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专注于健康科普教育传播平台

高血压防治必读:如何识别与应对?

  • 93次阅读

科普,声明 温馨提示:本页面科普内容仅为健康信息的传递,不作为疾病诊断及医疗依据。如身体有不适症状,请及时到正规医疗机构检查就诊。

科普,高血压防治必读:如何识别与应对?封面图

血压超标别大意!3分钟看懂高血压防治要点

01 血压高到底是怎么回事?

早点测测血压,可能让你少跑几次医院。其实,血压就是心脏把血液泵进血管时,对血管壁产生的压力。平常体检常提到的“收缩压”和“舒张压”,前者是心脏收缩时产生的压力,后者是心脏舒张时的最低值。

简单来说,收缩压反映大血管压力,舒张压与小血管弹性有关。从医学角度,成人的理想血压应低于120/80mmHg,只要反复测量达到140/90mmHg或以上,就可以确诊为高血压。

血压分级 收缩压(mmHg) 舒张压(mmHg)
正常 <120 <80
正常高值 120-139 80-89
高血压 ≥140 ≥90

高血压表面上好像没啥存在感,实际上每多高一点,对心脏和血管的牵拉就多一点,危险也在悄悄积累。

02 身体发出这些信号要当心

  • 晨起时头晕、头胀,尤其是在下床刚站立的一瞬间更明显。
  • 后脑勺(医学叫“颈枕部”)有隐约的钝痛,不是刺痛,是那种“闷闷的”。
  • 有的人会出现视物模糊,感觉看东西像隔了层雾气。
  • 持续胸闷、气短,尤其是活动后更容易心慌。

不过,也有33%左右的人几乎没有任何不适。比如,前些天遇到一个52岁的男士,他体检前还觉得自己身体硬朗,血压测出来却已经150/92mmHg。这说明高血压“悄无声息”时,危险已经潜伏。

⚠️ 警告! 一旦出现血压高到180/120mmHg,同时有剧烈头痛、胸闷,或者突发视力异常,最好当机立断去医院急诊检查。

03 哪些人容易得高血压?

风险因素 说明/生活实例
遗传因素 父母、兄弟姐妹中有高血压,自己也更容易出现问题。
高盐饮食 比如炒菜不用控盐勺,咸菜当主菜,血压升得更快。
肥胖与腹型肥胖 腰围“游泳圈”增粗,让血压升高风险翻倍。
精神压力大 长期加班熬夜、烦躁焦虑,使血管长期收缩。
缺乏运动 久坐不动,血管弹性下降,调节能力变差。
高龄增加 血管如同老旧的水管,弹性变硬,压力自然变大。

除此之外,部分人因为肾动脉狭窄、甲状腺功能异常等特殊疾病,也会引发高血压,医学上叫“继发性高血压”。简单来说,这一类人往往血压控制得很难,需要进一步专科诊治。

📊 数据展示 我国每4个成年人里就有1个人患高血压,这个比例不算低。控制好血压,健康风险能大大减少。

04 确诊需要做哪些检查?

高血压不等于随便测一次就算确诊,规范流程必不可少。最基本的是在安静状态下,用合适的血压计测量,间隔几分钟再查一次,两次平均。如果发现高血压,还建议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看日夜变化是否明显。

  • 血常规:了解有无贫血和基础感染。
  • 肾功能:筛查高血压是否影响肾脏。
  • 心电图:排查早期心脏损害。
  • 尿常规:帮助发现微量蛋白尿等异常。
  • 其它:有的患者还会做心脏超声等专项检查。
📝 小提示 家里量血压时建议每次固定时间、同一只手,连续一周记录,带着结果去看医生,更容易得到精准诊断。

05 降压治疗有哪些选择?

高血压治疗,离不开药物。常见的5类降压药,每类作用原理不一样,会根据你的实际情况来选择。有的单药难以达标,医生会推荐2种药联合用。近年来,肾动脉消融等新兴疗法也开始应用,适用于对药物效果差的“顽固性高血压”患者。

药物类型 常见作用机理 主要特点
CCB(钙通道阻滞剂) 舒张血管,让压力下降 适合各年龄段,副作用少
ACEI/ARB 调节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保护肾脏 糖尿病患者常首选
利尿剂 促进排盐和排水,减轻体内负荷 老年和合并心衰患者常用
β受体阻滞剂 降低心率,减轻心脏负担 心律快、心绞痛患者适用
肾素抑制剂等 针对特殊机制、难治型高血压 需要专科医生评估

比如,一位68岁的女性患者合并糖尿病和心脏问题,医生在CCB的基础上加用了ACEI和小量利尿剂,2个月后血压稳定在目标范围。这表明联合用药可以提高效果。

👨‍⚕️ 专业提醒 药物选择和调整一定不要自行更改,用药期间如出现持续咳嗽、明显水肿,及时就医。

06 日常管理记住这5点

  1. 使用控盐勺,每次烹调时控制用盐量,逐渐习惯清淡口味,可以减少每天摄入的钠。
  2. 每周安排至少150分钟有氧运动,比如快走、骑车、游泳。运动时量力而行,不必过于激烈。
  3. 家庭血压计定时测量,记录上下午的血压变化,设立一个小表格,便于随访和调整治疗方案。
  4. 选择非腌制和新鲜食材,例如白灼蔬菜、蒸鱼排骨。这些食物本身含盐低,同时富含纤维和蛋白,有助于血管健康。
  5. 保持心态平稳,适当听音乐、与朋友交流,减轻心理压力,血压也容易降下来。
健康食物 主要好处 推荐吃法
燕麦、糙米 富含可溶性膳食纤维,促进血脂代谢 早餐用燕麦粥、杂粮饭
西兰花 含天然抗氧化物,帮助调节血管 清炒或水煮最简便
海鱼类 富含欧米伽-3脂肪酸,有助于血管弹性 炖汤、清蒸,少用重口味蘸料
香蕉等高钾水果 补钾有益于血压调节 每天加餐1~2根

有位55岁的朋友,按照医嘱记血压,并坚持早晚快走,半年后血压从150/95mmHg降到了132/85mmHg,生活状态也轻松了不少。这个例子说明,日常管理见效虽慢,但稳扎稳打最靠谱。

💡 温和建议 预防和管理高血压不是一朝一夕,一步一步改善习惯,早期发现早获益。

最后说两句

高血压本身不可怕,忽略它才危险。血压升高往往没有太多明显信号,但长期拉高的每一毫米汞柱,都会悄悄损伤身体。看到身边有人血压高或家里老人习惯吃咸菜,不妨多关注几句,帮他们测测血压,及时给出科学建议。主动记血压、调整饮食、规律用药,搭建起健康屏障,这才是与高血压相处的稳妥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