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专注于健康科普教育传播平台

别等骨折后才后悔!患者术后管理的关键

  • 2025-07-14 12:32:00156次播放
科普,声明 温馨提示:本页面科普内容仅为健康信息的传递,不作为疾病诊断及医疗依据。如身体有不适症状,请及时到正规医疗机构检查就诊。
视频内容

别等骨折后才后悔!患者术后管理的关键

在苏州市立医院骨科病房,我们最近接诊了一位特殊的患者:36岁的股骨骨折患者,本应是身强力壮的年纪,却同时查出重度骨质疏松、高血压和糖尿病。这位患者的疑问颇具代表性:"我平时身体挺好,怎么摔一下就骨折了?"这个案例恰恰揭示了一个被忽视的真相——骨折术后的综合管理,远比手术本身更影响康复结局。临床数据显示,38%的患者因忽视术后管理,导致恢复周期延长甚至出现并发症。

 

麻醉:不止是"睡一觉"那么简单

 

很多人对麻醉存在认知误区,认为不过是"打一针睡一觉"。但对于合并多种基础疾病的患者,麻醉过程堪比一场精密的系统调控。打个形象的比喻:"这就像指挥交通,既要维持血压稳定在120-140/80-90mmHg的安全区间,又要将血糖控制在8-10mmol/L的手术耐受范围,同时还要考虑骨质疏松患者骨骼脆性增加带来的术中风险。"就像开车时既要紧盯导航路线,又要关注油表、胎压和路况,任何一个环节失衡都可能引发连锁反应。

 

术后管理:筑牢康复的"地基"

 

手术成功只是康复的起点,术后管理才是决定恢复质量的关键。上述36岁患者术后就出现了危险信号:血糖骤升至16.5mmol/L(正常空腹应<6.1mmol/L),炎症指标C反应蛋白超出正常值3倍。所以:"骨折固定如同在地基上打钢钉,若患者基础条件不稳,再好的内固定也可能松动。"临床中,糖尿病患者伤口感染风险是普通人的3倍,高血压控制不佳则可能引发术后出血,这些都需要在术后72小时黄金期内密切监测。

 

三大恢复要点,缺一不可

 

- 疼痛管理要精准:既不能放任剧痛影响活动,也不能追求"完全无痛"。保留3分以下的保护性疼痛,能提醒患者避免过度活动造成二次损伤,配合定时服药、冰敷等措施,可实现安全止痛。

- 基础疾病要"盯紧":术后前三天建议每天监测4次血糖(空腹+三餐后2小时),高血压患者需继续规律服用降压药,避免因停药导致血压波动。就像给植物浇水,既不能干旱也不能洪涝,稳定的内环境是愈合的基础。

- 营养补充要科学:该患者术后查出低蛋白血症,这会直接延缓伤口愈合。朱医生建议,每日需额外补充20-30g优质蛋白(如鸡蛋、鱼肉、乳清蛋白),但要分多次摄入,避免单次进食引发血糖骤升,必要时可在营养师指导下制定饮食方案。

 

这个36岁患者的案例给所有人敲响警钟:骨质疏松、高血压等并非老年专属病,年轻人的健康管理同样不能松懈。术后1周、1个月、3个月的复查节点务必重视,通过持续控制基础疾病、优化生活方式,才能让康复事半功倍。记住,骨折后的恢复不仅是骨骼的愈合,更是全身健康状态的重塑,科学管理才能避免"骨折一次,拖累半生"的遗憾。

视频中心
科普,如何安全进行腹腔镜手术?掌握这些麻醉知识至关重要!

如何安全进行腹腔镜手术?掌握这些麻醉知识至关重要!

  • 陶鑫主治医师|苏州市中医医院

    6次播放

  • 科普,肠道长息肉,竟是菌群在“报警”?如何科学调菌,防患于未然

    肠道长息肉,竟是菌群在“报警”?如何科学调菌,防患于未然

  • 贾剑南副主任医师|天津市中西医结合医院

    6次播放

  • 科普,血压血糖一起高?真正危险的是你忽略了这个多病共管的黄金期!

    血压血糖一起高?真正危险的是你忽略了这个多病共管的黄金期!

  • 黄灵绣主治医师|杭州市上城区闸弄口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5次播放

  • 科普,双高不是绝症!糖友血压稳住的科学妙招,今天说给你听 🎯

    双高不是绝症!糖友血压稳住的科学妙招,今天说给你听 🎯

  • 庄秀梅主治医师|长春市绿园区同心第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1次播放

  • 科普,头晕手麻小毛病?警惕大脑“断电”信号,早查早治没烦恼!

    头晕手麻小毛病?警惕大脑“断电”信号,早查早治没烦恼!

  • 曹丽馨住院医师|长春市绿园区同心第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8次播放

  • 科普,耳鸣背后的警告:别小看这个小信号,脑血管健康敲响了警钟!

    耳鸣背后的警告:别小看这个小信号,脑血管健康敲响了警钟!

  • 张玲燕主治医师|北京市丰台区卢沟桥乡六里桥村社区卫生服务站

    6次播放

  • 科普,血糖波动竟能“偷走”听力?

    血糖波动竟能“偷走”听力?

  • 李丽主治医师|海淀区东升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5次播放

  • 科普,耳鸣小警钟:3个身体信号,脑血管或在偷偷报警!

    耳鸣小警钟:3个身体信号,脑血管或在偷偷报警!

  • 王莉住院医师|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街道建清园社区卫生服务站

    8次播放

  • 科普,10年耳鸣反复,错过早期信号?60%人其实都能防住!

    10年耳鸣反复,错过早期信号?60%人其实都能防住!

  • 何永泉主治医师|沈阳市于洪区陵西街道乐山社区卫生服务站

    8次播放

  • 科普,脑部“小堵车”?警惕这6个信号别忽视——每3分钟又有人“中招”!

    脑部“小堵车”?警惕这6个信号别忽视——每3分钟又有人“中招”!

  • 李宝华主治医师|北京市西城区什刹海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43次播放

  • 科普,耳朵里“嗡嗡”作响?快认清血管性耳鸣的3个关键信号!

    耳朵里“嗡嗡”作响?快认清血管性耳鸣的3个关键信号!

  • 何芾主治医师|上海市闸北区大宁路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7次播放

  • 科普,三高+尿酸高?60%肾损伤患者都忽略了这些早期信号!现在知道还不晚

    三高+尿酸高?60%肾损伤患者都忽略了这些早期信号!现在知道还不晚

  • 王珊珊主治医师|北京市西城区什刹海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7次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