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专注于健康科普教育传播平台

会厌囊肿科普指南

  • 17次阅读

科普,声明 温馨提示:本页面科普内容仅为健康信息的传递,不作为疾病诊断及医疗依据。如身体有不适症状,请及时到正规医疗机构检查就诊。

科普,会厌囊肿科普指南封面图

会厌囊肿科普指南

01 简单来说,会厌囊肿到底是什么? 🗣️

说起喉咙,大家恐怕只觉得是食物和空气“分道扬镳”的地方。其实,在舌根后方,有块像小盖子的地方,叫做“会厌”。它平时帮我们把食物和空气分别引到对的路上。会厌囊肿,就是在这会厌部位,长了个小水泡一样的东西。它属于囊性病变,有点像气球一样鼓起来,但大多时候初期并没太大感觉,也不影响日常饮食。

这个“水泡”多半慢慢生长,起初不太察觉,如果体积继续变大,才会影响吞咽、发声,甚至偶尔出现呼吸略费力的感觉。有点像你在下雨天穿的雨衣不小心鼓了个包,只有当包变大,走路时才觉得不舒服。
总体上,会厌囊肿算是比较少见的小麻烦,但涉及呼吸道,也值得大家多认识一下。

02 哪些症状需要留心?🔍

  • 1. 咽部有异物感:有些人觉得喉咙像“卡”着点什么,但不是每次都有。
    案例参考:一位48岁的男性,持续咽部异物感已一年,但饮食、睡眠、体检全都正常,只是偶尔觉得像有小块杂物挂在喉咙深处,这其实就是会厌囊肿的表现之一。
  • 2. 吞咽不太顺畅:部分患者发现吞咽的时候好像嗓子里多了个东西,尤其是咽干、困倦或感冒的时候更明显。
  • 3. 发音偶有改变:囊肿长大后,可能让嗓音变闷,或者说话时声音不像以前那样清亮。
  • 4. 呼吸突然吃力(较罕见):只有当囊肿特别大、突发感染时,才有可能让呼吸变得困难。这是需要马上处理的急症。

大部分人早期并没明显症状;等到感觉长时间咽喉异物,或声音变哑、不明原因咽部堵塞,就建议及时去耳鼻喉科检查一下别拖延。

03 会厌囊肿是怎么来的?🦠

很多人困惑,平时生活挺健康,怎么不知不觉就长了个“小水泡”?实际原因还挺常见。

  • 1. 慢性炎症最常见:喉部的粘膜里有腺体,分泌液体保持湿润。如果咽喉经常咳嗽、说话多或者季节转换容易“上火”,腺体出口被堵住,分泌物憋积,“水泡”可能就慢慢鼓了出来(参考:Cho, W. K., Lee, D. H. (2005). Laryngoscope)。
  • 2. 呼吸道感染:感冒、流感等反复侵犯呼吸道,会导致腺体分泌异常或局部损伤,增加囊肿发生率。
  • 3. 局部创伤和刺激:比如反流性咽炎,强烈的胃酸长期冲刷咽喉,或是反复大声喊叫、抽烟饮酒的人,刺激会厌黏膜,也容易诱发囊肿。
  • 4. 年龄有关:虽然会厌囊肿可以发生在任何年龄段,但成人的发病率相对更高,尤其是中老年群体(Zhao, Y., et al., 2012, Acta Otolaryngol.)。

这说明,喉咙这个“交通要道”,一旦受了反复刺激或者慢性炎症,就有可能“鼓包”出囊肿来。

04 怎么确诊会厌囊肿?🩺

  • 1. 喉镜直视检查:医生用一根细管带着灯和摄像头的“喉镜”,轻轻放到喉咙深处,就能看到会厌有没有鼓起来的囊样突起。这一步最直观,像给“喉咙小屋”做了次全面巡视。
  • 2. 影像学辅助判断:特殊情况下,CT或MRI影像能帮助区分囊肿和其它病变,尤其对判断囊肿大小和周围组织有没有受影响很有帮助(Wang, C. H., Lee, K. Y., 2013, American Journal of Otolaryngology)。

简单说,只要咽部有难以解释的异物感,且持续存在,专业耳鼻喉科的喉镜检查基本都能明确诊断。遇到不典型或复杂情况,才需要做进一步影像检查。

这里要说一嘴:喉镜检查一般比较温和,整个过程数分钟,不用全麻,绝大多数人可以耐受。

05 治疗方式有哪些?🔧

治疗是不是就意味着动大手术?其实没想象中那样“可怕”,主要分两种:

  • 1. 观察随访:如果囊肿不大,也没有明显影响吞咽和呼吸,只是轻微异物感,很多医生会建议定期复诊,观察囊肿变化,不急于处理。
  • 2. 手术切除:当囊肿直径增大,频繁影响进食或说话,或者反复发作、有呼吸困难危险时,就推荐手术。现在常用的是微创手术,比如经口激光切除,既创伤小、恢复快,复发率也比较低。根据报道(The Hong Kong Voice and ENT Centre, 2009),有患者上午手术、第二天就能出院。

大部分人在治疗后,症状明显缓解,复发概率低。手术风险相对可控,术后只要护理好,恢复期一般不长。不过,如果有大量囊液或反复感染,术后要按医嘱按时随访复查。

06 日常管理和预防,能做什么?🫗

  • 多喝温水,保持喉咙湿润 💧
    淡水 + 降低黏膜干燥,有助防止喉部慢性炎症 + 日常少量多次喝
  • 增加蔬果摄入,补充维生素 🥗
    新鲜水果和蔬菜 + 富含维生素C和抗氧化物,维护咽喉健康 + 每日一到两份
  • 控制高温辛辣饮食 🌶️
    温和烹饪食物 + 减少黏膜刺激,喉咙更舒适 + 建议多蒸煮,少热烫
  • 适度锻炼,增强免疫力 🚶
    快步走等适宜运动 + 增强体质,减少感染 + 每周三到五次
  • 规律作息,保证充足睡眠 🛌
    恒定作息 + 让身体有更多修复机会,维护咽喉健康 + 每天7~8小时
  • 学会倾听身体信号,及时复查 📅
    如发现咽喉持续异物感、吞咽困难或声音突然发生变化,应尽快到耳鼻喉专科就诊,由专业人员进行检查和指导。

长期来看,以上方法容易坚持,不难做到,对维护咽喉整体健康都很有帮助。真正做到愿意花一点心思保养,总比等到问题加重再手术要省心不少。

参考资料

  1. Cho, W. K., & Lee, D. H. (2005). A clinical study of laryngeal cysts: ten-year experience of 66 cases. Laryngoscope, 115(12), 2164–2167. https://doi.org/10.1097/01.mlg.0000185690.54250.c7
  2. Wang, C. H., & Lee, K. Y. (2013). Imaging of laryngeal cysts: a case report and review of the literature. American Journal of Otolaryngology, 34(3), 268–271. https://doi.org/10.1016/j.amjoto.2012.09.011
  3. Zhao, Y., et al. (2012). Clinical analysis of laryngeal cysts: a report of 113 cases. Acta Otolaryngol, 132(sup1), S88–S92. https://doi.org/10.3109/00016489.2012.698008
  4. The Hong Kong Voice and ENT Centre (2009). 激光切會厭囊腫1日出院. [Online]. Available: http://orientaldaily.on.cc/cnt/lifestyle/20090706/00304_0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