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静脉麻醉在早期人工流产中的关键作用
张力源住院医师|苏州市立医院
10次播放
我是苏州市立医院的张力源医生,最近接诊了一位29岁的女性患者,体重达到140公斤需要做人工流产手术。很多人以为麻醉就是"打一针睡一觉"的事,其实对于体重异常的患者来说,这背后需要非常精细的医学计算和全程监护。
想象一下开车去陌生地方,没有导航很容易迷路。麻醉过程也是这样,特别是对于体重异常的患者。我们给这位患者选择了静脉麻醉,就像给手机选择最适合的充电器——长托宁、舒芬太尼这些药物需要根据体重精确计算剂量,多一分少一分都不行。
手术当天从4:45进手术室到5:20结束,35分钟里我们监测了体温、呼吸、血压等12项指标。特别是血压,从121mmHg开始就像坐过山车一样有波动,麻醉医生要随时调整"方向盘"。
140公斤的体重意味着什么?相当于麻醉药物在体内的分布会变得复杂,就像往大游泳池里倒颜料,扩散速度和平常完全不同。这类患者更容易出现呼吸抑制、药物代谢慢等问题。
我们采取了三个特殊措施:①术前详细计算药物剂量曲线 ②术中加强呼吸监测 ③术后延长观察时间。特别是用了地佐辛这种镇痛药后,要特别注意呼吸频率变化。
虽然这是个特殊案例,但有些经验对所有人都适用:
这位患者失血量只有10ml,术后恢复很好,关键就在于术前准备充分。麻醉不是简单的"睡一觉",而是需要医患共同配合的精密工程。
每次麻醉都像在解一道新的数学题,特别是遇到特殊体质的患者时。但只要我们做好充分准备,把每个细节都考虑到,就能帮助患者安全度过手术期。如果你身边有要做类似手术的朋友,记得提醒他们提前和麻醉医生充分沟通。
张力源住院医师|苏州市立医院
10次播放
王胜勇主治医师|泰州市中医院
13次播放
宋爱波主治医师|苏州市立医院
22次播放
许严新主治医师|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
15次播放
沈劼颖副主任医师|苏州市中医医院
10次播放
张亮副主任医师|常州市第三人民医院
25次播放
王东主治医师|江苏省人民医院
18次播放
李功科副主任医师|扬州大学附属医院
63次播放
罗绍军住院医师|北京市朝阳区小红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39次播放
汪为民副主任医师|乌鲁木齐高新区(新市区)南纬路片区北一路社区卫生服务站
27次播放
徐毅明副主任医师|苏州市立医院
24次播放
潘建华主任医师|苏州市立医院
34次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