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专注于健康科普教育传播平台

流感季节,你准备好了吗?预防流感的多重武器

  • 45次阅读

科普,声明 温馨提示:本页面科普内容仅为健康信息的传递,不作为疾病诊断及医疗依据。如身体有不适症状,请及时到正规医疗机构检查就诊。

科普,流感季节,你准备好了吗?预防流感的多重武器封面图

流感季节,你准备好了吗?预防流感的多重武器

还没等到冬天,办公室的咳嗽声已经此起彼伏。楼下水果店老板也抱怨:最近这阵子,总觉得自己发冷、犯困,一测体温,果不其然是发烧。其实,这样的小插曲每年流感季都可能上演。不过流感可不只是小感冒,它来得快,也“厉害”。那么,如何才能安全度过今年的流感季?接下来,帮你拆解流感的“真面目”,教你实用的防护方法。

01 流感到底是什么?比感冒麻烦在哪儿

很多人一听“流感”,觉得和小感冒差不多。其实,这俩不太一样。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速度快,传播效率高。它不像常见感冒那样,多数时候轻描淡写地来了又走。有些人得了流感,会很快发高烧,出现肌肉酸痛、乏力,甚至躺在床上一两周爬不起来。

区别点 流感 普通感冒
发热 高热(39℃以上为主) 多为低热
起病速度 非常快,数小时内发作 一般较慢,逐渐加重
全身症状 明显,如乏力、肌肉酸痛 常见为鼻塞流涕等局部症状
并发症风险 较高(肺炎、心肌炎等) 较低
别忽视:每年流感季全球会发生3亿多流感病例,其中不少人最后发展成肺炎或引发哮喘、心脏病发作等问题。有的儿童、老人,甚至因为流感住进加护病房。(Iuliano et al., 2018)

02 流感病毒传染有多快?小心这几个途径

  • 1. 飞沫吸入:打喷嚏、咳嗽会喷出细小飞沫,带着活跃的病毒。只要你在同一间屋子,吸几口气就可能“中招”。
  • 2. 物体表面传播:流感病毒能在门把手、手机等桌面物品上停留一段时间。假如早上你的同事刚打完喷嚏摸过键盘,你中午用手一摸,再揉揉鼻子眼睛,就成了新东家。
  • 3. 近距离密切接触:有个8岁男孩流感高峰期还去幼儿园,有点咳嗽,谁也没在意,结果隔壁小伙伴不到两天也发烧了。这个例子正好说明,流感在家庭、学校、托幼机构等人多密集场所极易传开。
要留心:医学研究表明,1个感染者平均能传染1.3-1.7个人(Biggerstaff et al., 2014),尤其在人流密集、室内通风差的时候更容易扩散。

03 为什么有些人更容易得流感?风险机制揭秘

  • 免疫力低下:一位65岁的女性,既往糖尿病,为了照顾孙女经常外出。流感季期间,她因为更易感染,短短两天就高烧不退最终住院。这是免疫力下降导致易感的真实例子。
  • 慢性疾病患者:有高血压、心脏病、哮喘、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的人,流感期间本就功能受损、更不容易抵抗病毒。
  • 孕妇及婴幼儿:医学界认为,妊娠期女性由于身体免疫机制调整,感染流感后更易并发重症。(Rasmussen et al., 2012)
  • 年龄影响:年纪大的老人、未满5岁的孩子,体能储备和免疫系统反应都比较弱,风险高于普通成人。

简单来讲,无论你是在健康组还是慢病、年龄偏小/大的群体,都需要留心流感的严重度。不过健康成年人一般自愈,但高危人群要格外重视。

04 流感疫苗靠谱吗?接种建议全解析

流感疫苗每年更新“配方”,能帮身体提前认识当季主要流感病毒亚型——就像提前装上防护盾。研究显示,流感疫苗可使患流感和严重并发症的风险平均降低40-60%(Rolfes et al., 2019)。

适用人群😃:
建议每年秋季(9-11月)接种。尤其推荐:
  • 6个月以上儿童
  • 孕妇
  • 老年人(≥60岁)
  • 慢性基础疾病患者
  • 医务人员等高风险职业
常见顾虑❓
有人问疫苗会不会让人“感冒”?其实不会,流感疫苗通常选用灭活或减毒病毒成分,不具致病性。但极偶尔会出现局部红肿,也能自行缓解。(Grohskopf et al., 2021)
📝小贴士:免疫效果通常在接种两周后达到,因此不要等流感高峰时才临时抱佛脚。

05 日常怎么防护?从手到口罩都别懒

行为 建议 生活场景举例
勤洗手 用流水和肥皂彻底搓洗双手,尤其是外出、公厕后及时洗净。 公交下车后、医院挂号后、餐前
规范戴口罩 去医院、商场、地铁等密集场所佩戴,贴合口鼻,及时更换。 冬春流感高峰期乘地铁
少揉眼鼻 避免手接触未清洁粘膜,减少病毒进入机会。 工作中频繁用手支脸、挠鼻
注意咳嗽礼仪 用纸巾遮住口鼻或用肘部弯曲遮挡。 教孩子正确咳嗽方式
别忽视:很多时候一个小动作(比如下意识揉眼),就可能将病原从手带到呼吸道。

06 吃得好,动得勤:身体小卫士更有劲儿

合理饮食搭配和适度锻炼,确实能加强“防线”。有研究发现,摄入维生素C、蛋白质丰富的食物,配合日常有氧运动,有助于提升免疫细胞活性,使身体自带“小卫士”更强大(Gombart et al., 2020)。说起来,这些调整其实不复杂——

推荐食物 作用 简单食用建议
橙子、猕猴桃、西红柿 补充维生素C,增强抗病毒力 每天吃1种,多样搭配
鸡蛋、鱼、瘦肉、豆腐 优质蛋白,修复组织损伤 三餐均衡摄入
酸奶、坚果、黑木耳 有助维持肠道微生态 搭配早餐或加餐
运动建议:每周快步走、跳绳等中等强度运动累计150分钟左右,有益于调节免疫,减少病毒侵袭机会。

07 流感来了,如何科学应对?监测与管理指南

  • 密切关注最新疫情动态(如本地卫生健康部门通报),可帮助你及时调整防护措施。
  • 症状监测:出现38℃以上高热、全身酸痛、咳嗽、明显乏力等,且持续不退,建议尽早到正规医院呼吸内科或发热门诊就诊。
  • 高危人群(如老人、孕妇、慢病患者):出现不适建议不要自行扛着,及时就医有好处。
  • 家庭护理:普通流感病程自限,注意休息,饮用温水,必要时遵医嘱使用抗病毒药物。
这个过程中,家人之间也要照顾彼此,合理防护,减少“传递棒”风险。
结语: 总的来看,流感其实没那么神秘,也不是无法防控的小麻烦。只要了解传播机制,掌握疫苗接种、卫生习惯、饮食和锻炼等多重“武器”,就可以大大降低感染和重症的概率。每个人都可以多做一步,把健康主动权掌握在自己手里。遇到流感季,不必紧张,但也不可掉以轻心。
参考文献:
Iuliano, A. D., Roguski, K. M., Chang, H. H., et al. (2018). Estimates of global seasonal influenza-associated respiratory mortality: a modelling study. The Lancet, 391(10127), 1285-1300.
Biggerstaff, M., Cauchemez, S., Reed, C., Gambhir, M., & Finelli, L. (2014). Estimates of the reproduction number for seasonal, pandemic, and zoonotic influenza: a systematic review of the literature. BMC Infectious Diseases, 14, 480.
Rasmussen, S. A., Jamieson, D. J., Uyeki, T. M. (2012). Effects of influenza on pregnant women and infants. American Journal of Obstetrics & Gynecology, 207(3 Suppl), S3-8.
Rolfes, M. A., Flannery, B., Chung, J. R., et al. (2019). Effects of Influenza Vaccination in the United States during the 2017–2018 Influenza Season. Clinical Infectious Diseases, 69(11), 1845–1853.
Grohskopf, L. A., Alyanak, E., Broder, K. R., Blanton, L. H., Fry, A. M., et al. (2021). Prevention and Control of Seasonal Influenza with Vaccines: Recommendations of the Advisory Committee on Immunization Practices—United States, 2021–22 Influenza Season. MMWR Recommendations and Reports, 70(5), 1-28.
Gombart, A. F., Pierre, A., & Maggini, S. (2020). A review of micronutrients and the immune system–working in harmony to reduce the risk of infection. Nutrients, 12(1), 2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