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专注于健康科普教育传播平台

结直肠癌的关键知识,您了解多少?

  • 51次阅读

科普,声明 温馨提示:本页面科普内容仅为健康信息的传递,不作为疾病诊断及医疗依据。如身体有不适症状,请及时到正规医疗机构检查就诊。

科普,结直肠癌的关键知识,您了解多少?封面图

每3分钟1人确诊!结直肠癌的6个救命知识,现在知道还不晚

偶尔脚步匆忙,肚子闹点小脾气,很多人可能只是觉得吃坏了东西。可其实,肠道的小麻烦有时候并不是“吃错饭”这么简单。近年来,结直肠癌成了不少家庭关心的话题。新闻里总说“每3分钟就有1人确诊”,听起来多少有些压力,但只要我们多了解一点,很多风险其实都能提前发现、有效应对。下面这6个关于结直肠癌的关键点,很值得现在就记住。

01 结直肠癌到底是什么?腺瘤和癌变有什么区别?

很多人把肠癌和普通的肠炎、息肉混为一谈。其实,肠道里的“息肉”有点像墙上的小鼓包,有些只是表皮的小肉芽,属于良性;但其中一种叫腺瘤的息肉,时间久了,个别会在局部累积异常细胞,分化成不正常的组织,最终发展成癌症。腺瘤是癌变的“前夜”,但并非所有腺瘤都会走到那一步。恶性的结直肠癌,是指这些异常细胞突破了正常边界,开始入侵周围组织,甚至跑到其他地方去安家(也就是转移了),就非常危险了。

小贴士:
良性息肉:通常生长慢,多年不变;恶性病变(癌):可见快速增大、表面易出血。

02 出现这3种排便异常,别当普通肠胃病!

  • 血便:不少人初次发现马桶“变红”,以为是痔疮,结果拖了好几个月才发现不对劲。如果便血和消化不良、消瘦等症状并存,就要引起重视。
  • 铅笔状细便:一位64岁大姐总觉得大便越拉越细,偶尔像“铅笔芯”,还总是拉不干净。这种细长状的粪便,提示肠腔可能有狭窄或者肿物阻挡。
  • 里急后重:有朋友形容,明明刚进过厕所,转眼又感觉便意明显,好像没排净,这就是典型的“里急后重”,多和直肠局部刺激有关。
小提醒: 如果上述异常持续2周以上,最好及时挂肠胃科,查明原因。
50岁以上建议每年做一次粪便隐血检测,对早期发现很有帮助。

03 为什么肠道会长癌细胞?这些习惯最危险

结直肠癌和我们的日常生活有很大关系。有些习惯,会让肠道受损,给异常细胞创造成长的土壤。

危险因素 如何造成影响
高脂肪低纤维饮食🍔 膳食纤维不足会让肠道清洁“动力”减弱,高脂肪刺激肠道黏膜,增加致癌物积聚。
久坐不动🛋️ 长期静坐导致肠蠕动变慢,容易让有害物质滞留在结肠
家族遗传🧬 例如父母、兄弟姐妹中有确诊病例,自身风险大约是普通人的2-3倍
慢性肠炎 像溃疡性结肠炎那样的慢性炎症,反复刺激肠道上皮细胞,促使基因突变
年龄增长 60岁以后肠道细胞修复能力下降,异常细胞更容易积聚
小结:研究显示,每天坐超8小时、习惯过度吃肉和油炸的人群,结直肠癌发病率增高2倍左右。提醒各位,即使忙,别忘多动动。

04 确诊要做哪些检查?肠镜其实没想象中可怕

许多人一提到“肠镜”就犯怵,害怕“痛苦”和“尴尬”。其实,现在的无痛肠镜技术很成熟,绝大多数人在麻药下什么都感觉不到。准备期间主要是要喝泻药,把肠道清得干干净净,为检查提供清晰视野。

小技巧:检查前一天多喝温水,少吃渣滓多的食物,能让肠道清理更轻松。

除了传统肠镜,现在还有CT仿真肠镜,有些怕侵入性操作、或者有合并疾病的老人可以选择。不过,CT主要用于筛查,无法直接取组织做活检。

  • 检查选择:有肠癌高危家族史,45岁建议提前肠镜检查;普通风险,建议50岁起每5-10年查一次。
  • 肿瘤标志物如CEA、CA19-9仅作为辅助,不能替代影像和组织学诊断。

05 从I期到IV期,治疗选择大不同

结直肠癌根据分期,治疗方案大不相同。I期病变局限于肠壁,大多能通过手术根治。II-III期除了手术,还需辅助化疗或部分放疗,提高治疗彻底性。IV期则需要靶向、免疫等多种联合方式,处理转移灶。

分期 主要治疗 治愈率
I期 外科手术切除 约90%
II-III期 手术+化疗/放疗 60-80%
IV期 化疗+靶向/免疫 不足15%
早发现可以大幅提高治愈概率,大部分I期患者,术后生活质量接近常人。

06 化疗后腹泻、手脚麻木怎么办?

不少肠癌患者手术或化疗后会经历一系列身体“小状况”。比如腹泻、口腔溃疡、手脚麻木(医学称为“神经毒性”),或造口护理问题,不知道怎么缓解。

常见副作用 & 应对方法
腹泻 适量补液,可尝试米汤、藕粉等易消化流质食品,遵医嘱服用止泻药
手脚麻木 避免冷刺激,可热敷,每天温和按摩
造口(人工肛门)护理 保持造口周围皮肤清洁干燥,每隔1-2天更换造口袋,发现红肿要及时复查
实际上,绝大多数副作用通过饮食调整或简单药物能显著改善。不要自行停药,有疑问要随时和医生沟通。

07 健康饮食和预防建议

食物 具体作用 推荐吃法
绿叶蔬菜🥬 富含膳食纤维,有助于肠道蠕动 每天一顿青菜,如凉拌菠菜、炒油麦菜
新鲜水果🍎 提供维生素和抗氧化物 每餐后吃一点苹果、橙子
豆制品 增加蛋白质摄入,替换部分红肉 豆腐、豆浆,替换部分主食
粗杂粮 丰富膳食纤维,降低肠道负担 主食搭配小米、燕麦粥
适量深海鱼 含优质DHA,有保护作用 建议每周吃1-2次三文鱼或鲔鱼
定期体检也很重要:40岁起可以适当安排肠道筛查,家里有肠癌史的尽早与医生沟通筛查建议。
出现不明原因消瘦、长期倦怠、或体重突然下降时,也建议做个肠道相关检查。

结直肠癌离我们没有那么远,但也绝不神秘。留心身体变化,平衡饮食,做到早筛查、早发现,真正遇到问题,及时和专业人士沟通,一切都在可控范围内。希望这些知识能成为你和家人健康路上的小助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