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悄悄伤大脑?6个信号提醒你脑血管供血不足了
01 脑血管供血不足到底是什么?
下午刚处理完家务,突然觉得整个人脑袋“轻飘飘”,像开着慢车,下意识以为是没睡好,其实还有另一种可能——脑血管供血出了问题。
简单来说,脑血管就像负责给大脑“输水”的管道。心脏好比水泵,血压则决定水流的速度和压力。平时,这一套系统运转平稳,大脑细胞就能得到充足的“营养”。但是,如果高血压长期控制不好,血管受到损伤甚至变窄,大脑就容易"饿肚子",这不是一次两次能察觉,而是慢慢积累形成的问题。
简单来说,脑血管就像负责给大脑“输水”的管道。心脏好比水泵,血压则决定水流的速度和压力。平时,这一套系统运转平稳,大脑细胞就能得到充足的“营养”。但是,如果高血压长期控制不好,血管受到损伤甚至变窄,大脑就容易"饿肚子",这不是一次两次能察觉,而是慢慢积累形成的问题。
健康影响: 脑血管供血不足可能导致注意力减退、记忆力下降甚至中风。根据《中国高血压临床实践指南(2020)》,我国每4位成年人中就有1人患高血压(Wang et al., 2018),却只有约16.8%能把血压控制到达标(Lu et al., 2017),由此埋下了“悄无声息”的大脑健康隐患。
02 这些症状出现要当心!
很多人觉得身体乏力、头晕都是小问题,但脑血管“缺口粮”时,身体会发出特殊信号。不妨对照一下,下面这些表现出现时,最好警觉起来:
- 1. 头晕像在坐船:偶尔转头或起身时,突然觉得地面轻微摇晃。40岁的李女士,最近总是觉得上班途中像站在晃动的木板上,睡一觉后好一些却不彻底。
- 2. 眼前发黑一阵:比如突然站起来,眼前短暂发黑,几秒钟后恢复。
- 3. 偶尔说话口齿不清:本来跟朋友聊天挺清楚,突然觉得舌头发笨,过一会儿又恢复。
- 4. 暂时记不清最近的事:比如刚刚放东西,转眼忘了放哪儿,但过会儿能回忆起来。
- 5. 一侧肢体出现“蚂蚁爬”:不是持续的麻木,只是偶尔一过性的感觉。
- 6. 无名的疲倦和注意力难集中:明明没熬夜,也没干重活,却老觉得提不起劲。
别忽视提示: 这些症状和普通疲劳、偶尔没休息好很像,但如果反复出现或持续时间延长,不妨去医院做下检查。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有时就是以这些小信号拉响警报,真正中风发生前可能只有短短几分钟的窗口期。
03 为什么高血压会“饿坏”大脑?
有人疑惑,高血压不是只影响心脏吗?其实,大脑的“供水管道”——血管,对压力的敏感度很高。
如果血压总是居高不下,血管内壁会像铁管子经历水流冲刷那样受到压力冲击,久而久之,内皮细胞受损,脂质等堆积,管腔变窄。动脉硬化斑块一层层叠加,就像自来水管里积了水垢,“出口”变细,水流越来越弱。
如果血压总是居高不下,血管内壁会像铁管子经历水流冲刷那样受到压力冲击,久而久之,内皮细胞受损,脂质等堆积,管腔变窄。动脉硬化斑块一层层叠加,就像自来水管里积了水垢,“出口”变细,水流越来越弱。
如此一来,脑细胞得到的氧气和营养减少,“饿”久了就会功能下降,记忆力、情绪、甚至运动协调都受到影响。
相关研究显示,规范控制高血压可让中风风险降低42%(Feigin et al., 2016)。
04 确诊需要做哪些检查?
不少人会担心,到医院检查是不是流程太多太复杂?其实,大部分脑血管供血不足的筛查相当规范也很友好。
小贴士: 检查当天保持平常心,别空腹晕头晃脑赶紧去,等到体力恢复后再配合检查,也有助于结果准确。
05 科学治疗记住“三驾马车”
如果被诊断为脑供血不足,治疗其实讲究“组合拳”。医生常说的“三驾马车”,分别是:
- 药物降压:依据患者具体病情选择类型,如ACEI、钙通道阻滞剂等。药物要像闹钟一样规律服用,不间断不随意调整剂量。
- 改善脑循环:部分患者会加用抗血小板药(比如阿司匹林),以及调脂药(如他汀类),帮助血液流通。
- 生活方式调整:这是关键且不可替代的基础。规律作息、适当运动、保持体重、减少压力对脑血管保护作用大。
别忽略: 每项措施的持之以恒很重要,尤其药物方面要做到按时按量,避免间断或自行停药。
06 每天3个“黄金时段”要留心
生活中的细节,有时比吃药还不容忽视。特别是在以下三个时间段,稍加留意可能帮你规避大麻烦:
额外TIPS: 定期在上述时段监测血压数值,并做好记录。发现异常(如血压极度波动、症状反复)及时就医咨询,有助于提前干预,减少大事件发生的可能。
07 日常保养:吃什么帮助脑血管健康?
除了规律服药和生活方式管理,饮食上的小改变同样重要,不过这里强调的是正面推荐——有哪些食物对大脑和血管有益,大家可以试试:
- 深绿色蔬菜 + 富含叶酸和抗氧化物 + 建议饭桌常备,比如菠菜、芥蓝轮流换着吃
- 全谷类 + 纤维丰富调节血脂 + 早餐适合换用燕麦、糙米粥
- 鱼类(尤其是三文鱼、秋刀鱼) + 含优质蛋白和ω-3脂肪酸 + 建议一周2-3次替代红肉
- 新鲜水果 + 提供多种抗氧化物,帮助血管健康 + 每日适当摄入百香果、蓝莓、猕猴桃等
- 坚果 + 富含好脂肪,有利心脑血管 + 餐间加上一小把核桃、腰果或南瓜子
- 脱脂奶/酸奶 + 补钙促循环 + 早晚适量饮用
提醒:饮食给脑血管“补充营养”,但不能取代药物和规律随访。建议每半年复查一次血压、血脂及脑部状态,搭配健康饮食更有效。如出现任何新症状,及时就诊是稳妥之选。
很多健康变化其实“有迹可循”。高血压和脑血管问题不是遥不可及的大病,关注身体发出的信号、积极管理生活节奏,按时规范服药,就能为大脑健康添上一道牢靠的保障。“防微杜渐”或许是最实在的智慧,愿你每天精神清爽,头脑灵活!
• 惊讶数据: 研究指出(Lu et al., 2017; Feigin et al., 2016),我国高血压人群数以亿计,但规范治疗后,中风风险能降低42%,这给我们带来十足信心。
参考文献
- Lu, J., Lu, Y., Wang, X., Li, X., Linderman, G. C., Wu, C., ... & He, J. (2017). Prevalence, Awareness, Treatment, and Control of Hypertension in China: Data from 1.7 Million Adults in a Population-Based Screening Study (2014–2015). Lancet, 390(10112), 2549-2558.
- Wang, Z., Chen, Z., Zhang, L., Wang, X., Hao, G., Zhang, Z., ... & Wang, X. (2018). Status of Hypertension in China: Results from the China Hypertension Survey, 2012–2015. Circulation, 137(22), 2344-2356.
- Feigin, V. L., Norrving, B., & Mensah, G. A. (2016). Global Burden of Stroke. Circ Res, 120(3), 439-448.
- Chinese Society of Cardiology. (2020). 中国高血压临床实践指南. 人民卫生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