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专注于健康科普教育传播平台

新生儿败血症:识别与应对的必修课

  • 260次阅读

科普,声明 温馨提示:本页面科普内容仅为健康信息的传递,不作为疾病诊断及医疗依据。如身体有不适症状,请及时到正规医疗机构检查就诊。

科普,新生儿败血症:识别与应对的必修课封面图

新生儿败血症:识别与应对的必修课

刚出生的宝宝,身体各项机能都在慢慢适应新环境。有时候,家长感到孩子和平时略有不同,比如偶尔不爱吃奶,或者总是困倦,这些小变化容易被当作正常现象。但有一些变化,其实可能是一种危险信号。新生儿败血症,就是其中之一。这种疾病虽然不算常见,却需要大家多一分警觉。

01 什么是新生儿败血症?

新生儿败血症简单来说,就是刚出生的宝宝体内遭遇了细菌等微生物的严重感染。这些微生物闯入血液,引发全身反应。对新生儿来说,这样的感染会影响到多个器官(比如心脏、脑、肺等)。因为宝宝自身的免疫力还很稚嫩,感染发生时容易变得迅速和严重。

败血症的发生,可能来源于产道(比如妈妈分娩时的感染)、周围人带来的细菌或者出生环境的卫生问题。这种不速之客如果没有被及时发现和处理,就会造成宝宝健康上的极大威胁。别忽视,及时发现和干预能大大降低风险。

术语 通俗解释
败血症 全身感染(细菌进入血液引起的严重反应)
新生儿 出生后28天内的宝宝

02 败血症的典型信号有哪些?

新生儿败血症的表现不像大孩子或成年人那样明显。尤其在起初,症状往往比较轻微,很容易被忽略。随着病情发展,警示信号会逐步变得明显。

早期的小变化:
  • 吃奶变少或吸吮无力
  • 偶尔呕吐
  • 偶发性低热或体温略低
  • 短暂的易激惹或不易唤醒
持续/严重时:
  • 持续呼吸急促或发绀
  • 持续发热或体温明显下降
  • 持续嗜睡,反应迟钝
  • 全身皮肤发灰,活动量减少

说起来,新生儿的这些变化,有时候家人会归因于天气或宝宝太小。不过,如果宝宝出现了上述持续或明显的症状,建议尽快就医。

病例举例(唯一):有位7天男婴因为持续体温下降和精神不振被送到医院,确诊为新生儿败血症。家长起初只注意到孩子比平时安静了许多。从中可以看出,早发现早处理异常变化很关键。

03 如何判断是不是败血症?

医生判断新生儿败血症,通常离不开详细的询问、查体和实验室检查。主要依靠以下三方面:

  1. 临床症状:如持续发热、呼吸异常、反应差等(如上面第二部分所述)。
  2. 血象检查:宝宝的白细胞数量变化(通常会增加或减少)、中性粒细胞比例异常等。
  3. 血培养:这是确诊的关键环节,从血样里找出细菌生长。只有检测到病原体,才能真正确定败血症。
💡小知识:血培养结果需要等待1-3天时间,但出现严重症状时,医生会根据经验先用抗生素处理。
建议:
  • 宝宝出现持续明显的不适时,要及时带去医院,让专业医生判断是否需要做相应化验和检查。

04 哪些因素容易引发败血症?

不同宝宝患上败血症的风险并不完全相同。其实,和宝宝本身的体质、出生时的一些情况密切相关。下面这个小表格,总结了主要的危险因素:

风险因素 原因机制解析
早产(<37周) 免疫系统发育不足,保护力较弱
低出生体重 抵抗细菌能力较弱
母亲孕期感染 产道或宫内细菌易传递给宝宝
长时间破水 细菌有更多机会进入
剖宫产手术 手术过程可能引入细菌
有感染史的家属 家庭环境内细菌传播可能性增加

2019年的一项大样本研究发现,早产儿罹患新生儿败血症的风险约为足月儿的4倍以上(Hornik et al., JAMA Pediatrics, 2019)。从中可以看出,出生条件与家庭卫生状况是风险控制的关键。这提醒我们,要特别关心高危人群的早期表现。

05 现在的治疗方式都有哪些?

新生儿败血症的治疗重点,是尽快消除体内感染。具体来说,会综合用药物和密切监护两大措施来应对。

  • 抗生素:通常在血培养结果出来前,根据经验选用广谱抗生素,等明确病原体后再做调整。
  • 支持治疗:包括补液(保持体内平衡)、营养支持和必要时的呼吸辅助。
  • 密切监护:监控体温、呼吸、心率等生命体征。

其实,治疗的难点在于用药安全和速度。要确保药物选择适合宝宝的年龄和体重,不拖延病情发展。
👩‍⚕️特别提醒:治疗过程中,医生会根据化验结果,及时调整方案,以便把感染控制在萌芽期。

如果宝宝出现重症表现,如抽搐、呼吸暂停等,可能需要转入重症监护室(NICU)进行抢救护理。

06 日常怎么预防败血症?

虽然新生儿败血症听起来棘手,但其实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小细节,已经能帮宝宝减少许多风险。家庭和产房卫生、母乳喂养,都是有益于健康的习惯。

  • 母乳喂养 🍼  母乳富含抗体,有助于提升宝宝自身免疫力。建议尽早开奶、按需哺乳。
  • 家庭环境卫生 🧼  家中要保持洁净,定期通风。大人接触宝宝前要勤洗手。
  • 产房规范管理  生产场所要做到无菌操作,减少产道及外环境来源的细菌暴露。
  • 健康饮食(妈妈部分) 🥦  妈妈饮食营养均衡,有助于提高母体和宝宝的整体抵抗力。
  • 及时接种疫苗 💉  按时接种乙肝、卡介苗等,可有效预防感染相关疾病。
发现宝宝有持续发热、精神不佳等异常时需尽快就医。选择正规医院的新生儿科室就诊最为保险。

有效的预防方法说起来其实很生活化,只要细致一些、及时关注细节,就能守住宝宝的健康第一道防线。

参考文献

  1. Hornik, C. P., Fort, P., Clark, R. H., Watt, K., Benjamin, D. K. Jr., Smith, P. B. (2019). Early and Late Onset Sepsis in Very-Low-Birth-Weight Infants From a Large Group of Neonatal Intensive Care Units. JAMA Pediatrics, 173(10), 1012–1021. https://doi.org/10.1001/jamapediatrics.2019.2752
  2. Polin, R. A., & Saiman, L. (2013). Nosocomial infections in the neonatal intensive care unit. Infectious Disease Clinics of North America, 27(1), 21–34. https://doi.org/10.1016/j.idc.2012.09.005
  3. Shane, A. L., Sánchez, P. J., & Stoll, B. J. (2017). Neonatal sepsis. The Lancet, 390(10104), 1770–1780. https://doi.org/10.1016/S0140-6736(17)310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