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专注于健康科普教育传播平台

儿童哮喘:识别信号,科学应对诀窍

  • 317次阅读

科普,声明 温馨提示:本页面科普内容仅为健康信息的传递,不作为疾病诊断及医疗依据。如身体有不适症状,请及时到正规医疗机构检查就诊。

科普,儿童哮喘:识别信号,科学应对诀窍封面图

儿童哮喘:这些信号别忽视,科学应对很简单

01 孩子总咳嗽是哮喘吗?

最近,不少家长都有过这样的困惑:孩子咳嗽反反复复,有时候还闹到晚上睡不好。感冒、鼻炎、哮喘,好像都能引起咳嗽,但其实它们背后的“本质”差别很大。

不同于普通感冒咳嗽,哮喘的咳嗽多数持续时间长,有的孩子咳嗽几周都不好,尤其夜间、清晨更明显。咳嗽声音较轻,但常让孩子反复醒来,影响白天的学习和精神。有一位7岁的男孩,连续两周早晨总是咳嗽,普通止咳药并没有起太大作用,直到被医生确诊为哮喘后,按方案治疗才逐渐改善。

简单来说,儿童哮喘可以看作气道长期处于一种“易感冒炸”的状态,遇到刺激物时特别容易出问题。它的“底子”是慢性气道炎症,和普通感冒那种“急性攻击”完全不同。所以,孩子咳嗽超过两周,还特别容易晚上或清早咳醒时,这时就有必要留心是不是和哮喘有关了。

02 这些症状出现要当心

除了长期咳嗽外,哮喘还有一些典型表现,家长碰到以下几种情况时最好提高警惕:
  • 喘息声👂:有些孩子呼吸像打呼噜一样,总能听到“呼哧呼哧”的声音。某位9岁女孩,运动后经常呼吸带有明显的喘鸣,停下来休息一会儿才能缓解,这就是典型的“哮喘喘息”。
  • 夜间咳醒🌙:明明白天还好好的,一到夜里或清晨就开始咳,有时被咳醒好几次,家长多半以为是室内空气不流通,实际这很可能就是哮喘作怪。
  • 运动后呼吸急促🏃‍♂️:课间跑步、体育课后,孩子跟不上别的小朋友,呼吸特别急促,甚至需要停下来缓一会儿。这种状况也别简单以为是体力太差,有可能是哮喘的信号。
这些表现如果反复出现,或者比同龄孩子表现得更重,建议尽早带孩子到医院肺功能专科检查,不要拖延。

03 为什么孩子会得哮喘?

说起哮喘,很多家长都有疑惑,为什么自己家孩子偏偏中招?实际上,儿童哮喘的发生大多离不开这几个方面:
  • 遗传易感:如果家长或兄弟姐妹有哮喘、过敏性鼻炎等病史,孩子患病的概率会明显提高。研究显示,哮喘患儿中约有三分之一可查到家族史[1]
  • 过敏原暴露:家里的尘螨、花粉、宠物皮屑等,都可能是哮喘的“触发器”。尤其刚进新房、换季或者打扫卫生后突然出现症状,这种诱因很常见。
  • 呼吸道感染:反复感冒、病毒感染容易诱发哮喘。有的孩子感染后气道恢复慢,因此长期处于“防御”状态,遇到刺激就容易反应强烈。
顺便提一句,虽然环境污染、居住条件等外部因素也有影响,但对绝大多数患儿来说,遗传和易感体质才是根本。所以,哮喘并非一定“养成”,而是孩子身体里“易感基因”和外部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 数据提醒:我国儿童哮喘患病率约为7%(Zhang et al., 2019)。

04 确诊需要做哪些检查?

很多家长一提到“检查”就担心是不是要做侵入性的操作,其实哮喘的大多数检查都简单无痛:
检查名称 作用 体验感受
肺功能测试 判断气道通气情况(是否狭窄、阻塞) 用力吹气,过程像吹蜡烛
过敏原筛查 找出可能的过敏因素 采用皮肤点刺或血检,大多数孩子能配合
呼气一氧化氮(FeNO)测试 判断气道炎症活性 只需正常呼吸检测,无不适
这些检查可以帮助医生准确判断是不是哮喘、严重程度以及最佳治疗方案。如果孩子症状符合哮喘典型特征,又排除其他疾病,一般可在专科门诊完成全部项目,过程并不复杂。不过,确诊和后续治疗建议一定要由专业医生出具,切忌自行判断。

05 治疗药物怎么选才安全?

说到哮喘治疗,“吸入激素”常让家长头疼。不少人担心会影响孩子身体发育,其实目前的医学研究已很明确,正规的药物治疗才是保障孩子健康的关键[2]。具体来看:
  • 吸入性激素:目前国际与国内指南一致推荐,将吸入性激素作为首选。用药后局部作用强,全身副作用极低。只要在医生指导下正确使用,长期安全性无明显影响。
  • 支气管扩张剂:主要缓解急性发作,用于短时控制。多以喷雾或雾化形式给药,见效快但不能长期依赖。
  • 白三烯调节剂:有些孩子单用激素不能控制,可能需要加用口服药辅助治疗,特别是对过敏体质孩子。
只要按照医嘱规范、持续用药,80%的哮喘患儿症状都可获得良好控制。这比常规“一停药就发作”要安全得多,也更有助于孩子正常成长。
💡 用药提醒: 吸入药后建议及时漱口,配合储雾罐使用,可大大减少口腔不适或声音变化等副作用。

06 日常管理3个关键点

除了按时规范用药,日常管理同样重要,尤其是环境控制和症状监测,狠抓这3点,孩子大多数时间都能安然无恙:
  1. 环境调节🧹:保持居家清洁,减少尘螨和宠物皮屑堆积;室内空气可使用净化设备换气通风。
  2. 合理运动⛹️:保证适当活动,推荐游泳等有氧运动,提高孩子的肺功能。但运动量要循序渐进,如果出现不适建议暂停。
  3. 症状记录📋:建立哮喘日记,每天记录咳嗽、喘息、夜醒、用药情况,便于复诊时医生快速评估病情。
📝 哮喘日记模板:
日期 症状(咳嗽/喘息) 夜间情况 用药记录
6月10日 咳嗽2次、无喘息 夜间未醒 晚上吸入一次
6月11日 夜间未醒 无用药
每个孩子的管理重点不完全一样,如果症状反复、用药频繁或者怀疑有新诱因(比如搬新家、换学校)影响病情,建议随时和医生沟通调整方案。

07 参考文献

  • [1] Zhang, L., et al. (2019). Prevalence of childhood asthma in China: A systematic review. Journal of Allergy and Clinical Immunology, 144(4), 1074-1081. https://doi.org/10.1016/j.jaci.2019.07.031
  • [2] Global Initiative for Asthma (GINA). (2023). Global strategy for asthma management and prevention. https://ginasthma.org/
  • Wenzel, S. E. (2012). Asthma phenotypes: the evolution from clinical to molecular approaches. Nature Medicine, 18(5), 716–725. https://doi.org/10.1038/nm.26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