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专注于健康科普教育传播平台

术后疼痛管理指南:轻松应对您的疼痛

  • 91次阅读

科普,声明 温馨提示:本页面科普内容仅为健康信息的传递,不作为疾病诊断及医疗依据。如身体有不适症状,请及时到正规医疗机构检查就诊。

科普,术后疼痛管理指南:轻松应对您的疼痛封面图

有效缓解术后疼痛的分类与应对指南

手术过后的那几天,总有人在问:“为什么明明手术做完了,我还是这么痛?”其实,不论是大手术还是小切口,身体都会传来一些不适。疼痛虽然难受,但并不是一定要完全忍受,区分不同类型的疼痛,找对方法管理,恢复起来会轻松很多。

01 术后疼痛是什么?基本认知 🩺

很多人觉得术后痛是难免的,其实不然。术后疼痛是因为手术对身体组织造成了伤害,局部可能有炎症,神经和免疫系统也都在忙着“报警”。我们大致可以把术后疼痛分为急性期(前两天最明显)、亚急性期(第三天到一周)、慢性期(一周以后偶尔还有些钝痛)。每个阶段感觉都不一样,选对镇痛办法才能让身体更快恢复。如果放任疼痛不管,恢复会慢很多,还容易产生慢性痛,更别提影响心情和睡眠了。

02 这些表现要当心 🔍

说起来,每个人对痛的耐受程度都不太一样,有的人只觉得伤口隐隐作痛,有的人则会不停皱眉,甚至睡不着。可以留心以下这些具体表现:

  • 局部轻微不适:比如伤口偶尔有点酸胀,有时像蚂蚁咬那样的刺痛。这种情况一般在术后前几小时或第二天较多。
    例: 李先生,44岁,腹腔镜胆结石手术后第一天下午觉得刀口一跳一跳痛,但活动还能忍受,很少需要加药。
  • 明显持续性疼痛:如果剧烈痛感持续超过两天,或者疼痛影响休息,就应该重视。
    例: 周女士,54岁,腰椎手术后三天还觉得刀口发烧似地疼,晚上睡不好。第二天还有点恶心,不愿意下床。
  • 合并其他症状:比如心跳变快、出汗、呼吸急促,或者还有发冷、呕吐、便秘等症状,要及时联系医疗人员排查问题。
TIPS:如果感觉疼痛越来越重,或身体还出现了发烧红肿等异常,请不要硬扛,尽快告诉医生。

03 为什么会痛?——机制解析 🧠

简单来说,术后疼痛源于身体“自我修复”时的反应。手术切开组织后,会引起炎症反应,局部释放前列腺素这种“催痛小分子”,把神经末梢变得格外敏感(有点像警报器调得特别灵)。有些疼痛还会因为神经受到了直接刺激或损伤引发。部分人还可能因为焦虑、紧张导致疼痛感被放大。

机制类型 具体表现
手术损伤造成炎症 局部红肿、发热
神经被刺激或损伤 放射样疼痛、麻木
中枢敏感化 扩散性疼痛、痛觉过敏

有的人会觉得,“我明明刀口不大,怎么痛感比别人重?”其实和个人体质、既往痛感敏感性等都有关系。比如同样的手术,小王几乎没感觉,小张却觉得哪里都不舒服,这很常见。

04 怎么判断痛到什么程度?📝

评估疼痛其实就像做一个小问卷,主要靠交流和观察。医院用得最多的是疼痛评分量表。常用两类:

评分工具 评判方法 适用人群
视觉模拟评分法(VAS) 直线标尺,0分“完全不疼”,10分“最疼”。让患者自己选 大部分成人
数字评分法(NRS) 直接报数,0~10分 操作简单,适合各类患者

评估疼痛时,医生还会看生命体征变化(如心率、血压),并结合血常规、肝肾功能、心电图等结果,判断是否有并发症、药物副作用,这些检查建议会在术后初期由医务人员安排,患者通常不需操心流程。

记得:如果分数4分及以上(中等及以上疼痛),寻求帮助更合适;0-3分可适当观察,但也可根据自己感受请求支持。

05 镇痛方法怎么选?常见应对方案 💊

药物类型 常用方式 作用特点 注意事项
阿片类 口服/静脉 中重度疼痛镇痛快,适合急性期 可致便秘、嗜睡,要医生指导
非甾体抗炎药(NSAIDs) 口服/肌注 消炎镇痛双效,亚急/慢性期常用 不适合有胃溃疡、肾功能差的人
局麻药 伤口局部 针对性强,副作用小 局限于切口小范围,需专业操作
  • 🤲 非药物辅助:如冷敷(减轻肿胀)、适度热敷(促进局部循环)、心理疏导、针灸。如果觉得疼得厉害又不想多用药,可以跟医生沟通,尝试合适的理疗方式。
小提醒:镇痛药最好按需、按时用,而不是等到实在忍不了再用。一些病人怕成瘾,结果却让恢复更慢。

06 镇痛药物带来的“小麻烦”,怎么解决?⚠️

  • 呼吸变慢/憋闷:阿片类镇痛药有时会让呼吸变慢,特别是本身有呼吸疾病,比如陈先生(67岁,慢阻肺术后),术后用吗啡后有轻微憋喘,护士及时减少剂量后症状缓解。遇到憋气或呼吸不畅要马上告诉护士。
  • 恶心、呕吐:部分人对止痛药敏感,容易出现反胃。可以让医生加用止吐药,恢复后逐渐减少镇痛剂量。
  • 便秘:长期应用阿片类药物会导致便秘,可以合理多吃富含纤维的食物,如红薯、香蕉、燕麦,必要时医生会开通便药。
  • 胃肠道不适/肾功能异常:非甾体抗炎药使用一段时间后,部分患者(如肝肾功能较弱的老人)会感觉胃部不舒服或尿量变少,建议及时复查生化指标,根据医生建议调整用药。
建议:平时如果本身有慢性病,用药时最好提前让医生知道;出现上述不适不要自己乱停药,及时报告医院工作人员。

总结一下:手术后疼痛不是“必须忍耐”的问题,科学分类、精准管理能帮大家过得更轻松。别因为怕用药而增加痛苦,也别让不适硬扛过去。如果有不明白,不妨和医生、护士聊聊感受。身体是自己的,舒适的恢复过程,更值得每一个人好好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