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道感染:这些信号别忽视,科学应对很简单
01 什么是呼吸道感染?哪些情况要当心?
有时候,刚进电梯就有人咳嗽一声,空气里弥漫着淡淡的不安。呼吸道感染其实并没有那么神秘,简单来说,它是指病毒、细菌等病原体“拜访”我们的呼吸系统后,带来的一系列健康困扰。按受累部位区分,常见的有上呼吸道感染,比如普通感冒和咽喉炎,下呼吸道感染则包括支气管炎、肺炎等。
多数的上呼吸道感染是由病毒带来的,特点是发病快、传染性强,不过症状常常较轻。而到了下呼吸道感染,比如肺炎,病情就会变得复杂和严重。传染性在同事、家人之间尤其明显,一人感冒,全办公室跟着“中招”的情况并不少见。
02 出现这些症状,可能是呼吸道感染
- 🤧 轻微症状: 偶尔喉咙有点痒或干、打喷嚏、轻咳。
- 🤒 明显信号: 持续高烧(超过38℃,超过三天)、夜间咳嗽加剧、痰色变黄或带血。
- 😮💨 危险症状: 呼吸急促、胸闷、讲话时感觉胸部闷痛或供氧不足。
有一个35岁的女性患者,因高烧持续不退、呼吸费力就医,最终确诊为肺炎。这种情况说明,持续严重症状不能拖,尤其是呼吸困难时更不能大意,及时到医院更保险。
03 为什么你会得呼吸道感染?
- 病原体传播: 通过飞沫(比如咳嗽、说话时喷出的细小水珠)或手接触传播,地铁、办公室和学校是高发地带。
- 个人抵抗力下降: 这和失眠、营养偏差、慢性疾病有关。数据显示,免疫力较低的人在流感季节感染率明显升高。
- 环境与季节影响: 天气突然转冷,许多呼吸道病毒会“趁虚而入”。房间空气不流通,也增加感染机会。
诱因 | 具体表现 |
---|---|
空气质量差 | 灰尘、空气污染、室内烟雾 |
密集人群接触 | 地铁、公交车、会议室 |
慢性疾病影响 | 糖尿病、慢性支气管炎 |
年幼或年老 | 免疫系统发育不完善或衰退 |
医学界认为,60%的抗生素滥用都发生在呼吸道感染患者中,这与期待“立竿见影”的心理有很大关系。其实,滥用抗生素反而会让细菌产生耐药,对健康造成长远影响。
04 医生如何确诊呼吸道感染?
一旦怀疑呼吸道感染,医生会先详细询问相关症状,比如咳嗽持续时间、发热变化、是否有气促或胸痛,然后进行听诊。听诊能听出肺部是不是有痰鸣音或其他异常。
需要进一步判断时,医生可能会开血常规、C反应蛋白(CRP)等实验室检查,有时还会考虑做胸片或CT。举个例子,一位70岁的男性持续咳嗽两周,血象和胸片结合后诊断为细菌性肺炎,帮助医生精准用药。
05 科学治疗:别乱用抗生素!
呼吸道感染的治疗,从来不是“一药治百病”。多数上呼吸道感染是病毒导致,用抗生素并不会缩短病程,还可能让健康“雪上加霜”。如果出现细菌感染证据,医生才会开抗生素,否则一般以退烧药、止咳、祛痰药为主。
以一位28岁的男士为例,感冒三天自行买抗生素服用后出现腹泻,最终因肠道菌群失衡再次上医院。这说明,合理用药十分关键,盲目用抗生素既无益处,还会带来新麻烦。
06 居家护理这样做好得快
- 充足休息: 生病时身体会调动免疫系统作战,睡眠充足有助于恢复。
- 多喝温水: 帮助稀释痰液,缓解咽部不适。不过,饮水以少量多次为宜,别灌水。
- 室内勤通风: 开窗换气,每次10~20分钟,每天至少2次,空气流通降低病毒浓度。
- 饮食清淡营养: 多吃富含维生素C的新鲜蔬果,比如橙子、奇异果,有助身体抗击病原。
- 合理观察: 记录体温变化,关注症状有没有加重。若出现持续高热、胸闷或呼吸费力,及早就医疗机构。
07 日常防护与预防建议
- 水果补充营养: 如苹果、猕猴桃有维生素C,有益于提升防御力。每天尝试吃1-2种不同水果。
- 蔬菜丰富餐桌: 胡萝卜、青椒等提供β-胡萝卜素,为黏膜“加固防护墙”。餐餐搭配,花样变着吃。
- 合理佩戴口罩: 在人多密集场所戴好口罩,可阻挡多数病毒细菌。
- 适当锻炼: 如每天快步走半小时,不仅心情更舒畅,身体各处防线都能更强。
- 定期通风换气: 即使天气较冷,每天坚持短时间开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