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原发性肝癌是什么?
身边总有人说起“肝病变”,其实,肝癌就是肝脏部位里最棘手的一种严重情况。原发性肝癌,听上去很专业——简单来讲,就是肝脏自身的细胞异常增生,发展成了癌症,不是其他部位癌细胞“跑”过来的。这种病通常发展得比较快,而且初期并不容易被发现。
数据上看,中国是全球原发性肝癌病例最多的地区之一。据2020年世界卫生组织报告,全球肝癌新发病例约90万,其中一半以上在中国[1]。而且肝癌常常“悄悄”出现,等到明显感觉不舒服时,往往已进入中晚期。这也是为什么原发性肝癌被认为是危害性很高的癌症之一。
02 难察觉的早期信号
很多肝癌患者回忆,刚开始只是有点容易疲劳,偶尔食欲不好,或是早上脸色稍微暗淡。有位刚退休的62岁男性朋友提到,他最初只是觉得身体比年轻时候更容易累,看起来有点“发黄”,以为和年纪有关。直到常规体检发现肝功能指标异常,进一步检查才查出肝癌早期——这个例子提醒我们,不明显的信号也可能隐藏问题。
- 轻度乏力,比以前容易感到累
- 偶尔没有胃口,吃饭变得没有滋味
- 清晨发现脸色发暗、变黄
03 现代医学怎么看待肝癌?
说起来,医学技术这几年发展确实快了不少,尤其是在诊断肝癌方面,“提早发现”变得比以前容易。例如,超声检查、血液学标志物(如甲胎蛋白AFP)联合起来,可以筛查早期肝癌。而磁共振(MRI)和CT技术,则帮助医生找到更小的肿块。
检查方式 | 介绍 | 适用人群 |
---|---|---|
B超 | 无创,检查速度快,适合常规筛查 | 慢性肝病患者定期 |
甲胎蛋白(AFP) | 血液检查,辅助发现异常 | 肝炎、肝硬化等高风险人群 |
MRI/CT | 成像清晰,能辨别较小肿块 | 超声怀疑病灶时进一步确诊 |
04 为什么有人会得肝癌?
很多人问,这病到底怎么来的?其实,原发性肝癌的成因不止一种,最典型的有慢性肝炎、长期肝硬化和某些生活习惯相关的因素。
- 长期乙肝、丙肝病毒感染:这些病毒会持续损伤肝细胞,时间一久,异常细胞就有“可乘之机”。研究显示,80%以上的华人肝癌患者有乙肝病毒感染史[2]。
- 肝硬化:不论是酒精、病毒还是肥胖造成的肝硬化,都会让正常的肝结构被破坏,肝细胞受压后容易发生变异。
- 黄曲霉毒素暴露:多见于粮食、花生等霉变食品,这类毒素容易损伤肝脏DNA,增加肝癌风险。
- 遗传和年龄:年龄大的人风险更高,部分家庭也有聚集倾向。男性发病率明显高于女性。
05 实用预防建议和日常健康管理
许多人关心肝脏怎么养——影响肝癌风险的因素多,正确饮食和管理方式可以给健康加一道“安全锁”。
推荐食物 | 具体功效 | 食用建议 |
---|---|---|
新鲜蔬菜(绿叶菜、番茄等) | 富含抗氧化物,减轻肝脏负担 | 每日合理搭配,让绿色走上餐桌 |
全谷杂粮(燕麦、黑米等) | 稳定血糖,帮助肝脏代谢 | 主食中适当替换,换换花样 |
优质蛋白(鱼、豆制品、鸡肉) | 修复细胞,维护免疫力 | 建议均衡摄入,适量即可 |
低脂乳制品 | 补充钙质,有助肝脏修复 | 适合早晚加一杯牛奶或酸奶 |
- 定期体检,尤其在有慢性肝病、家族史或中年以后,建议每年查一次肝脏彩超和血液指标。
- 选择有资质的三甲医院或大型专科医院做专项筛查。
- 接种乙肝疫苗,有助于降低病毒相关肝癌风险,尤其适合家里有乙肝患者的年轻人。
06 治疗之路:手术、局部疗法和全身治疗
发现肝癌后,治疗并非“唯一出路”,而是根据肿瘤大小、位置和身体情况综合判断,可选方案还不少。
- 手术切除和肝移植
肿瘤局限于肝脏一部分,没有扩散时,可以考虑手术把病灶完整切除。如果肝功能损伤严重,就要靠肝移植“重启”健康肝脏。比如有位45岁女性,因一次偶发右上腹隐痛就诊,发现直径不足3厘米的结节,手术后恢复较好,这一例子说明早发现早治疗的意义重大。 - 局部治疗:精准“打靶”
若肿瘤位置特殊、手术受限,可以用射频消融或微波消融(简单来说,就是用热能精准“烫灭”异常细胞),适合3厘米以内的小肿块。还有经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通过导管把药物直接打到肿瘤区,是常见的局部控制手段。 - 系统治疗:靶向+免疫
转移期或不能做手术时,现代医学推荐使用靶向药物(如索拉非尼)、免疫治疗(PD-1/PD-L1抗体等)。这些药物可以“锁定”癌细胞生长的关键环节或激活自身免疫系统,使得对抗癌症有更多选择[3]。
07 展望未来:科学和希望同行
现在很多人担心肝癌的治疗“没希望”。其实,随着新药物和技术不断问世,治愈率和生存率都在逐渐提高。例如,人工智能辅助影像分析、人类基因编辑、创新细胞疗法,未来将会为早期发现和个体化治疗带来更多可能。
患者和家属不必陷入绝望,像高强度运动、健康管理和家庭支持一样,每一步都能带来积极变化。新的研究也在不断刷新认知,为更多人创造转机。
参考文献
-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2021). Global Cancer Observatory: Cancer Today. Retrieved from https://gco.iarc.fr/today.
- El-Serag, H.B. (2012). Epidemiology of Viral Hepatitis and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Gastroenterology, 142(6), 1264-1273. https://doi.org/10.1053/j.gastro.2011.12.061.
- Llovet, J.M., Kelley, R.K., Villanueva, A., et al. (2021).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Nature Reviews Disease Primers, 7, Article 6. https://doi.org/10.1038/s41572-020-002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