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把鼻炎当小事!3个信号提醒你可能得了变应性鼻炎
春天外出逛公园,刚走进草地就忍不住揉鼻子;睡前明明没感冒,却常常鼻子发痒、连打好几个喷嚏。很多人以为这只是小毛病,其实有时候,反复的鼻塞和流涕,背后可能有更深的健康问题。不妨看看身边或自己的这些小信号——说不定你的“鼻炎”,其实是变应性鼻炎在作怪。
01 鼻子总痒还打喷嚏?可能是变应性鼻炎
每天清晨起来,总觉得鼻子里痒,有时候打个不停的喷嚏。偶尔还会觉得鼻子像小虫子钻一样、不塌实。其实,这种总是轻微发痒、偶尔发作的喷嚏,可能是变应性鼻炎的早期表现。
这种鼻炎,医学上叫“变应性鼻炎”,其实就是鼻子对于某些物质过度敏感。全球大约有5亿人深受其困扰,而在中国,这种情况的发生率也不低,已达到17.6%左右。不仅成年人,青少年和小朋友也越来越多见。
02 这些症状别忽视:鼻塞、流清水样鼻涕、阵发性喷嚏
如果你发现自己或者家人,除了轻微的偶发外,还出现了这些明显的变化,得当心了——
症状表现 | 生活中的例子 | 变应性鼻炎常见度 |
---|---|---|
鼻塞持续 | 晚上总是要侧身睡,觉得只有一侧鼻孔能通气 | 常见 |
清水样鼻涕多 | 不管冷不冷,鼻子不停“流水”,像关不掉的水龙头 | 很普遍 |
阵发性打喷嚏 | 固定时间,常常一个接一个地连续喷嚏,每次十几个 | 极常见 |
这种情况,建议症状持续2周以上,就要尽早去医院做检查。
03 为什么你会得?花粉、尘螨、宠物皮屑是常见诱因
那么,为什么一些人鼻子对“灰尘”特别敏感?其实,和身体的免疫“反应”有很大关系。变应性鼻炎属于一种I型变态反应,就是鼻腔粘膜遇到某种原本无害的物质(比如花粉、尘螨),过度“紧张”,导致炎症反应不停。
- 户外:花粉、柳絮、草籽
- 室内:尘螨、宠物皮屑、霉菌孢子
- 家族里有变应性疾病(如哮喘)的,风险更高
- 儿童、青少年更容易发病
一项大型流行病学调查显示,家有猫狗、经常打扫不彻底、住高湿度环境者,变应性鼻炎比例增高。并且,很多父母有过敏性疾病,孩子将来出现类似问题的机会也会上升。
04 怎样确诊?皮肤点刺试验和血清特异性IgE检测
如果总是鼻塞流涕,做点科学检测其实很有帮助。临床上,医生主要会用这两种方法来查找“元凶”:
- 皮肤点刺试验:在前臂内侧滴少量可疑过敏原,轻轻刺破表皮,15~20分钟查看局部是否有红肿反应。无痛、无创、对身体影响小。
- 血清特异性IgE检测:抽取少量血液,实验室分析体内针对各种过敏原的IgE水平。结果很快,灵敏度高。
两项检查都不需要复杂操作,当天能拿到初步报告。对于症状原因不明、或者怀疑是过敏引起的人,这两项检查有很高的参考价值。
05 治疗三步走:避开过敏原+药物控制+免疫治疗
得了变应性鼻炎,绝不是单靠“抗过敏药”就能一劳永逸。比较科学的做法,主要有三步——
- 减少与致敏源的接触很重要,比如花粉高发季减少外出、家有宠物时注意卫生。
- 鼻用激素(如丙酸氟替卡松喷鼻剂):实际应用中是一线推荐药物,可有效减轻鼻塞和打喷嚏。
- 抗组胺药(通常为非处方):能很快缓解流涕、瘙痒。
- 对常年症状较重、药物效果欠佳的人,可以考虑舌下含服或注射脱敏疗法。
- 疗程一般需持续3年,约有70%患者显著受益。
案例分享:9岁男孩小哲,因花粉季鼻塞严重,配合规范治疗1年后,症状明显减少,学习和休息质量都好转。这说明把握治疗“组合拳”,坚持落实,症状改善的机会很大。
06 预防记住这5点:定期清洗床品、使用空气净化器、冲洗鼻腔
变应性鼻炎说来让人头疼,但日常防护也能帮上不少忙。可以试着这样做——
- 1. 定期清洗床品 📅
每周用60℃热水清洗床单、枕套,能大大减少螨虫滋生,减少夜间鼻塞睡不安稳。 - 2. 使用空气净化器 🌀
对容易过敏的人群,特别是家里有宠物、老旧地毯环境,建议常开净化器,减少悬浮过敏原。 - 3. 冲洗鼻腔 💧
使用生理盐水鼻腔冲洗,一周2~3次,有助于清除鼻腔内致敏物和粘液堆积。 - 4. 花粉季节外出戴口罩 😷
春秋花粉季,外出步行或乘坐公共交通时,建议佩戴医用口罩,回家后及时洗脸换衣服,能显著缓解症状。 - 5. 合理膳食增加果蔬 🍎
日常可多吃富含维生素C的蔬果(如橙子、猕猴桃),有助提高免疫水平。
情况 | 推荐做法 |
---|---|
症状反复2周以上 | 到专业耳鼻喉科咨询,做过敏原检测 |
家中有人长期鼻炎 | 增加居家清扫频次、定时通风 |
理解鼻炎,更轻松应对
其实,鼻子并不是无理取闹,只是用自己的方式在提醒我们。抓住早期的信号、科学排查原因,积极治疗和日常防护,很多鼻炎患者都能把症状控制得很好。平日多一份留意,也能让生活舒适许多。遇到疑问时,不妨找专业医生聊聊,别把鼻炎仅当成“小感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