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专注于健康科普教育传播平台

糖尿病与高血脂的巧妙管理法!

  • 12次阅读

科普,声明 温馨提示:本页面科普内容仅为健康信息的传递,不作为疾病诊断及医疗依据。如身体有不适症状,请及时到正规医疗机构检查就诊。

科普,糖尿病与高血脂的巧妙管理法!封面图

糖尿病遇上高血脂?别慌!科学管理这样做就对了

01 糖尿病和高血脂到底是什么关系?

一桌家庭晚饭上,刚倒上的米饭还热气腾腾。老王夹了一块肉,边吃边低声说:“我啊,血糖和血脂都有点高,家里人老说我容易出问题,可是两种病有什么联系?”
其实,糖尿病和高血脂就像是一个班里的“不及格生”组队行动。血糖高说明身体处理糖分的能力变弱,血脂高则是脂肪代谢出了问题。更要命的是,它们往往“狼狈为奸”——如果胰岛素(调控血糖的激素)失灵,身体既控不了血糖,又调不动血脂。一来二去,两者互相影响,风险一起涨。
有人会问:“难道得了糖尿病,一定会有高血脂?”未必,但是数据显示,有糖尿病的人,大约60%会同时有高血脂。这说明一旦血糖控制不好,血脂紊乱的机会也会提升不少。

02 身体出现这些信号要当心

  • 视力突然模糊 + 皮肤变黄:表姐小苏最近偶尔看东西有点模糊,眼角长出了淡黄的小结节,本以为是“火气大”,其实是高血脂和高血糖作怪。
  • 伤口愈合慢:62岁的老马发现脚背上抓伤一直不结痂,这种轻微的小伤如果拖很久,说明血糖、血脂可能在捣蛋。
  • 体重突然下降:不是刻意控制饮食却瘦了三公斤,还偶尔觉得疲劳,也要提高警觉。
  • 经常口渴 + 皮肤干燥:有位40岁的女士,夏天明明喝了不少水,却总觉得口干,皮肤还起了小鳞屑,这通常糖尿病和高脂血症一起影响水分代谢。
  • 手指末端发麻/冰凉:有的人觉得早上起床后手脚发麻发凉,这可能是血脂堵住了微小血管,血糖高又让神经更敏感。
Tip:偶尔出现这些信号别急,但如果持续或反复,就要及时和医生聊聊。

03 为什么这两种病总是一起出现?

日常生活习惯其实很容易“推波助澜”。
01 胰岛素抵抗是关键。这个词听着专业,其实意思挺直白,就是身体分泌了胰岛素,却没有被好好利用。结果一方面升高了血糖,另一方面让肝脏制造和释放的脂肪也异常,不知不觉血脂也高上去了。

02 遗传占了部分因素。有亲人患病,自己出问题的可能性会更大。

03 体重和年纪也有影响。肥胖、年龄超过40岁都容易导致胰岛素“罢工”。

公开调查显示,高血脂在糖尿病人里比普通人群高出至少三成。这两种代谢问题在一起出现时,危害也会叠加,比如让心血管事件的风险翻倍。
这里并没有绝对的防线,但能了解“为什么”就为管理赢得主动权。

04 确诊需要做哪些检查?

很多人听到“要抽血”,第一反应是害怕。其实,查糖查脂肪抽一次血,3分钟搞定,通常没那么痛苦。
检查名 主要作用 采血要求 参考指标
糖化血红蛋白(HbA1c) 反映2-3个月平均血糖 不分时段 ≤6.5%
空腹血糖 了解静息时血糖 8小时禁食 <7.0 mmol/L
血脂四项 检查胆固醇/甘油三酯等 8小时禁食 详细下表
血脂四项参考:
  • 总胆固醇 ≤ 5.2 mmol/L
  • 三酯 ≤ 1.7 mmol/L
  • 低密度脂蛋白 ≤ 3.4 mmol/L
  • 高密度脂蛋白 ≥ 1.0 mmol/L
小建议:抽血前记得一晚上不要吃夜宵,水可以适量喝。检查当天最好早点去,轻松一点。

05 双重治疗如何1+1>2?

想把血糖和血脂都控制好,单靠某一种药不太行。

常见方案是联合用药:比如二甲双胍(常用降糖药)+ 他汀类(常规降脂药)。二甲双胍帮助身体用好胰岛素,降血糖的同时也能改善部分脂质代谢;他汀则专门管血脂,保护血管内壁健康。

有位55岁的男性患者,起初只吃降糖药,血脂总是达不到标准。加用他汀后,三个月内胆固醇从高位回落不少,体重也稳了下来。
除药物外,生活干预同样重要,但必须注意药物相互作用和可能的不适,比如肝功能不适。
别忘了:用药期间不舒服不要硬扛,一定要按照医生建议复查肝肾功能。

06 每天记住"3个数字"轻松管理

其实日常管理并不复杂,牢牢记好三个数字就能帮上大忙——
1️⃣ 血糖
空腹 < 7.0 mmol/L;
餐后2小时 < 10.0 mmol/L
2️⃣ 血脂
胆固醇 < 5.2 mmol/L,三酯 < 1.7 mmol/L
3️⃣ 腰围
男士<90cm,女士<85cm
🙌 这三个数字,定期自测,心里才踏实!
一周健康饮食+运动建议
时间 早餐 午餐 晚餐 运动(建议)
工作日 燕麦粥、鸡蛋、绿叶菜 杂粮饭、鱼/豆制品、蔬菜 玉米粥、瘦肉、炒时蔬 快走30分钟/下班后健身操
周末 低糖酸奶、鸡胸肉、番茄 山药粥、蘑菇炒肉、凉拌菜 小米饭、豆腐、炖菜 跳舞40分钟/散步+拉伸
管理小贴士:三餐定时、每周至少测一回血糖血脂,腰围则可以一月测两次。

07 饮食生活管理,越积极心越安

很多人关心:“我到底能吃什么?”其实好选择也不少——
  • 燕麦:含可溶性膳食纤维,有助于稳定血糖和降低胆固醇。可以每天早餐吃一碗,加点牛奶。
  • 深色绿叶蔬菜:含有抗氧化物,提高胰岛素利用,同时有助于降低高脂血症的风险。餐餐占一半盘子效果更佳。
  • 豆制品:蛋白多脂肪低,对血脂、血糖调节都很有益处。每周至少3次上桌。
  • 坚果(如核桃、杏仁等):富含不饱和脂肪酸,帮助保护血管。每天小把即可。
  • 鱼类(如三文鱼/青鱼):富含omega-3脂肪酸,对心血管健康极有益。一周吃2-3次是不错的选择。
加一句:不要盲目追求“药到病除”,持之以恒的生活调整,效果往往更持久。
如果出现持续不舒服、用药后异常或者检测数据明显变化(如血糖飙升或血脂异常偏高),就要及时预约医院专科。首选有熟悉慢病管理的内分泌科或心血管科。

小结与行动建议

管理糖尿病甚至高血脂,没有想象中可怕。按照医生建议定期检查,饮食运动稳步跟进,看到三项关键指标慢慢变好,信心自然就起来了。

有疑问及时问医生,不在意的小变化也别自作主张。家人朋友也能帮忙督促,一起健康,生活才更有盼头。
📢 健康数据:规范管理可以让心脑血管风险降低近40%——这已经是一份很高的回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