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专注于健康科普教育传播平台

结肠癌,你真的了解吗?

  • 57次阅读

科普,声明 温馨提示:本页面科普内容仅为健康信息的传递,不作为疾病诊断及医疗依据。如身体有不适症状,请及时到正规医疗机构检查就诊。

科普,结肠癌,你真的了解吗?封面图

结肠癌,你真的了解吗?

说起来,很多人第一次听说“结肠癌”的时候,脑海里可能就是一串医学名词,然后一闪而过。其实,这种疾病并不遥远,它可能出现在邻居家长辈,也可能和你身边的朋友有关。也许你自己曾路过医院的肠镜室门口,想知道,检查到底是为了防什么。今天聊聊结肠癌,试着把“听说过”变成“真明白”。

🔬 01 结肠癌到底是什么?

结肠癌,简单来说,就是在大肠的结肠部分出现异常细胞并逐渐形成肿瘤。结肠就像人体里的一段重要“通道”,平时负责吸收水分、推进食物残渣。如果哪一天,这里的细胞成长变得“任性”,不再听身体的规矩,日积月累就可能出现癌变。

世界卫生组织的数据指出,结直肠癌是全球第三常见的癌症。全球范围内,每年大约有190万新发病例(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2023)。它的隐蔽性高、进展慢,早期基本没有明显的不适,等到身体喊“警报”,往往病情已进展到一定阶段。[1]

随着人口老龄化,这个问题还在扩大。欧美和国内大城市的发病率都逐渐提高,50岁以上人群风险尤其显著。别小看年龄因素,很多“慢性小问题”,有时正是隐藏的线索。

🔎 02 出现哪些表现要赶紧关注?

  • 1. 隐血便: 很多患者初期并不会看到明显的红色血液,但可能在粪便测试中发现微量血迹。这种“隐秘”的信号往往不易察觉,平时很容易忽略。
  • 2. 腹部“闷”的感觉: 不少人会有一段时间总觉得腹部胀胀的,或隐隐作痛,并不剧烈,但总觉得“不太舒服”,尤其是在下腹部更明显。不过,轻微不适并不代表严重问题,持续时间和规律才值得关注。
  • 3. 排便习惯改变: 比如本来规律的排便突然变得不定时,要么一连几天便秘,要么频繁腹泻,有的还会发现便形变细。这些改变如果持续超过两周,建议别再等。
  • 4. 不明原因的体重下降: 如果最近没怎么刻意减肥,体重却悄悄下降,最好留意。

结合一个真实例子:一位60岁的男性患者,原本体格正常,后来因为发现排便带血、长期腹部胀痛到医院就诊,被查出结肠癌并进行治疗。这类情况其实并不罕见——从这个例子能看到,身体的小变化不该只当“老毛病”处理。

🧬 03 为什么有人会患上结肠癌?

不是每个人都有一样的风险,结肠癌的发生涉及多方面的原因:

  • 遗传因素: 如果家里有结肠癌或遗传息肉病的人,其风险会更高。相关基因突变,比如MLH1和MSH2,可能让细胞更容易发生异常。
  • 年龄因素: 医学研究发现,绝大多数结肠癌发生在50岁以上。随着年纪增长,肠道细胞累计“损伤”的机会就增加。
  • 生活方式相关: 长期久坐、肥胖、吸烟和高浓度饮酒人群,患癌风险也会增加。关于饮食,过多摄入加工肉类和缺少新鲜蔬果的人群,患病概率更高一点(Song et al., 2015)。
  • 结肠息肉: 息肉是一种结肠表面的良性增生物,不过部分息肉会随着时间演变成肿瘤。如果没及时发现并切除,就可能发展为癌症。

举个小比喻,结肠像条安静的"高速路",平时通畅正常。如果遗传、环境和不健康习惯等因素让路面年年"打补丁",终有一天可能引发“路障”,肿瘤就是这些障碍中最大的不速之客。

参考文献:Song, M., Garrett, W. S., & Chan, A. T. (2015). Nutrients, foods, and colorectal cancer prevention. Gastroenterology, 148(6), 1244-1260.

🩺 04 检查结肠癌,需要经历什么?

多数人担心“万一检查不舒服怎么办”?其实查结肠癌并没有想象中可怕,大致可以分下面几步:

  • 1. 体格检查: 医生会详细问问你的症状、排便规律等,简单做腹部触诊。
  • 2. 粪便隐血测试: 这是一个无创检测方法,能帮忙筛出粪便里的微量血迹。方法很简单,部分社区医院免费,自己带样本去就能查。
  • 3. 结肠镜检查: 被称为“金标准”,医生通过一根细软的镜子观察结肠内部,有异常及时活检。大多数人查一次就心里踏实不少。
  • 4. 影像学检查: 如CT、MRI等,这些可以评估肿瘤有没有转移。
  • 5. 组织及分子检测: 活检后有时还需要检测肿瘤基因特征,这对确定下一步治疗很有用,比如判断是否适合用某些靶向药物或免疫治疗。

检查过程中,如果发现早期小息肉绝大多数当场就能切掉,防患于未然。因此,别等到有严重症状时才想起做检查,定期监测其实是自保的一种方式。

参考文献:Dekker, E., Tanis, P. J., Vleugels, J. L. A., Kasi, P. M., & Wallace, M. B. (2019). Colorectal cancer. The Lancet, 394(10207), 1467-1480.

💊 05 治疗结肠癌,有哪些常见方式?

说到治疗,很多人第一反应是开刀,其实真实情况更丰富——治疗要根据肿瘤分期和个人情况变化。可以看看这位60岁男性患者的案例:最初确诊乙状结肠癌,手术后病理提示已侵犯浆膜层及多处淋巴结。之后,又根据后续检查的肝、肺及腹膜转移,调整了化疗和靶向药物方案,目前靠营养支持和止痛药物维持生活质量。这提醒我们,治疗是动态调整的,不是“一锤子买卖”。

  • 手术切除: 如果发现得早,医生多倾向于部分切除,早治愈机会大幅提升。
  • 化学治疗: 主要用于肿瘤较大的或已经出现转移的情况,用药物控制异常细胞生长。
  • 靶向治疗与免疫治疗: 针对特殊分型或者基因突变患者,例如HER2阴性、微卫星稳定(MSS)等类型,也会根据身体承受能力来选择合适药物。
  • 姑息治疗和综合支持: 对于晚期,主要目标是控制症状、提升生活质量。包括专业的止痛、营养、心理支持等。

目前,早期结肠癌5年生存率能达到九成以上(癌症早期诊断)。而晚期或广泛转移时,整体预后下降,但目前新药物和个体化治疗让更多患者延长生命时间,日常生活质量也更好(Siegel et al., 2023)。

参考文献:Siegel, R. L., Miller, K. D., Wagle, N. S., & Jemal, A. (2023). Colorectal cancer statistics, 2023. CA: A Cancer Journal for Clinicians, 73(3), 233-254.

🍎 06 日常防护,能做些什么?

很多人会问,光靠“早筛查”够吗?其实预防结肠癌,日常生活习惯和健康管理非常重要,尤其是在饮食和活动安排上能下不少功夫。

  • #水果和蔬菜# [苹果、绿叶蔬菜] 新鲜果蔬富含膳食纤维、维生素和植物抗氧化物,有助于改善肠道环境,每天建议摄入5份以上各类蔬菜水果。
  • #全谷物食品# [燕麦、糙米] 提供丰富的膳食纤维,能加速肠道蠕动,减少有害物质在结肠停留时间。
  • #乳制品# [酸奶、牛奶] 适量摄取益生菌制品有益肠道菌群平衡,建议每天1-2次乳制品。
  • #保持运动# [规律散步或跑步,每周150分钟] 适度锻炼帮助控制体重、促进肠蠕动,对降低风险有直接好处。
  • #保持合理体重# 控制体重增长有助于减少多种慢病风险,对肠道健康尤其有益。
  • #定期体检# 建议40岁后每2-3年做一次粪便潜血以及肠镜筛查,有家族风险人群则应提早并缩短检查间隔。

说到这里,不得不说一句:结肠癌不是“不治之症”,通过吃得合理、长期坚持身体锻炼、定期做体检,已经让它的发生风险和死亡率明显降低过。健康管理,不是“一朝一夕”,而是点滴积累。

参考文献:World Cancer Research Fund/American Institute for Cancer Research. (2018). Diet, nutrition, physical activity and colorectal cancer. Continuous Update Project Expert Report 2018.

🧑‍⚕️ 结语

整体看下来,其实结肠癌不只是一本“难懂的医学书”;无论是发现隐血便后的及时就医,还是用一顿丰富的蔬菜水果沙拉给肠道多一点呵护,其实都能带来意想不到的好处。希望这些简单的话题,能让你和家人更加主动守护消化道健康。

如果你有疑问、家族肠道肿瘤史,或者不确定哪些体征要关注,建议和专业医生面对面聊一聊,少走弯路。

参考文献:
  • 1.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2023). Colorectal cancer. WHO Cancer Fact Sheets.
  • 2. Song, M., Garrett, W. S., & Chan, A. T. (2015). Nutrients, foods, and colorectal cancer prevention. Gastroenterology, 148(6), 1244-1260.
  • 3. Dekker, E., Tanis, P. J., Vleugels, J. L. A., Kasi, P. M., & Wallace, M. B. (2019). Colorectal cancer. The Lancet, 394(10207), 1467-1480.
  • 4. Siegel, R. L., Miller, K. D., Wagle, N. S., & Jemal, A. (2023). Colorectal cancer statistics, 2023. CA: A Cancer Journal for Clinicians, 73(3), 233-254.
  • 5. World Cancer Research Fund/American Institute for Cancer Research. (2018). Diet, nutrition, physical activity and colorectal cancer. Continuous Update Project Expert Report 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