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足:别等溃烂才重视!3个信号、5步治疗现在知道还不晚
有些健康隐患,刚开始总觉得离自己很远。比如脚上偶尔的小伤口,许多人只是随手消毒、贴个创可贴。但如果你是糖尿病患者,这些不起眼的小变化却有可能悄悄演变成大问题。糖尿病足就是这样的“隐形杀手”,有时并不是剧痛来袭,而是默默无声地给身体制造难题。
01 脚上小伤口总不愈合?可能是糖尿病足在作祟
很多糖友会发现,脚上一点点小伤总是比别人好得慢。曾有一位62岁的阿姨,脚后跟被鞋磨破,三周以后不仅没长好,反倒有些发黑,这才引起了家人的重视。其实,这类伤口如果一直反复发炎或愈合缓慢,可能与糖尿病相关的神经和血管损伤有关。
长期高血糖容易损害足部神经,使脚对疼痛和冷热的感觉变弱,小伤不易察觉。同时,血管变窄、供血减少,使得脚部的康复能力大大下降。如果感染反复,甚至可能引发更复杂的溃疡、坏死。
💡 提醒:轻微的足部伤口长时间不见好转,特别是糖友,一定要早点请医生看看。
02 注意这3种异常:你的脚正在发出求救信号
有哪些信号,是糖尿病足早期警告?下面这三个表现,建议糖友别忽视:
- 1. 脚部麻木或刺痛:如果你发现行走时脚心总感觉像踩在棉花上,偶尔有点轻微的麻麻感,这可能是神经受损在作怪。身边一位55岁男性糖友曾说,热水泡脚时经常不知不觉烫伤,就是因为神经反应变慢。
- 2. 皮肤颜色变深或变硬:本来皮肤颜色正常,近期突然出现脚趾、脚背发暗,或局部发硬发厚(比如长胼胝、茧),这其实是血液循环出现了问题。新出的溃疡往往正是从这些不正常的地方开始。
- 3. 小伤口两周以上不愈合:正常的擦伤五到七天一般能痊愈。糖友脚部出现小破溃,超两周还未好,或者反复感染渗液,这就很值得警觉。
👀 日常小建议:每天抽出1分钟检查双脚——尤其是脚底和趾缝,有异常及时就医。
03 血糖高为何会伤脚?三大致病机制要了解
有的人会疑惑,血糖高怎么会专门找上脚?其实这里面有三道“连环锁”在起作用:
- 神经损伤:长期高血糖损害感知神经,脚对疼痛、温度的感应变慢。小伤、烫伤自己很难觉察。
- 血管病变:血糖高时,脚部动脉容易变窄、变硬,供血能力大大下降。好的供血有点像公路运货,路越堵,物资越难送达,创口自然难愈合。
- 免疫力降低:高血糖还会影响白细胞功能,致使细菌感染变易反复。“修补小队”迟迟到不了现场,感染就更容易失控。
数据显示,糖尿病患者平均发生足部并发症的风险,是普通人的15倍。(Armstrong, D.G. et al., 2017. "Diabetic Foot Ulcers and Their Recurrence,"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
04 确诊糖尿病足要做哪些检查?5步诊断流程详解
确认糖尿病足,医生一般按下列流程操作:
- 病史采集:问清糖尿病时间、有无以往足部病变。
- 体格检查:观察皮肤状态、溃疡、局部温度变化。
- 神经功能测试:包括趾间棉球感觉、踝反射,判断是否有神经损伤。
- 血管评估:例如踝肱指数(ABI)、足脉搏触诊、彩超或CTA排查血管堵塞。
- 分级判断:医疗上常用Wagner分级,0级基本无症状,5级则为坏疽阶段。参下表。
分级 | 主要表现 | 严重度 |
---|---|---|
Wagner 0级 | 皮肤完整,表面出现风险迹象 | 低 |
Wagner 1级 | 表浅溃疡,无感染/缺血 | 较低 |
Wagner 2级 | 深溃疡,涉及肌腱/关节 | 中等 |
Wagner 3级 | 溃疡合并脓肿/骨髓炎 | 较高 |
Wagner 4级 | 部分坏疽 | 高 |
Wagner 5级 | 足完全坏疽 | 极高 |
✍️ Tips:如果脚部伤口有恶臭、渗脓,或皮下有气泡,属于高危,及时到大医院就诊。
05 从清创到截肢:治疗方式如何选择?
治疗糖尿病足的方法主要看溃疡分期与严重程度。以实际情况为导向,治疗方式大致有以下几类:
- 1. 创面处理:包括局部清创、按医生建议换药,伤口保持干净,可用特殊敷料帮助愈合。
- 2. 控制感染:如果感染严重,需使用抗生素。偶尔需要静脉输液。
- 3. 血管重建:适合下肢大血管堵塞者,通过介入或手术恢复血流。
- 4. 高压氧/辅助理疗:某些慢性难愈型,可以配合高压氧和负压引流帮助康复。
- 5. 截肢:不到万不得已不会采取,多为局部大面积坏死、严重感染蔓延时考虑。规范早期干预,80%的病例能避免到这一步。
医学研究显示,糖尿病足早期接受清创、血糖管理,绝大部分可以避免严重截肢结局。(Lazzarini, P. A. et al., 2020, Diabetes Care)
06 糖友护足必做5件事:现在开始还不晚
① 控好血糖
目标一般建议空腹血糖在7mmol/L以内,具体请听医生意见。
目标一般建议空腹血糖在7mmol/L以内,具体请听医生意见。
② 选舒适鞋袜
选择柔软、合脚的平底鞋,避免高跟、夹脚、硬底鞋。
选择柔软、合脚的平底鞋,避免高跟、夹脚、硬底鞋。
③ 坚持足部清洁
每天洗脚,轻柔擦干,尤其是趾缝,用温水温和洗剂,无需反复搓洗。
每天洗脚,轻柔擦干,尤其是趾缝,用温水温和洗剂,无需反复搓洗。
④ 规律运动
推荐步行、游泳等低冲击运动,有助于改善末梢循环。
推荐步行、游泳等低冲击运动,有助于改善末梢循环。
⑤ 定期足部检查
建议每月至少到医院足部专科一次,哪怕没有不适也要主动检查。
建议每月至少到医院足部专科一次,哪怕没有不适也要主动检查。
国际研究发现,规范的足部护理能让糖尿病足发生率降低一半,截肢率下降75%以上(Zhang, P. et al., 2017, Diabetes Research and Clinical Practice)。最好的办法,就是把足部检查当作跟刷牙、洗脸一样的日常习惯。
参考文献
- Armstrong, D.G., Boulton, A.J.M., & Bus, S.A. (2017). Diabetic Foot Ulcers and Their Recurrence.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 376(24), 2367–2375.
- Lazzarini, P. A., Pacella, R. E., Armstrong, D. G., & van Netten, J. J. (2020). Diabetes-related lower-extremity complications are a leading cause of the global burden of disability. Diabetes Care, 43(5), 964–974.
- Zhang, P., Lu, J., Jing, Y., Tang, S., Zhu, D., & Bi, Y. (2017). Global epidemiology of diabetic foot ulceration: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Diabetes Research and Clinical Practice, 126, 98–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