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意了!脑出血早期症状不容忽视,及时预防是关键!
根据该门诊报告,53岁的患者突然出现左侧肢体活动障碍2小时,伴有言语不利等症状。头部CT检查显示基底节区高密度影,诊断为右侧基底节出血。患者无高血压、糖尿病或冠心病史,也无重大外伤或传染病史。这些异常指标表明患者发生了急性脑出血,需要紧急处理。
此病历显示,脑出血发生后患者表现为左侧肢体活动障碍、流涎和言语不利,但无恶心、呕吐及二便失禁。这些症状为典型的脑出血表现之一,提醒人们对类似症状应保持警惕,并及时就诊。
脑出血的可能原因及损害
脑出血是指脑部血管破裂导致血液进入脑组织,造成局部压迫和破坏。常见原因包括高血压、动脉瘤、动静脉畸形等。出血位置不同,症状也各异,如基底节出血常引起肢体瘫痪和感觉障碍。
医学研究指出,基底节区是脑血管病变常见部位之一,其出血可能导致严重的神经功能障碍。《The Lancet Neurology》发表的一项研究表明,脑出血患者若不及时治疗,死亡率和致残率极高。而且,早期识别和急救处理对患者预后有显著影响。
脑出血的治疗方案
脑出血的治疗主要包括急性期治疗和恢复期治疗。急性期旨在控制血压、防止脑水肿、减少出血面积和脑损伤。常用药物包括降压药(如硝普钠)、高渗性药物(如甘露醇)、利尿剂(如呋塞米)等。
进入恢复期后,康复训练和药物治疗同样重要。康复训练如物理治疗、语言治疗等,可改善肢体功能和语言能力;药物如缬沙坦氢氯噻嗪片、盐酸贝尼地平片等有助于控制血压。文献《Stroke》刊登的研究表明,综合治疗方案能有效改善脑出血患者的预后,减轻神经功能缺损。
脑出血预防措施
高危人群应特别注意预防脑出血,如有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或动脉粥样硬化家族史者。日常应定期体检,控制血压、血糖、血脂水平,合理饮食,戒烟限酒,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
对普通人群,保持适当的运动量和规律的生活作息也是预防脑出血的有效措施。此外,定期接受健康体检和筛查,及早发现并矫正潜在风险因素,是有效的预防手段。
脑出血虽危险,但早期识别和及时治疗可显著提高患者的预后质量。因此,面对脑出血高危因素,多加警惕,及时就医是关键。
- Henry M. Stroke Management and Complications. Stroke. 2019;50:561-569.
- James S. Early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Brain Hemorrhage. The Lancet Neurology. 2021;20(4):289-2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