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专注于健康科普教育传播平台

感冒高发季: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科学应对指南

  • 523次阅读

科普,声明 温馨提示:本页面科普内容仅为健康信息的传递,不作为疾病诊断及医疗依据。如身体有不适症状,请及时到正规医疗机构检查就诊。

科普,感冒高发季: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科学应对指南封面图

感冒高发季: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科学应对指南

01 什么是急性上呼吸道感染?

每年气温变化的时候,总有人抱怨鼻塞、打喷嚏,仿佛感冒是一位“常客”。数据显示,成年人每年平均会经历2到4次感冒,这种反复出现的小麻烦,其实就是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简称急性上感)。简单理解,这其实是鼻腔、咽部和喉部被病毒“偷袭”后的炎症反应。

但有些症状并不只是普通感冒。普通感冒多是轻微的流涕、轻咳,流感则可能出现高热、全身酸痛。一个小例子:30岁的林先生最近反复咳嗽,但没有明显发烧、浑身没劲,这更像是普通感冒;而他的同事发了高烧、痛得不想起床,就要警惕流感可能。

🔍 普通感冒和流感的区分,关键看发热、全身症状和严重程度。

02 出现哪些症状要当心?

  • 持续高热:体温连续3天超过38.5℃,对退烧药反应不明显,要特别注意。
  • 脓痰、脓鼻涕:鼻涕或痰变稠且呈黄色、绿色,往往意味着细菌加入“战局”。
  • 呼吸困难或胸闷:喘不过气、呼吸急促,可能波及到下呼吸道,该及时到医院。
  • 颈部淋巴结明显肿大:颈部摸到肿块且有压痛,不能掉以轻心。
⚠️ 儿童、高龄老人、本身有基础疾病的人,遇到上述情况风险更高。
症状表现 需要关注原因
反复高热 病毒或细菌感染加重,易引发并发症
咳嗽加重,痰色发黄 可能发展为支气管炎或肺炎
喉咙吞咽困难 局部炎症严重,需排查喉部感染

03 病毒是如何入侵呼吸道的?

说起来,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罪魁祸首,90%是病毒引起。常见的鼻病毒、冠状病毒就像趁虚而入的小小“闯客”,利用飞沫和手部接触轻松传播。

💦 飞沫传播:咳嗽、打喷嚏时,病毒随飞沫散播,吸入就可能感染。
👐 接触传播:手接触病毒污染物,再摸口鼻眼,病毒就有机会"安营扎寨"。

再加上熬夜、体力透支等因素导致的免疫力下降,就像院墙松动,“守卫力量薄弱时”,病毒入侵更容易。生病后抵抗力下降,也会让细菌趁机引发并发症。据分析,感冒并发症如鼻窦炎、中耳炎等发生率约为5%-10%(来自:Heikkinen & Järvinen, 2003)。

04 医生如何确诊病因?

到医院后,医生会从症状描述和体检入手,结合必要的化验检查。以32岁的张阿姨为例,她持续发热并伴有脓痰,医生为她安排了咽拭子病毒检测和血常规。血常规可以判别病毒性感染与细菌性感染(如白细胞计数增高),咽拭子则能直接检测常见病毒或细菌。

👩‍⚕️ 多数感冒由病毒引起,抗生素对病毒没有疗效。只有证据显示细菌感染时,医生才会开抗生素。
检查项目 作用简述
咽拭子检测 识别常见病毒、细菌
血常规 辅助判断感染类型
CRP检测 评估炎症严重度

05 科学治疗三步走

  1. 对症治疗为主:绝大多数急性上感是一过性,按症状用药——如发热可选退热药(对乙酰氨基酚),鼻塞困扰可短期用减充血剂(如伪麻黄碱)。但注意儿童、特殊人群使用需遵医嘱。
  2. 安全用药的原则:用药过程中要观察有没有胃肠不适、皮肤过敏等反应。举例:28岁的小李服药后出现恶心,应及时咨询医生是否需调整药物剂量或换药。
  3. 抗生素误区需警惕:感冒自动要求“来一针吊水”?其实大多数无必要。只有明确细菌感染(如高热不退、化验异常)才需抗生素,滥用只会增加耐药风险和副作用。
“病毒性感冒不用抗生素”不是口号,而是循证医学结论。
治疗方法 作用及注意点
退热药 退热、缓解头痛;不宜过量或过频
减充血剂 缓解鼻塞;连续用药不超5天
温盐水漱口 清洁咽部、减轻喉咙不适

06 居家护理关键点

病情轻微时,在家科学护理很重要——能缓解不适,还能降低家人受影响机会。首先,每天自测体温,并观察咳嗽、痰色、呼吸等是否有变化。如果症状加重(如高热不退、呼吸急促),及时去医院。

🍲 饮食建议:清淡营养为主,多喝温水,适量加入富含蛋白质和维生素C的食物,比如鸡蛋、瘦肉、橙子等,帮助身体恢复。
🛌 作息调整:保证充足睡眠,适当多休息。
💧 居家防护:通风换气、佩戴口罩、勤洗手,咳嗽打喷嚏用纸巾遮挡。
👪 分餐、避免密切接触,可显著减小家庭成员交叉感染风险。

07 参考文献

  • Heikkinen, T., & Järvinen, A. (2003). The common cold. The Lancet, 361(9351), 51-59. https://doi.org/10.1016/S0140-6736(03)12162-9
  • Fokkens, W.J., et al. (2012). European Position Paper on Rhinosinusitis and Nasal Polyps. Allergy, 67(4), 496-508. https://doi.org/10.1111/j.1398-9995.2012.02749.x
  • Eccles, R. (2005). Understanding the symptoms of the common cold and influenza. The Lancet Infectious Diseases, 5(11), 718-725. https://doi.org/10.1016/S1473-3099(05)70270-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