育传播平台

过敏性鼻炎:从症状到脱敏治疗的全面指南

  • 146次阅读

科普,声明 温馨提示:本页面科普内容仅为健康信息的传递,不作为疾病诊断及医疗依据。如身体有不适症状,请及时到正规医疗机构检查就诊。

科普,过敏性鼻炎:从症状到脱敏治疗的全面指南封面图

过敏性鼻炎:从症状到解决之道的深度探索

清晨上班途中,发现有人不停揉鼻子、打喷嚏,或许你会以为是感冒。但其实,很多人正被过敏性鼻炎这种“小麻烦”反复打扰。它不像重病那样让人恐慌,却能让日常生活变得很不舒服。如果你也有类此经历,不妨认真读完接下来的内容,也许会找到改善的钥匙。

01 过敏性鼻炎是谁的“麻烦”?

说起来,过敏性鼻炎是一种鼻腔黏膜对特定物质(过敏原)发生异常反应的疾病,主要表现为鼻塞、间断性打喷嚏和鼻痒。最早的表现,往往并不剧烈——

  • 偶尔早晨醒来鼻子痒痒的,打了几次喷嚏,很快又恢复平静。
  • 空调房间里,总觉得鼻腔发干、有点不适感。
  • 遇到季节变化,稍微有点流清水鼻涕,但没有发热,也不咳嗽。

这些轻微的不适极易被误认为普通感冒。然而,根据2022年《中国过敏性疾病蓝皮书》数据显示,我国成人过敏性鼻炎患病率已近17%,而儿童发病比例甚至更高。

✔️ 小提示:如果每年固定季节都出现上述轻度症状,别急着认定是感冒,很可能就是过敏性鼻炎的早期信号。

02 典型症状:这些信号别忽视

典型表现 生活实例
反复、持续打喷嚏 一位28岁女性,每年春天早晨连续打十几个喷嚏,影响正常起床。
鼻塞明显,鼻音重 12岁男孩因为鼻塞晚上睡不好,经常张口呼吸,第二天上课犯困。
清水样大量流涕 35岁男性只要做家务、扫地就被鼻涕困扰,不断用纸巾擦拭。
鼻痒难耐 办公室白领常被鼻腔瘙痒打断工作,甚至忍不住不停揉鼻。
眼部发痒流泪 小学生户外活动后常出现眼红、流泪、揉眼睛的情况。

这些症状一旦持续,尤其是在特定季节或者特定环境中反复发作,就要警惕并及时寻求专业帮助了。简单感冒一般不会持续数周以上,但过敏性鼻炎可以反复、迁延不愈,对生活质量影响实在不小。

03 为什么会得过敏性鼻炎?

说到发病原因,其实和遗传体质、环境暴露息息相关。主要触发因素包括:

  • 花粉:每逢春季、秋季,户外空气中花粉浓度升高。敏感群体一接触就容易出现症状。
  • 尘螨:家庭卧室、床褥、布艺沙发等地方是尘螨的“最爱”。研究显示,尘螨过敏在我国南方尤为常见。
  • 宠物毛屑:猫狗不是直接过敏原,真正导致问题的是它们分泌的皮屑散落在空气中。美国研究者L. E. Salo等(2008)指出,城市家庭宠物相关过敏正逐步上升。
  • 大气污染:空气质量不佳会加重过敏反应,PM2.5等颗粒直接刺激呼吸道。
  • 遗传因素:如果父母一方有过敏性疾病,孩子患病风险会明显增加(Bousquet, J. et al., 2008)。
🌱 说明:有的人小时候完全没问题,搬家到新环境、上学或职场后才出现症状,这其实很常见。环境变化,接触的过敏原可能也不同。

04 脱敏治疗:让身体慢慢习惯过敏原

针对顽固型、长期反复发作的过敏性鼻炎,脱敏治疗越来越被重视。简单来说,脱敏的原理是让身体从“小剂量、多次”接触过敏原开始,逐步适应、减少反应。

这个过程有点像“温水泡茶”——刚开始刺激很小,随着剂量上升,免疫系统逐渐习惯,错误的过敏反应随之减轻。实验证明,规范脱敏可以让部分患者症状大大减轻,甚至接近不发作。

不过,脱敏不是一蹴而就的过程。它要求患者持续、规律地接受治疗,时间一般在3-5年左右(Canonica, G. W., et al., 2014)。

05 脱敏治疗怎么做?流程与注意事项

  • 皮下注射法:以逐步加强剂量的方式,将提取的过敏原注射至上臂。前期需每周1次,维持期1月1次,须在医院完成。
  • 舌下含服法:将过敏原提取液每天含在舌下,相对方便,在医生指导下可居家操作,但初始阶段需在医院观察。
  • 定期复查:治疗期间需定期评估过敏反应及副作用,偶尔会出现局部红肿或短暂不适,如果严重必须马上停药并就医。
⚠️ 切记:脱敏并不是所有人都适合,必须先通过专科检查,明确过敏原类型,并在专业医生指导下进行。

一位16岁女孩,通过舌下含服尘螨过敏原,疗程两年后从前每天喷嚏、流涕变为偶尔轻度鼻塞,课堂注意力也提升明显。

整个治疗期间,配合医生管理,更容易获得理想效果。

06 谁适合脱敏?治疗效果与风险分析

研究发现(Penagos, M. et al., 2018),规范的脱敏治疗可以在一部分青少年和成人身上显著减少发作频率,持续效果至少能维持3年以上,甚至对哮喘等并发症有一定预防作用。不过,每个人反应不同,部分人改善明显,也有人只达到中等或轻微缓解。适宜人群包括:

  • 症状明显影响日常学习、工作和生活。
  • 常规药物(如抗组胺药、激素喷剂)疗效有限或需长期大量使用。
  • 明确找到主要过敏原,并能避免不完全。
  • 副作用:偶见过敏反应如皮肤红肿、短暂咳嗽、口腔刺痛。极个别有严重过敏反应的风险,因此首剂必须在医院完成,并随时备有急救措施。

33岁男性,春季因花粉严重鼻塞,通过皮下注射脱敏一年后,鼻炎发作减少一半,生活便利不少。
这提醒我们,规范流程和密切跟踪是安全高效的关键。

07 未来趋势与日常自我管理建议

医学界正在开发针对更多过敏原的新型脱敏制剂,并努力减少副作用。此外,基因检测精准识别个体风险,也值得期待。

对大多数人而言,日常自我管理更实际。下面为大家列出实用建议:

方法 操作建议 身体好处
每日温水清洗鼻腔 用专门的洗鼻器早晚各一次 减少过敏原沉积,缓解症状
勤换枕巾被套 每周至少一次,高温清洗 降低尘螨、细菌数量
保持室内通风换气 每天定时开窗10分钟 稀释室内空气中过敏原
均衡饮食,多吃新鲜蔬菜水果 每日摄入多种颜色果蔬 有助免疫调节
遇反复症状及早就医 可选正规的耳鼻喉或变态反应专科 获得针对性诊治
✨ Tip:维持睡眠充足,适度运动,也对调节免疫、减少发作有好处。

一位40岁女性本以为鼻炎无解,通过逐步清洗鼻腔、注意饮食后,症状明显减轻,生活信心倍增。

不用过度焦虑,接受它、管理它,日子依然从容。

参考文献

  • Bousquet, J., et al. (2008). Allergic Rhinitis and its Impact on Asthma (ARIA) 2008 Update. Allergy, 63(s86), 8-160.
  • Canonica, G. W., et al. (2014). Sub-lingual immunotherapy: World Allergy Organization position paper 2013 update. World Allergy Organization Journal, 7, 6.
  • L. E. Salo, et al. (2008). Allergen exposure and sensitization in US homes. Journal of Allergy and Clinical Immunology, 121(3), 678-684.
  • Penagos, M., et al. (2018). Sublingual immunotherapy for allergic rhinoconjunctivitis. Cochrane Database of Systematic Reviews, (7), CD002893.
  • 中国过敏性疾病蓝皮书(2022年). 中华医学会变态反应分会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