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患教-专注于健康科普教育传播平台

全部
视频
文章
中医科普
药品
减重科普
医生
医院
疾病
为您找到相关结果1814个
视频

高龄糖尿病患者如何管理好自己的健康?!

<span style="color: #da4707">高龄</span><span style="color: #da4707">糖尿</span><span style="color: #da4707">病患者</span>如何管理好自己的健康?!
03:49

大家好!我是陈医生。今天想和大家聊聊有关高龄糖尿病患者的健康管理。我们经常接诊一些老年患者,他们不仅有糖尿病,还会合并其他慢性疾病,比如肾功能不全等。我们今天的主角就是一位87岁高龄的女性患者,她患有2型糖尿病,以及慢性肾功能不全和糖尿病肾病III期。首先,我们来说说2型糖尿病。这类糖尿病患者的胰岛素分泌不足,或者是身体对胰岛素的利用发生了障碍,导致血糖升高。如果不及时控制,会引发各种并发症,比如心血管疾病、神经损伤和肾衰竭等。所以,老年糖尿病患者不仅仅要控制血糖,还需要密切监测其他方面的健康状况。这位高龄患者在诊疗过程中,家属一直代为配药,病情也较为稳定。她的治疗策略包括使用德谷胰岛素利拉鲁肽注射液,每天一次皮下注射。同时,她还服用阿托伐他汀钙片和菲奈利酮片来管理血脂和控制病情。其实,无论是用药还是生活习惯的调整,目的都是为了让患者的血糖和其他重要指标稳定在一个相对安全的范围内。所有的老年糖尿病患者在接受治疗时,必须要关注自己是否存在药物过敏的情况。我们的这位患者幸运地没有药物和食物过敏史,这在制定治疗方案时给了我们一些便利。但是,如果你刚被诊断出糖尿病,或者刚开始新的药物治疗,一定要在医生的指导监测下进行。除了药物控制,饮食控制对于糖尿病管理也非常重要。高龄糖尿病患者特别需要注意饮食均衡,不宜吃过多高糖、高脂肪的食品。定期随访血糖、肾功能、血电解质、血脂和尿常规等各项指标也是必不可少的环节。这样可以早期发现并发症的苗头,及时调整治疗方案。当然,适当的身体锻炼也是不能忽视的。这位患者的健康指导建议中也提到,定期的功能锻炼对于维持身体各项功能的正常运行具有很大帮助,但老年人锻炼时要量力而行,避免过度劳累。最后希望大家,一旦发现身体不适一定及时就医,不要拖延。尤其是患有慢性病的老年患者,更要定期进行体检和随访,确保自己的身体状况在医生的监测下保持在一个稳定的状态。 感谢大家的观看和关注。如果你或者你的家人也有类似的健康问题,欢迎随时来咨询我们。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定期监测自己的健康指标,才能让我们拥有更好的生活质量。

陈建军主治医师|上海市奉贤区四团镇平安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详情箭头
视频

71岁高龄糖尿病患者是如何管理血糖的!?

71岁<span style="color: #da4707">高龄</span>,<span style="color: #da4707">糖尿</span><span style="color: #da4707">病患者</span>是如何管理血糖的!?
02:08

大家好!今天我要跟大家聊一聊糖尿病这个疾病,尤其是2型糖尿病。我们有一位71岁的患者,是一位身高147厘米,体重39公斤的老年女性。她在六年前被诊断为2型糖尿病,并且一直依赖药物来控制血糖。你可能会问,什么是2型糖尿病?简单来说,2型糖尿病是一种由胰岛素抵抗引起的长期慢性疾病。这意味着我们的细胞对胰岛素的反应不再那么灵敏,导致血糖水平升高。如果长期不控制好,会引发许多并发症,比如心脏病、肾病、失明等等。而且,老年人因为身体机能逐渐下降,更需要特别关注血糖的管理。这位患者之所以能够长期稳定血糖,主要依赖以下几种药物。首先是吡格列酮/二甲双胍,这是一种能够增加细胞对胰岛素反应的药物,帮助血糖进入细胞。另外,她还服用了格列吡嗦控释片,这种药物能够促进胰岛素的分泌。在日常生活中,老年糖尿病患者要特别注意饮食和生活习惯。这位患者的体重比较低,只有39公斤,所以她需要摄入足够的蛋白质和低糖饮食来维持体能。同时,定时定量进食,避免暴饮暴食,减少血糖的大幅波动。另外,保持适度的运动也是非常重要的。即使是简单的散步,也能帮助降低血糖,增加胰岛素的敏感性。当然,在运动时要特别注意身体的信号,如果感到不适,一定要及时停下来,并咨询医生的建议。定期体检和监测血糖也是老年糖尿病患者不可忽视的一部分。通过定期的身体检查,可以及时发现和处理任何潜在的问题,避免严重并发症的发生。血糖监测,可以帮助患者了解自己每一天的血糖波动,更好地调整饮食和药物。最后,心理健康也同样重要。长期的疾病管理对心理是一种考验,家庭支持和心理疏导可以帮助患者保持良好的情绪,增强抗病信心。好了,今天的科普内容就到这里。如果你或者你的家人也有糖尿病,不妨参考一下我们的建议。记住,科学管理,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才能让生活更健康!非常感谢大家的观看,如果你觉得这期视频对你有帮助,记得点赞、评论和转发给需要的人哦!我们下期再见!

吴珏蓉主治医师|南充市高坪区人民医院
详情箭头
视频

71岁高龄冠心病患者逆袭保健——你也可以做到!

71岁<span style="color: #da4707">高龄</span>冠心<span style="color: #da4707">病患者</span>逆袭保健——你也可以做到!
03:21

大家好,我是你的医生,今天我们要聊聊一个71岁老年患者的故事,他患有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另外还有高脂血症和慢性腹泻等问题。这个病例非常具有典型性,适合我们展开探讨。首先,冠心病是怎么回事呢?冠心病,也叫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是由于冠状动脉内发生粥样硬化,导致心肌缺血缺氧,从而引起的一系列心脏病变。它是老年人群中常见的心血管疾病,在生活上我们要对它提高警惕。这位患者除了冠心病,还伴有高脂血症。高脂血症指的是血液中的胆固醇和甘油三酯等脂质物质过高,这些脂质物质会增加动脉硬化的风险。如果不及时治疗和控制,会加重冠心病的病情。慢性腹泻也是不少老年人常见的问题,它可能与多种因素相关,包括消化系统的功能下降、肠道菌群失调等。而治疗慢性腹泻,需要考虑多方面的因素,包括饮食、药物治疗以及心理状态等等。全面解析药物治疗——为您的健康保驾护航!在这个患者的治疗过程中,有多种药物被使用,其中有阿托伐他汀钙片,这是一种他汀类药物,主要用于降低血液中的胆固醇水平,对于预防心血管事件非常有效。还有阿司匹林肠溶片,这是一种抗血小板药物,主要作用是防止血小板聚集,减少血栓形成的风险。甜梦口服液是一种调节神经功能的药物,有助于缓解患者的焦虑情绪,提高睡眠质量。盐酸小壁碱片则主要用于治疗胃肠道痉挛和腹泻症状,而银杏叶片具有抗氧化和改善血液循环的作用。这些药物的综合使用,可以有效控制病情,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当然,药物只是治疗的一部分,患者还需要在日常生活中注意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健康生活方式的养成——从现在开始!对于冠心病患者,饮食和锻炼同样重要。建议患者多吃富含纤维的食物,如蔬菜、水果和全谷物,减少食用高脂肪、高糖和高盐的食物。平时要坚持适量的有氧运动,如散步、慢跑和游泳等,这些都能帮助改善心肺功能和促进血液循环。此外,戒烟限酒也是非常重要的。烟草中的尼古丁会加速动脉硬化的进程,而酒精过量则会增加血压和血脂水平。对于老年人来说,每晚保证充足的睡眠,保持良好的心情,对心血管健康也有重要影响。总结一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高脂血症和慢性腹泻是老年人常见的健康问题,通过合理的药物治疗、健康的生活方式以及良好的心态,我们完全可以有效控制这些病情,提高生活质量。如果您身边有类似情况的亲友,别忘了把这段视频分享给他们,希望通过我们的努力,越来越多的人能够在老年时期保持健康、幸福的生活。感谢大家的关注,再见!

黄飞主治医师|大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详情箭头
视频

糖尿病患者必看!如何稳定控制血糖?

<span style="color: #da4707">糖尿</span><span style="color: #da4707">病患者</span>必看!如何稳定控制血糖?
02:44

今天我们来聊一聊2型糖尿病。很多人听到糖尿病都会感觉紧张,其实只要我们坚持正确的治疗和生活方式,糖尿病是可以得到很好控制的。为了让大家更好地了解,我给大家讲一个真实病例。这位患者今年59岁,来自上海,已有2型糖尿病的诊断。他目前的病情稳定,正在使用药物控制血糖。我们给他开了恩格列净片和西格列汀二甲双那片,分别是每天一次和每天两次口服。那么,糖尿病患者应该如何稳定控制血糖呢?第一,药物治疗很重要。我们这个患者正在服用恩格列净片和西格列汀二甲双那片。这两个药物有助于降低血糖,保护心脏和肾脏功能。医生会根据每个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所以大家一定要按时服药,不能擅自停药或改变剂量。第二,饮食管理也是控制血糖的关键。尽量选择低糖、低脂、高纤维的食物,少吃油腻和高糖的零食,多吃蔬菜和水果。另外,定时定量进餐,避免暴饮暴食,有助于保持血糖的稳定。第三,定期运动对控制血糖有显著效果。每日坚持30分钟至1小时的有氧运动,如快走、慢跑、骑车,是非常有益的。但需要注意的是,运动量不宜过大,以免引起低血糖。最后,定期监测血糖和定期复诊同样不能忽视。建议大家每天自己测量血糖情况,记录血糖波动,并按医生建议的时间来医院复查,以便及时调整治疗方案。对于连续多次代配药的情况,我们会建议患者下次亲自来院复诊,主要目的是为了全面评估病情,确保治疗方案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希望通过这些讲解,大家能对2型糖尿病有更清晰的认识。在日常生活中,只要坚持正确的治疗和健康的生活方式,糖尿病是完全可以得到有效控制的。大家如果有任何疑问,可以随时来医院咨询我们。好了,今天的科普就到这里,感谢大家的观看,我们下次再见!

徐霞副主任医师|上海市嘉定区安亭医院
详情箭头
药品

糖尿病患者福音——细说糖尿病药物的全面指南

<span style="color: #da4707">糖尿</span><span style="color: #da4707">病患者</span>福音——细说<span style="color: #da4707">糖尿</span>病药物的全面指南

糖尿病是一种慢性代谢性疾病,主要表现为高血糖。它不仅是现代生活方式病的一种代表,还因为它的复杂性和难以根治性一直备受关注。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药物治疗是无法绕过的重要一环,这意味着选择合适、有效的药物,正确使用药物,以及管理药物治疗中的各种注意事项,都是极其重要的。本文就将详细介绍糖尿病药物的作用机制、适应症与禁忌症、剂量与用药时间、药物的相互作用等方面,希望能够帮助患者更好地理解和管理药物治疗。药物的作用机制糖尿病的治疗药物种类繁多,它们通过不同的作用机制来帮助患者控制血糖水平。例如,二甲双胍作为一种经典的降糖药物,主要通过抑制肝糖生成、增加外周组织对葡萄糖的摄取和利用来发挥作用。此外,胰岛素增敏剂如噻唑烷二酮类通过增加细胞对胰岛素的敏感性,帮助降低血糖。GLP-1受体激动剂则通过模拟肠道内源性激素GLP-1的作用,来增加胰岛素分泌、抑制胃排空和减少食欲,从而起到降糖效果。不同药物的作用机制决定了它们的适用人群和疗效。例如,SGLT2抑制剂通过阻止肾脏对葡萄糖的再吸收,增加尿糖排出,从而降低血糖。这类药物不仅能降糖,还能减轻体重,并有可能降低心血管事件的风险,这使其在临床上的应用越来越广泛。药物的适应症与禁忌症每种糖尿病药物都有其特定的适应症和禁忌症。例如,二甲双胍适用于大多数2型糖尿病患者,特别是肥胖的患者,但对于肾功能不全者,则需谨慎使用。GLP-1受体激动剂不仅能有效降低血糖,还能减轻体重,因此非常适合那些需要控制体重的2型糖尿病患者。然而,对于有严重胃肠疾病的患者,GLP-1受体激动剂则不推荐使用。同时,糖尿病患者中有一部分是老年人,老年人的肝肾功能相对较弱,使用药物时更需注意禁忌症。例如,有些药物可能会加重老年患者的心脏负担,导致心力衰竭。因此,在用药前一定要详细向医生咨询,评估自身情况。药物的剂量与用药时间药物的剂量和用药时间对于糖尿病治疗的效果有着直接的影响。不同药物有不同的剂量要求,且用药时间也各不相同。例如,有些药物需要在餐前服用,以便更好地控制餐后血糖;而另一些药物则建议在餐后服用,以减少胃肠道不良反应。按时服药、按剂量服药是治疗成功的关键。漏服药物或随意更改剂量都可能导致血糖控制不佳,甚至引发严重的低血糖事件。特别是对于使用胰岛素的患者,更需严格按照医嘱进行剂量调整和注射时间管理。药物的相互作用多种药物联合使用是糖尿病治疗中常见的情况,但这也增加了药物相互作用的风险。例如,服用利尿剂的糖尿病患者,若同时使用某些降糖药物,可能会增加低血糖的风险。因此,糖尿病患者在接受多种药物治疗时,应定期与医生沟通,了解药物的相互作用,避免因药物相互作用引发不良反应。一些食物和饮品也可能影响药物的吸收和代谢,例如,酒精不仅会影响血糖,还可能与某些降糖药物产生相互作用,导致低血糖或高血糖。因此,糖尿病患者在用药期间应尽量避免饮酒,并遵循医嘱调整饮食。药物滥用的危害药物滥用是一个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糖尿病患者若自行调整药物剂量或擅自停药,可能导致血糖剧烈波动,增加急性并发症和慢性并发症的风险。处方药和非处方药滥用均可能对健康造成严重影响,特别是长期不当使用会导致药物依赖性,甚至引发药物耐药性。例如,长期过量使用胰岛素可能导致持续的低血糖,甚至造成脑损伤。滥用降糖药物还可能引发肝肾功能损伤、心血管疾病等。因此,患者应严格遵医嘱用药,定期复查,根据病情变化调整药物方案。预防与戒除药物依赖药物依赖是一种对药物产生生理和心理依赖的状态,糖尿病患者需特别注意预防药物依赖的发生。例如,可通过合理的生活方式干预,如饮食管理、增加体力活动等,减少对药物的依赖。此外,心理咨询和药物治疗也是有效的干预方式之一。一旦出现药物依赖,患者应及时寻求专业帮助,通过心理治疗、行为干预等方式逐步戒除药物依赖。必要时,医院还会提供专业的戒毒治疗,帮助患者恢复健康生活。普及药物知识的重要性糖尿病是一种终身疾病,对于患者来说,了解药物知识、正确用药至关重要。提高公众对糖尿病药物的科学认识,不仅能帮助患者更好地管理疾病,也能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通过本文的介绍,希望能为糖尿病患者提供实用的信息,帮助他们更科学、有效地管理疾病。在此提醒广大读者,如有任何关于药物使用的疑问,一定要及时咨询专业医生或药师,切勿自行调整药物方案。科学用药,保障身体健康,是每一个糖尿病患者应时刻铭记的准则。引用文献1. Bailey, C. J., & Day, C. (2004). Metformin: its botanical background and pharmacological history. Diabetologia, 47(9), 1560-1561.2. DeFronzo, R. A., & Goodman, A. M. (1995). Efficacy of metformin in patients with non-insulin-dependent diabetes mellitus.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 333(9), 541-549.3. Nauck, M. A., & Meier, J. J. (2016). Incretin hormones: their role in health and disease. Diabetes, Obesity and Metabolism, 18, 7-8.4. Marso, S. P., Daniels, G. H., Brown-Frandsen, K., Kristensen, P., Mann, J. F., Nauck, M. A., & Steinberg, W. M. (2016). Liraglutide and cardiovascular outcomes in type 2 diabetes.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 375(4), 311-322.5. Zinman, B., Wanner, C., Lachin, J. M., Fitchett, D., Bluhmki, E., Hantel, S., & Johansen, O. E. (2015). Empagliflozin, cardiovascular outcomes, and mortality in type 2 diabetes.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 373(22), 2117-2128.

蒋岚副主任医师|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
详情箭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