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龄患者跟骨折术后疼痛管理:为何全身麻醉是关键?
👨⚕️亲切开场:从一位“老朋友”的小故事说起
大家有没有想过,年纪越大,身体越容易“闹脾气”?我是魏立府,来自扬州大学附属医院骨科。最近碰到一位72岁的男士,脚踝严重受伤,得做个不小的手术。有人问,麻醉是不是随便打一针就完事?其实对高龄患者来说,麻醉可不是“一劳永逸”的简单话题。每一个细节都能影响术后的恢复,甚至是一辈子的行动能力。所以,今天咱就聊高龄人做骨科手术,麻醉到底有啥说头。
🔎医学基础:全身麻醉不是“睡一觉”那么简单
很多人以为,手术时打麻药就是彻底睡过去,其实全身麻醉像是给人体装了个“智能保险系统”。不仅仅让患者感受不到疼痛,还得监控心跳、血压各种数值,确保安全。特别是像脚后跟骨折这种情况,手术时间不算短、伤口较深,要处理的事情比想象中多很多。这个时刻,全身麻醉就好像给身体按了“暂停键”,医护团队能安心操作,患者不会因为疼痛乱动,也更容易配合整个手术流程。
⚡症状与危害:疼痛没管好,麻烦就来了
高龄患者最怕啥?其实就是疼痛拖着不走。疼得睡不着、没胃口,连下床活动都不敢,还可能诱发血压波动、心脏负担加重。我碰到这位老爷子,刚手术那两天,疼得直皱眉头,好在麻醉和镇痛药及时到位,疼痛很快就能控制住。咱们要明白,疼痛不是小事,放任不管,它会影响康复速度、甚至引出其他健康问题。关键在于,越早采取措施,术后的恢复才会顺利。别光想着“扛一扛”,疼痛没解决,身体很快就会“罢工”!
🏃防治建议:做好这三点,疼痛管理不是难事
第一个建议,就是听医生的话。比如我们的高龄患者,术后选择持续静滴镇痛,效果就是让疼痛缓地被“化解”,不会突然加重。第二,术后别急着下床,也别一直躺着,要按照医护人员指导逐步活动,哪怕是简单地在床边练习下脚。第三,家属和本人要及时反馈疼痛感受,别怕麻烦医生,有些疼痛其实可以微调处理,缓解起来很快。说白了,疼痛管理不是高科技,关键是及时沟通,科学用药,慢恢复。疼痛不怕它多,怕的是咱不当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