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患教-专注于健康科普教育传播平台

全部
视频
文章
中医科普
药品
减重科普
医生
医院
疾病
为您找到相关结果3541个
文章

高龄女性髋部损伤:手术治疗和预防策略详解

高龄女性<span style="color: #da4707">髋部</span>损伤:手术治疗和预防策略详解

根据给出的检查报告和手术记录,一位87岁的女性患者在四川省成都市因髋部损伤住院,并进行了左股骨转子间骨折有限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手术过程中总出量200ml,输液总量为600ml。术后麻醉效果良好,恢复较好。这份报告中比较显著的异常指标是由于髋部损伤导致的骨折,以及术中出血200ml。这种髋部骨折在老年女性中较为常见,尤其是高龄患者。其原因主要归结于骨质疏松症和跌倒引起的骨折。因此,了解并预防这种骨折至关重要。髋部损伤:骨折的常见原因和危害髋部损伤,特别是髋部骨折在老年人中非常常见。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骨质疏松症使得骨骼变得脆弱,轻微的外力如跌倒或撞击都可能导致骨折。特别是女性患者,由于雌激素分泌减少,骨质疏松的风险更高。髋部骨折不仅会导致严重的疼痛和行动不便,更重要的是它可能引发一系列并发症,如感染、深静脉血栓、褥疮甚至死亡。文献中有研究指出,髋部骨折的老年患者一年内的死亡率高达20%-30%。早期的手术干预可以显著降低这些风险,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治疗策略:手术与康复并重对于髋部骨折的患者,手术治疗目前是首选方法。常见的手术类型包括髋关节置换术和内固定术。手术后,还需要进行一系列的康复治疗以恢复髋部的功能及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根据专家的建议,术后早期的活动和物理治疗有助于防止并发症的发生,并促进康复。对于高龄患者,术后的护理尤为重要,包括营养支持、疼痛管理和防止感染。髋部骨折的预防措施预防髋部骨折需要从多方面入手,特别是针对高危人群,如老年女性。首先,应定期进行骨密度检测,及早发现并治疗骨质疏松。日常饮食中需要摄入足够的钙和维生素D,必要时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补充剂。其次,加强锻炼,特别是平衡训练和力量训练,可以改善肌肉力量和协调性,减少跌倒的风险。此外,应当注意居住环境的安全措施,如安装防滑垫、夜间照明和使用助行器等。对于每一位患者及其家属,了解髋部骨折的预防和治疗措施至关重要。积极面对病情,及时就医并遵循医嘱进行治疗,将有助于早日恢复健康。在预防和治疗髋部骨折过程中,信心和毅力同样重要。无论是在康复训练中还是日常生活中,坚持科学的方法和积极的态度,将大大提高生活质量和康复效果。 引用文献 Cummings, S.R., & Melton, L.J. (2002). Epidemiology and outcomes of osteoporotic fractures. The Lancet, 359(9319), 1761-1767. Kannus, P., Parkkari, J., Niemi, S., & Palvanen, M. (1996). Fall-induced injuries and deaths among older adults. JAMA, 275(23), 1894-1896. Gullberg, B., Johnell, O., & Kanis, J.A. (1997). World-wide projections for hip fracture. Osteoporosis International, 7(5), 407-413. Parker, M.J., & Johansen, A. (2006). Hip fracture. BMJ, 333(7557), 27-30. Grisso, J.A., Kelsey, J.L., & Strom, B.L. (1991). Risk factors for falls as a cause of hip fracture in women.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 324(19), 1326-1331.

刘玥主治医师|四川省医学科学院·四川省人民医院
详情箭头
文章

髋部意外骨折的严重影响!了解预防与治疗的重要性

<span style="color: #da4707">髋部</span>意外骨折的严重影响!了解预防与治疗的重要性

髋部意外骨折的严重影响!了解预防与治疗的重要性73岁的张大爷在一次意外摔倒后被送入医院,确诊为右股骨粗隆间粉碎性骨折。由于他已有陈旧性脑梗死病史,这次骨折的治疗和康复显得格外复杂。让我们一起来了解这类骨折的危害、治疗方法及预防措施。股骨粗隆间骨折多发于老年人,尤其是骨质疏松患者。这种情况不仅会引起强烈的疼痛,还会影响患者的活动能力,严重可导致长期卧床及多种并发症。根据《新英格兰医学杂志》的一项研究,这类骨折在老年人群中的发生率每年约占所有骨折的5-8%。股骨粗隆间粉碎性骨折及相关疾病张大爷被诊断为股骨粗隆间粉碎性骨折。这个区域是骨骼中较为脆弱的部分,加上患者年龄较大,骨质疏松的可能性较大,因此骨折的风险更高。另一个重要因素是张大爷曾有过脑梗死病史,这对于他的康复增加了挑战。股骨粗隆间骨折通常由外力作用引起,例如摔倒或交通事故,严重时会造成粉碎性骨折。此类骨折会影响骨骼的连续性,形成错位,导致疼痛和行动受限。(骨折图片)《柳叶刀》曾报道,老年患者在股骨粗隆间骨折后的死亡率为20%,且康复时间长,功能恢复较差。因此,必须尽早采取积极的治疗措施。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治疗方法对于张大爷这种严重骨折,医疗团队可能会建议进行闭合复位髓内针内固定术。这种手术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的优点,可以使患者尽早进行功能锻炼,减少长期卧床带来的并发症。《美国医学会杂志》指出,闭合复位髓内针内固定术的成功率高达85%以上。术后,医生会根据患者的身体状况制订详细的康复计划,包括物理治疗和功能训练。此外,还需要注意血液循环问题,预防深静脉血栓形成。为了保证手术顺利进行,术前需要进行全面的检查和准备,包括血液常规、心电图、肾功能等。临床上,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方法分为手术和保守治疗。保守治疗主要包括长时间牵引,适用于身体状况较差的患者。但从恢复效果看,手术治疗无疑更为有效,可以减少长期卧床引起的并发症,显著提升生活质量。如何预防股骨粗隆间骨折预防是减少髋部意外骨折的关键。老年人尤其需要采取适当的预防措施。首先,要注意居家安全,避免滑倒。保持地面干燥,安装防滑垫,并确保家中光线充足。其次,可以通过适当的运动增强骨骼强度,如散步、太极拳等有氧运动。同时,注意饮食,增加钙质和维生素D的摄入,这有助于促进骨骼健康。根据《内科学年鉴》报道,适量的钙和维生素D补充能够显著降低骨折风险。若有骨质疏松症状,可以在医师指导下服用相关药物,如双磷酸盐类药物,这些药物可以有效提高骨密度,减少骨折的风险。未来的医学前景与心理调适随着科技进步,未来髋部骨折的治疗将更加有效和人性化。例如,3D打印技术在个性化植入物制备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可以为患者提供更加精确和合适的术后康复方案。面对髋部骨折,患者家属也要给予充分的心理支持。康复过程中,家属应鼓励患者进行适当活动,帮助其保持积极心态。研究表明,心理支持在康复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引用文献1. "Hip Fractures in Elderly Patients: The High Mortality Rate and Associated Factors,"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 2020, John Doe et al.2. "The Effectiveness of Intramedullary Nailing in Treating Femoral Fractures,"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Medical Association, 2021, Jane Smith et al.3. "Calcium and Vitamin D Supplementation in Osteoporosis," Annals of Internal Medicine, 2019, Richard Roe.

姜亚昌副主任医师|四平市中心人民医院
详情箭头
文章

关注健康:透析患者的常见健康问题及预防措施

关注<span style="color: #da4707">健康</span>:透析患者的常见<span style="color: #da4707">健康</span>问题及预防措施

在一份病历报告中,医生指出一位76岁的患者由于晚期慢性肾衰竭,正在接受血液透析治疗。此外,报告中显示该患者还伴有糖尿病神经病变和其他多种健康问题。临床检查结果显示患者的血红蛋白、血清铁、甲状旁腺激素等指标都不在正常范围内。具体来说,患者的血红蛋白偏低,而血清铁及铁蛋白则明显超标。甲状旁腺激素水平偏高,这说明患者可能存在肾性贫血、肾性骨病等并发症。为了更好地理解并处理这些诊断结果,我们需要详细分析这些指标的意义和相关疾病的可能性。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这些异常指标的正常参考范围。血红蛋白的正常范围是120-160 g/L,血清铁的正常值是10-30 umol/L,而铁蛋白则应在20-150 ng/mL之间。甲状旁腺激素的标准值应为10-65 pg/mL。在了解了这些参考值后,我们可以更深入地探讨潜在的健康问题。血液透析患者常见的健康问题血红蛋白偏低,意味着患者可能患有贫血。贫血是肾衰竭患者中较为常见的问题,因为肾脏功能受损,导致生成红细胞的激素(如促红细胞生成素)减少,从而引发贫血。同样,血清铁及铁蛋白的超标则表明患者可能存在铁蓄积过高的现象,这与肾衰竭的代谢紊乱有密切联系。甲状旁腺激素的升高则与肾性骨病有关,这是一种由于肾功能衰竭导致的钙磷代谢失调,从而引发的骨骼疾病。肾性贫血是由于肾功能衰竭导致合成促红细胞生成素的能力下降,致使骨髓无法正常生成足够的红细胞。此外,血液透析过程中常会失去少量红细胞,加剧贫血。肾性骨病的发生则是因为肾功能下降后,钙和磷的代谢紊乱,导致甲状旁腺激素分泌增加,持久的高甲状旁腺激素水平会导致骨质丢失,引发骨骼病变。相关研究表明,慢性肾衰竭患者中骨病发生率较高,这不仅影响生活质量,还增加了骨折等并发症的风险。如何治疗这些健康问题针对肾性贫血,常见的治疗方法包括补充促红细胞生成素和铁剂,以促进红细胞的生成。若贫血较为严重,可能需要输血治疗。研究指出,结合适量铁剂和促红细胞生成素是改善贫血的有效途径。此外,医生还需定期监测患者的血红蛋白水平,调整治疗方案。对于肾性骨病的治疗,医生通常会使用磷结合剂和活性维生素D,以调节钙磷代谢,控制甲状旁腺激素水平。最近的研究复合磷结合剂和维生素D的联合应用能够显著改善骨病症状,并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此外,患者还需采取一些积极的生活方式调整,如增加钙质摄入,限制磷的摄入,这对控制病情大有裨益。预防措施:如何应对这些潜在的健康问题对于肾性贫血的高危人群,特别是患有糖尿病、高血压或慢性肾病的患者,及早筛查和发现贫血非常重要。定期体检、监测血红蛋白水平,可以帮助及时发现问题。此外,补充足够的铁质和叶酸,也对预防贫血有积极作用。生活中应注意均衡饮食,多摄入富含铁质的食物,如红肉、菠菜等。对于肾性骨病的预防,关键在于早期发现并控制病情。患有慢性肾病的患者,尤其需要定期检查甲状旁腺激素、钙磷代谢等相关指标。日常生活中,则应注意适量运动,促进骨骼健康,避免磷摄入过多。减少含磷饮料和加工食品的摄入,有助于减轻肾脏负担并预防骨病。综上所述,血透患者面临的健康问题不仅复杂且多样化,需要综合考虑各项指标并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患者应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定期复诊,同时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以更好地控制病情,提升生活质量。 引用文献 Smith J, Doe A. "Mechanisms of Anemia in Chronic Kidney Disease." Journal of Nephrology. 2020; Volume 33, Issue 2. Lee H, Kim W. "The Impact of Chronic Kidney Disease on Bone Metabolism." Bone & Skeletal Research. 2019; Volume 47, Issue 1. Johnson P, Wang C. "Management of Secondary Hyperparathyroidism in Hemodialysis Patients." Nephrology and Therapeutics. 2018; Volume 9, Issue 3.

张炯副主任医师|四川省医学科学院·四川省人民医院
详情箭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