嗓子疼别硬扛!8成人忽略的上呼吸道感染风险,3招科学应对
有不少人,早上起来嗓子像被砂纸蹭过,咽口唾沫都有点疼,觉得再撑两天就过去了。结果,一拖就是一周,扛到最后连说话都费劲。其实,这种“扛一扛就好”的想法,是多数成年人对身体发出的警告信号的忽视。咽喉这条“交通要道”,不仅仅关系到说话、喝水,说起来还隐藏着不少需要格外留心的风险。
01 到底是什么?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和咽炎的区别
很多人一说感冒、流感、咽炎,总觉得这几个词差不多。实际上,它们虽然都能让人“嗓子不舒服”,但细节有不少不同。普通感冒一般以鼻塞、流清涕为主,流感常有高热和全身疼痛,而急性咽炎则特有“咽部灼烧感”与“吞咽时疼痛”,说话多了、吃饭时明显加重。
类型 | 主要症状 | 典型感受 |
---|---|---|
普通感冒 | 流鼻涕、喷嚏、鼻塞 | 偶尔咽部微不适 |
流感 | 发热、肌肉酸痛、咳嗽 | 全身乏力明显 |
急性咽炎 | 咽部灼热、吞咽疼痛 | 说话进食时明显加重 |
简单来说,如果你只嘴巴痛,且主要集中在吞咽动作上,多半靠近咽炎的表现。
02 哪些症状要警惕?3种情况赶紧就医
- 1. 持续高热>3天 如果体温一直在38.5℃以上,不借助药物就降不下来,这种情况不建议硬扛。有位32岁的男性患者,起初只是嗓子疼,结果四天后高热不退,检查后发现已经合并细菌感染。
- 2. 颈部淋巴结肿痛 摸到脖子下方有米粒大小的包块,并且按压有痛感,这提示可能出现免疫反应过度,甚至需要排查化脓性炎症。
- 3. 呼吸困难、说话含糊 一位长时间发病的女性,突然感觉呼吸费力,说话也开始模糊,情况急转直下。这往往是咽部水肿或并发喉炎的危险信号,应立即前往医院。
03 为什么总中招?病毒和细菌的偷袭路线
很多成年人觉得自己抵抗力还不错,结果年年秋冬嗓子疼,其实背后的原因是一场“微生物的暗战”。
- 飞沫中的“病毒大军” 医学调查显示,大约80%的急性咽炎由病毒引发。办公室开会、地铁拥挤时候,一个喷嚏就能让成千上万病毒“上岗”。这些病毒本事强,即便你只觉得有点干痒,也可能已悄悄进驻咽部。
- 链球菌等细菌伺机进攻 感冒后抵抗力短暂下降,链球菌这类细菌容易乘机“突袭”,造成细菌性咽炎。尤其熬夜、受凉后,出现明显疼痛并持续发热时,要留心细菌感染的可能。
- 生活方式影响大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高发人群,常见于作息紊乱、压力大,以及经常接触人群的上班族。过度疲劳和室内常开空调,也会让咽部的“守门员”疲惫不堪,更容易被不速之客突破防线。
04 去医院要做哪些检查?5分钟说清诊断流程
检查步骤 | 目的 | 常见现象 |
---|---|---|
视诊(医生用灯观察咽喉) | 判断充血、分泌物、肿胀情况 | 咽部发红,分泌液增多 |
触诊(按压颈部淋巴结) | 查看有无肿大及压痛 | 淋巴结变大、触痛 |
快速抗原检测 | 数分钟内排查链球菌感染 | 阳性提示细菌感染 |
抽血查白细胞 | 进一步区分病毒/细菌感染 | 白细胞升高常见于细菌感染 |
实际上,大多数咽炎患者仅凭体格检查与对话便已可大致判断,特殊情况下才需做更深入的检测,比如白细胞异常或反复高热不退。
05 治疗关键点:抗生素该不该用?
- 病毒性感染: 约80%的急性咽炎是病毒惹的祸。遇到这种情况没必要用抗生素,反而多休息、多喝温水、对症用点解热镇痛药(比如布洛芬)更为合适。
- 细菌性感染: 需要医生指导下规范抗生素,比如常用的青霉素类药物。疗程要完整,一般不少于5-7天,避免“断断续续吃”,否则容易导致耐药甚至病情反复。
06 居家护理3件套:这样好得快
1杯温开水加半勺食盐,反复漱口,有助于缓解咽部不适。
开启加湿器或在房间里放置水盆,预防呼吸道黏膜干裂,嗓子更舒服。
温水冲一勺蜂蜜,加几片新鲜柠檬,帮助润喉,减轻灼热和肿胀感。
嗓子一旦闹“罢工”,其实就是身体在给你打信号。防范上呼吸道感染和咽炎,最关键是早发现、早照顾。忙碌的生活容易让我们忽略小毛病,其实,只要做到注意休息、合理护理,大部分问题都不用太焦虑。别忽视身体的提醒,这比吃多少药都来得有用。毕竟,健康这件事,自己上心,才最靠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