嗓子突然剧痛?别慌!科学应对急性咽炎有妙招
01. 急性咽炎到底是什么?
“一觉醒来吞口水像咽刀片”,这句听起来有些夸张,但对于不少急性咽炎患者来说,却是切身体验。有时前一天还好好的,第二天一早喉咙就像换了个人。
急性咽炎其实就像咽部这个“交通要道”短时间出现的红肿、发热。主要是病毒、细菌或者其它刺激让咽部黏膜发炎,迅速引发疼痛、肿胀、说话不利索等困扰。
从感冒来说,普通感冒往往以鼻塞、流涕、喷嚏开始,嗓子痛只是配角。而急性咽炎早期最突出的就是咽部不适和疼痛,嗓子严重不舒服却没有明显流鼻涕,这两者的区别有时还真容易混淆。这时候多留意一下症状的先后顺序,有助于辨别急性咽炎和普通感冒的不同。
02. 这些症状出现要当心
- 持续、明显的咽喉剧痛 (尤其是吞咽或说话时疼痛加重,常形容为“刀割感”)
- 发热 (成人多为低烧,儿童则有可能高热、伴寒战)
- 咽部红肿,咳嗽加重
- 吞咽困难、声音嘶哑
- 局部淋巴结肿大、压痛
年龄段 | 症状差异 |
---|---|
成人 | 剧痛、低度发热,有时仅感觉咽部干、咳嗽不适 |
儿童 | 发热多见,体温波动大,可能伴恶心呕吐、精神差 |
03. 为什么突然中招了?
急性咽炎的“闯入者”主要有三类。
1. 病毒感染:大多数病例和普通感冒的病毒类似,像腺病毒、流感病毒,冬春季尤其多见。
2. 细菌感染:如乙型溶血性链球菌。一旦黏膜防线破损,这些细菌就乘虚而入,引起剧烈炎症反应。
3. 物理化学刺激:冷热空气、粉尘、烟草、刺激性气体也会让咽部黏膜“失守”。
免疫力下降(如熬夜、压力大、饮食不规律)时,这道天然屏障更脆弱。有学者指出,城市冬季室内空气干燥也能增加发病率。
04. 医生如何确诊?
面对咽部剧痛,很多人担心是不是要做复杂检查。其实,绝大多数急性咽炎的确诊非常直接,流程如下:
- 咽部视诊:医生用压舌板观测咽部,有没有充血、水肿、分泌物或者小脓点。
- 血常规检查:主要用来区分病毒感染(白细胞不高)和细菌感染(白细胞升高、甚至可见“中性粒细胞比例增高”)。
- 细菌培养或快检:对于反复发作、或怀疑链球菌感染的患者,医生会建议做咽拭子培养,判断是不是需要抗生素干预。
05. 科学治疗三步走
- 根据病因选择药物
- 如果化验提示为病毒感染,以对症缓解为主,比如含咽喷剂、含片、适当使用抗病毒药;细菌感染时,按照医生建议规范服用抗生素。不能自行停药或随意加量,需要足疗程用完。
- 缓解症状的家庭措施
- 保持口腔湿润(多喝温水、小口慢咽)。
- 合理进食,挑选温软易吞咽食物。
- 保持休息,避免用嗓过度,减少讲话。
- 对症药物辅助
- 局部可使用含漱液、喷剂,减轻嗓子痛和刺激感。
- 如有持续高热、疼痛难忍,可以短期遵医嘱用解热镇痛药物。
- 细菌性感染必须完整服用医生开具的抗生素疗程,不可自行停药!
- 出现咽部肿胀导致呼吸困难,需立刻前往急诊!
- 如果症状超过3天仍无缓解,应该及时复诊。
06. 预防记住这5点
- 充足饮水 保持咽喉湿润有助于减少黏膜损伤和细菌“趁虚而入”。每天分多次小口饮温水,对咽部修复也有好处。
- 富含维C的水果 如橙子、猕猴桃、草莓,可增强免疫力;推荐早晚各一个。
- 均衡饮食,适量蛋白 煮鸡蛋、豆制品、瘦肉等食物,帮助身体对抗感染并加快恢复。
- 坚持刷牙漱口 早晚各一次,饭后清水漱口,能帮助减少细菌聚集。
- 不吸烟、不饮酒 烟酒对咽部黏膜刺激明显,长期容易造成慢性损伤,不沾是最好的保护。
防护习惯 | 具体做法 | 益处 |
---|---|---|
规律作息 | 晚上11点前入睡、保证7小时睡眠 | 免疫力提升 |
室内通风 | 每天两次,每次15分钟 | 减少病原微生物聚集 |
适量锻炼 | 每周3~4次低强度运动 | 降低发病率 |
结语
急性咽炎虽然突如其来,处理起来却不算复杂。出现剧烈咽痛,不要轻视症状变化,科学判断并合理用药才是最佳应对措施。日常多关注饮食、作息和口腔清洁,能有效减少急性咽炎的袭扰。
生活节奏快,好多健康小问题容易被忽视,其实及时识别和一点点好习惯,能帮你远离不少麻烦。有什么不确定的地方,咨询专业医生最安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