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季节的变化,尤其是进入秋冬季节,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变得更为常见,特别是在老人和小孩中间。今天,我们就来聊聊一种大家常常会遇到的疾病——急性上呼吸道感染(URI),并探讨该如何有效预防和治疗这种常见的感染。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这个名称你可能不熟悉,但它的症状你一定不陌生:鼻塞、流鼻涕、咽喉疼痛、轻微咳嗽,这些都是URI的典型表现。尤其是老人,免疫力较低,更容易受到这一疾病的侵袭。具体病例显示,一位75岁的老人因受凉引发了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下面我们就来详细探讨一下URI的相关知识。
什么是急性上呼吸道感染?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是指上呼吸道(鼻腔、咽部和喉部)受到病毒或细菌感染,导致炎症反应的一种疾病。通常,病毒是最常见的病原体。患者会表现出鼻塞、流涕、咽喉痛等症状,有时还可能伴有轻微的咳嗽。
通常情况下,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原因较为简单,多是由于病毒性感染引起的,最常见的病毒包括鼻病毒、冠状病毒、流感病毒等。这些病毒通过空气飞沫传播,一旦侵入人体,就会引发上呼吸道感染。此外,细菌性感染也可以导致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但这种情况较为少见。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原理和危害
病毒或细菌进入上呼吸道后,会与上呼吸道的黏膜细胞结合并开始繁殖。这些微生物的代谢产物和繁殖活动会刺激呼吸道黏膜,引发局部炎症反应,导致黏膜充血、肿胀和分泌物增多,患者就会出现鼻塞、流涕、咽喉痛等症状。
尽管急性上呼吸道感染通常是自限性疾病,即使不进行特殊治疗,大多数情况下也能自愈,但在特定人群中,URI仍然具有相当大的危害。例如,老人和小孩免疫力较低,感染后容易引发并发症,如鼻窦炎、中耳炎、支气管炎等。有研究表明,老年患者因上呼吸道感染住院的风险明显高于年轻人[1]。
如何治疗急性上呼吸道感染?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主要是通过对症治疗来缓解症状,使患者感觉舒适。常用的非处方药物包括抗组胺药、减充血剂、镇痛药等。此外,中药也有一定的疗效,如散风通窍滴丸、强力枇杷露等,能有效缓解鼻塞、咳嗽等症状。不过,滥用抗生素是不可取的,因为大多数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是由病毒引起的,使用抗生素不仅无效,反而可能导致耐药菌株的产生。
在严重的情况下或患者有基础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等),建议就医治疗。医生会根据症状开具处方药物,如缓解咳嗽的药物、抗炎药物等,并给予适当的生活指导,如多休息、多饮水、保持室内空气湿润等。
如何预防急性上呼吸道感染?
预防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关键在于提高自身免疫力,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对于高危人群,如老人、小孩和患有慢性病患者,更需要采取额外的预防措施。
以下是一些可行的预防措施:
保持手部卫生,经常用肥皂和清水洗手,尤其是在摸鼻子、嘴巴和眼睛之前。
避免与正在患病的人接触,尤其是在流感高发季节。
保持室内空气流通,经常开窗通风,使用加湿器保持空气湿润。
平衡饮食,摄入足够的维生素和矿物质,增强免疫力。
定期接种流感疫苗,特别是老人和慢性病患者。
对于已经感染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人,应避免与他人接触,勤洗手,使用口罩,必要时隔离,避免传染给他人。
总之,急性上呼吸道感染虽然很常见,但通过科学的预防和治疗措施,我们完全可以减轻其对健康的影响。希望大家在流感高发季节,能做到防患于未然,及时就医,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
未来医疗技术与急性上呼吸道感染
随着医学技术的发展,针对病毒性感染的新型抗病毒药物和疫苗研发不断进步。CRISPR基因编辑技术作为一种前沿的基因治疗手段,未来有可能用于开发针对特定病毒的治疗方法。科学家们已经在病毒基因编辑领域取得了一些突破,这为治疗病毒性感染开辟了新的道路[2]。
当下,如果不幸感染了急性上呼吸道感染,调整心态同样重要。保持乐观的心态,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不盲目使用药物,遵循医生的指导,合理安排作息,增强体质,是战胜疾病的重要法宝。
病患家属也应给予患者支持和关爱。简单的生活护理如准备热水、温暖的食物、湿润的空气环境等,可以帮助患者舒适地度过感染期。此外,家属应鼓励患者多休息,减少情绪波动,促进康复。
引用文献
老年患者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流行病学特点:基于某医院的数据分析. 李青青, 张建辉, 牛勇. 《中华老年医学杂志》, 2022.
CRISPR/Cas基因编辑技术在病毒治疗中的应用进展. 王小明, 陈东旭. 《中国病毒学杂志》, 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