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梗死警示——他是怎么陷入如此约束的!重视大脑健康,刻不容缓!
根据这份检查报告显示,患者的头部CT提示左侧脑室后角旁略高密度影,进一步检查发现多发性腔隙性脑梗死、脑白质疏松和脑萎缩。此外,患者还存在鼻窦炎,并有高血压、高脂血症等病史。报告中列出的正常参考范围为:体温36.2°C(正常:36.0-37.0°C)、脉搏74次/分钟(正常:60-100次/分钟)、呼吸16次/分钟(正常:12-20次/分钟),血压166/104mmHg(正常:120/80mmHg以下)。
从这些检查结果,我们可以看出,患者主要的问题集中在脑部供血不足及相关并发症。这类疾病通常会出现的症状有言语不流利、右侧面部轻度中枢性面瘫、肢体轻度瘫痪等。目前患者主要表现为无意识障碍、言语不流利、饮水稍呛咳、右侧肢体麻木感及肌力减退等症状。
脑梗死是什么?它背后的故事
多发性脑梗死以及相关病变是由于脑部血管出现问题,导致脑组织缺血、缺氧而发生坏死。脑白质疏松则是指脑白质变薄,呈现出疏松状态,常由于慢性脑血管疾病引起。此外,脑萎缩是因为脑组织出现退行性变化,导致脑体积缩小。这些病变共同影响患者的认知能力、运动功能以及整体生活质量。
脑梗死是一种严重的疾病,根据World Stroke Organization的研究数据,全球每年约有1500万人罹患脑卒中,其中500万人因此丧失生活自理能力。脑梗死的危害不仅仅在于急性发作时的致命风险,更在于长时间的康复和护理需求,大大增加家庭和社会的负担[1]。
治疗脑梗死及其常见疗法
脑梗死的治疗需要迅速且综合,越早进行治疗,效果越好。急性期治疗往往采用溶栓药物,比如rt-PA,可以在4.5小时内溶解血栓,恢复血流。此外,抗凝和抗血小板治疗也是常用手段,以预防新的血栓形成。糖尿病患者需严格控制血糖,胰岛素或口服降糖药物是基本措施。血压控制同样重要,缬沙坦氢氯噻嗪和盐酸贝尼地平片是常见的降压药物[2]。
怎样预防脑梗死?这些你必须知道!
对于高危人群尤其是有高血压、高脂血症、糖尿病病史的患者,预防脑梗死是至关重要的。日常生活中要注意以下几点:
1. 饮食习惯:饮食宜低盐、低脂,高纤维,多摄入蔬菜水果。限制烟酒摄入。2. 体重管理:保持适中体重,避免肥胖,适量运动。3. 定期体检:包括血压、血脂、血糖等指标监测,及早发现问题。4. 遵医嘱服药:按时按量服药,避免自行停药或调整剂量。5. 心理调整:保持心情愉快,避免过度紧张和抑郁[3]。
通过以上措施,不仅能有效预防脑梗死,还能帮助已经有过脑梗死经历的患者降低再次发病的风险。对于大多数人来说,积极面对病情,早发现、早治疗是关键。家庭成员应当关注老年人的健康状态,鼓励他们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和积极态度。
Let’s protect our brain health together!
- World Stroke Organization. "Global burden of stroke." World Stroke Organization official website, 2020.
- Kim, J. et al. "Management of Acute Ischemic Stroke." Yonsei Medical Journal, vol. 58, no. 1, 2017, pp. 1-15.
- Goldstein, L.B. et al. "Primary Prevention of Ischemic Stroke: A Guideline for Healthcare Professionals From the 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American Stroke Association." Stroke, vol. 45, no. 7, 2014, pp. 2160-22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