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专注于健康科普教育传播平台

子宫平滑肌瘤:看懂、管好、别焦虑

  • 113次阅读

科普,声明 温馨提示:本页面科普内容仅为健康信息的传递,不作为疾病诊断及医疗依据。如身体有不适症状,请及时到正规医疗机构检查就诊。

科普,子宫平滑肌瘤:看懂、管好、别焦虑封面图

子宫平滑肌瘤:看懂、管好、别焦虑

01 什么是子宫平滑肌瘤?

很多女性在体检时会听到“子宫平滑肌瘤”这个名字,说起来,其实它并不稀奇。子宫平滑肌瘤是生长在子宫壁上的良性肿块,由平滑肌细胞组成,样子像一颗柔软的小球,有时是一颗,有时是许多颗聚在一起。它的出现不等于是癌症,大多数情况下并没有太大威胁。

不过,毕竟属于一种异常增生,有点像打扫卫生时突然发现沙发下滚出来的灰团——虽然不是坏东西,但说明需要更加关注身体里的“小状况”。子宫平滑肌瘤一般不会转变成恶性肿瘤(恶变概率极低[1]),但当体积长大或数量增多时,部分女性会因此出现一些健康困扰。

02 这些信号要当心:症状表现有哪些?

子宫平滑肌瘤绝大多数时候在“悄悄生长”。早期可能只有偶尔腹部隐隐的不适,经常被误认为是普通肠胃问题。等到肿块逐渐增大,才有可能给身体发出一些信号:

  • 🔸 月经量增多或经期变长:原本经期只有5天,慢慢变成7天,卫生巾的消耗量比以前多很多。
  • 🔸 经期腹痛:痛经比以往显著,有时候甚至影响工作和日常活动。
  • 🔸 尿频或排尿困难:肿块“挤压”到膀胱,让你下班还没到家就想跑厕所。
  • 🔸 腹部隆起:有些人发现小肚子“鼓了起来”,以为只是长胖。

以62岁女性王阿姨为例,她因8年前体检发现子宫平滑肌瘤,近几年月经量变多、腹部发胀明显,子宫逐渐增大,需要手术处理。这个案例提醒大家,一旦出现这些典型症状,别只靠“忍一忍”,及时询问专业的妇科医生很有必要。

03 背后原因:为什么会得子宫平滑肌瘤?

为什么有些人会得子宫平滑肌瘤?其实和体质、激素、生活习惯等多种因素有关。目前医学认为以下几点起着比较大的“推手”作用:

  1. 1️⃣ 雌激素水平影响 (主要女性激素)
    子宫平滑肌瘤的发生和雌激素有关。雌激素会刺激子宫肌层增殖,导致肌瘤逐渐长大。育龄期女性(尤其35-50岁)更常见就是这个原因[2]
  2. 2️⃣ 遗传因素 (家族中有类似病史)
    如果妈妈或姐妹曾经有肌瘤,出现的概率会比普通家庭高很多,这说明遗传基因也会“传递风险”。
  3. 3️⃣ 肥胖与代谢
    BMI(体重指数)高于正常范围,体内雌激素水平可能会升高,肌瘤的概率随之上升。
  4. 4️⃣ 其它生活习惯
    生活作息不规律、缺乏运动、长期精神压力大,都会间接影响激素代谢,可能提高肌瘤的风险。

有研究统计,亚洲女性40岁以上,子宫平滑肌瘤的检出率可达到30%[3]。虽然不必过分焦虑,但这些数字说明,我们对自身情况保持一定关注很有必要。

04 如何确诊?检查的正确打开方式

说到诊断,最常用也是最靠谱的方法就是妇科超声(B超)。有时候医生还会建议做MRI检查,尤其是肌瘤很大或者分布位置特殊的时候。整个过程基本没有痛感,和做普通腹部B超很像。

常规B超能够清楚地看到肌瘤的大小、数量和具体部位;而MRI可以让医生判断它跟周围组织的关系。一旦发现异常,下一步就是和医生详细沟通后再定方案。

只有在肌瘤体积较大、数量较多,或者疑似恶性等少数情况下,才需要进一步进行手术切除及术后病理检查(病理检查一般在术后7-10天电话咨询结果)。日常体检发现的“小瘤子”,只需按医生建议定期复查即可,无需紧张。

05 治疗选项有哪些?

治疗方式其实不少,但最终怎么选,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来定。通常分为三大类:

  • 💊 药物治疗:主要针对症状较轻或准备暂缓手术的患者,使用调节激素水平的药物来缩小肌瘤、缓解出血。副作用要和医生提前沟通。
  • 🩻 介入治疗:如“子宫动脉栓塞”,通过阻断供应肌瘤的血管,让它慢慢萎缩。这种方法创伤小、恢复快,但并不适合所有患者。
  • 🔪 手术治疗:对大体积、多发或反复出血等严重情况,医生会建议手术。比如62岁王阿姨,因为子宫已明显增大,肌瘤最大直径达10cm,需要全子宫+双侧输卵管切除。术后休息、加强营养,并按医嘱回医院拆线、复查。

每个人的身体情况都不尽相同,最终选择哪种治疗,还需要与专业医生详细沟通再决定。切忌盲目用药或擅自决定是否手术。

06 日常管理及预防建议:如何更好地关照自己?

管理和预防子宫平滑肌瘤,其实是长期自我关照的过程。下面这些方法,平时就可以参考:

  • 🥦 新鲜蔬菜 + 帮助体内代谢平衡 + 建议每餐都搭配不同颜色的蔬菜,有利于膳食多样化
  • 🫛 优质蛋白 + 维持内分泌健康 + 如鱼、蛋、瘦肉,每天建议保证适量摄入
  • 🍎 新鲜水果 + 补充微量营养素 + 建议每天两个掌心大水果
  • 🚶‍♀️ 适量运动 + 调节荷尔蒙分泌 + 推荐快走、游泳、跳舞等,每周3-4次,每次30分钟左右

除了吃、动相结合,建议每年定期做妇科检查。一旦发现月经量异常、持续腹痛或者腹部出现肿块,建议尽快到正规医院就医,听取专业医生的判断。

最好的办法,是让预防成为日常习惯,而不是等身体出问题再关注健康。

07 汇总与行动小提醒

子宫平滑肌瘤看似神秘,其实只要多留意身体发出的信号,配合规律饮食和运动,定期做好妇科体检,大多数情况下都能被及时发现和妥善管理。对有遗传和激素波动风险的女性,关注自身健康尤其重要。

如果你或你身边的女性有相关症状,不妨把这篇内容分享给她,帮助她们正确认识和应对,不陷入焦虑。健康路上,科学的知识和适度的关心同样重要。

参考文献

  1. Catherino, W. H., Parrott, E., Segars, J. (2014). Uterine fibroid biology and clinical management. Obstetrics & Gynecology, 123(3), 631–642.
  2. Stewart, E. A., Cookson, C. L., Gandolfo, R. A., Schulze-Rath, R. (2017). Epidemiology of uterine fibroids: a systematic review. BJOG, 124(10), 1501-1512.
  3. Bulun, S.E. (2013). Uterine fibroids.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 369(14), 1344–13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