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患教-专注于健康科普教育传播平台

全部
视频
文章
中医科普
药品
减重科普
医生
医院
疾病
为您找到相关结果1063个
视频

尾部脓肿!知否知否?常见困扰竟有它

<span style="color: #da4707">骶</span><span style="color: #da4707">尾部</span>脓肿!知否知否?常见困扰竟有它
01:04

大家好,今天我们来聊聊一个不太常被提起,但却困扰了不少人的问题——骶尾部脓肿。这个名词听起来有点专专业,其实简单来说,它就是位于骶尾部的一种感染性疾病,形成了脓肿。这种病情虽不是最严重的,但如果不及时处理,会带来很大的不适甚至进一步的问题。骶尾部脓肿的形成原因较为复杂,常见的有皮肤破损、长期坐姿不良、局部摩擦等。很多朋友发现尾椎处有硬块、红肿和疼痛时,一般就是这种情况。除了这些,还有一些朋友会在冬季高发,因为这个时候皮肤干燥,容易产生裂口。举个例子,今天我们接诊了一位37岁的患者,他体重98公斤,有高血压,血压达到了220/135mmHg。而这位朋友来到我们这里是因为骶尾处发现了硬肿和脓肿,经过仔细检查,我们在骶尾部左侧找到了一个大小约3.0cmX0.8cm的脓肿,并且发现它部分液化,好在未见与肛管和直肠相通。我们通过多普勒超声检查还发现,这个脓肿没有明显的异常血流信号。所以,我们第一时间给他做了清创处理,并安排了一些抗生素治疗。这里要特别强调一下,高血压患者在发生感染时要格外小心,因为感染会对身体产生很大的应激反应,使血压进一步升高。这个患者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他的高血压控制得不是很好,所以在治疗他的脓肿时,我们也要非常注意血压的监控。大部分骶尾部脓肿经过恰当的治疗是可以恢复的,但如果不及时处理,可能会引发深部感染,甚至扩散到其他部位。所以,大家一旦发现尾椎附近有不正常的肿块、疼痛、红肿等现象,一定要及时就医,避免拖延。不要觉得这些只是小毛病,等到症状严重了再去处理,往往就会给自己带来很多不必要的麻烦。另外,平时生活中也要注意保持皮肤清洁,避免长时间坐着,适度运动,减少摩擦。对于一些体重较大的朋友,适当控制体重也是非常有必要的,这样可以减少身体各部位的压迫,降低发生脓肿的风险。大家如果对骶尾部脓肿有任何疑问,都可以在评论区留言,我会尽量给予解答。希望大家都能关注自己的身体健康,早发现早治疗,避免不必要的苦痛。今天的分享就到这里,谢谢大家的关注。别忘了点赞、收藏和分享给有需要的朋友,我们下期再见!

林丽主治医师|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详情箭头
视频

尾部压疮竟如此危险!家中老人一定要警惕!

<span style="color: #da4707">骶</span><span style="color: #da4707">尾部</span>压疮竟如此危险!家中老人一定要警惕!
01:29

大家好,我是今天的医生讲解员!压疮,一个听起来可能离我们遥远的医学名词,但在卧床患者中却非常常见。今天我们来说一位69岁老先生的案例,他因为卧床一个多月,导致骶尾部出现压疮而住院治疗。 什么是压疮呢?压疮是因为长期受压,造成局部血液循环受阻,皮肤和组织缺氧坏死所导致的溃疡性病变。长期卧床的患者,像骶尾部、坐骨部这些压力集中的地方特别容易出现压疮。如果卫生管理不到位,还容易发生感染,引起更严重的并发症,后果可能威胁到生命健康。 之所以要重视,是因为压疮并非只是“皮肤破了”那么简单。压力、摩擦、剪切力等都会导致组织持续性受损,有时从表面看只是皮肤有一点破损,但深入检查时可能已经波及到更深层的组织和肌肉,甚至骨骼都可能受影响。 那么怎样预防压疮呢?其实挺简单,换位护理是非常关键的。卧床患者一定要定期翻身,避免局部长时间受压,通常护士或家属需要每两小时给病人调整一次姿势。此外,使用一些减压设备,比如气垫床、海绵垫,可以帮助分散压力。 还有一点要注意的是皮肤护理。在保持局部皮肤清洁和干燥的同时,可以使用一些保护性的药膏或敷料,减少摩擦和损伤的机会。如果患者已经出现了红肿或表皮破损,一定要尽早就医,可以通过换药、清创,甚至手术修复的方式来治疗。 压疮不仅仅是身体上的压力,长期卧床的患者往往也伴随心理上的抑郁或焦虑。作为家属,我们也要关心他们的心理,给他们更多支持和陪伴。保持营养摄入充分,吃清淡、高蛋白、高维生素的饮食,可以帮助促进伤口愈合。 最后提醒大家,家里有长期卧床的老年人,一定要定期检查他们的皮肤状态,如果发现问题不要害怕及时寻求专业医生的帮助。压疮虽然常见,但早期发现、科学护理就可以很好地控制! 关爱身边卧床的老人,科学护理,营造一个温暖的环境。今天的科普到这里,我们下期再见,健康平安!

高兵主治医师|四川省人民医院
详情箭头
视频

隐秘杀手——胰腺体尾部癌!警惕这些身体信号!

隐秘杀手——胰腺体<span style="color: #da4707">尾部</span>癌!警惕这些身体信号!
02:14

今天咱们聊聊藏在肚子深处的健康隐患。有位71岁的阿姨查出了胰腺体尾部中分化腺癌,肿瘤足有鸡蛋那么大!这个位置的癌症特别狡猾,早期可能只是肚子胀、胃口差,很多人误以为是胃病。 手术切除是治疗的关键。阿姨做了胰体尾联合脾脏切除,这是因为胰腺和脾脏的血管就像树根一样紧紧缠绕。虽然切了脾脏可能影响免疫力,但保命才是第一位!术后留置的腹腔引流管就像安全通道,能及时排出渗血渗液,降低感染风险。 术后护理特别要注意防血栓。阿姨用的那屈肝素钙是抗凝小能手,配合每天翻身拍背,既能预防下肢静脉血栓,又能避免肺炎找上门。雾化用的氨溴索能把黏痰变稀,就像给呼吸道做了个深层清洁。 用药方面也很有讲究。头孢哌酮舒巴坦是广谱抗生素中的特种兵,对抗术后感染;罗沙替丁能减少胃酸分泌,保护脆弱的消化道。这些药物联合作战,为身体重建防御工事。 预防胰腺癌要记住三个警报:突然消瘦、持续腹痛、眼白发黄。特别是长期吸烟、酗酒、有糖尿病的朋友更要警惕。记住早筛查早发现,做个增强CT就能让肿瘤无所遁形! 最后提醒术后恢复期的朋友,半流饮食要像糊糊艺术家——米汤、蛋羹、藕粉轮着来,既能补充营养又不给消化道添负担。记住少量多餐,细嚼慢咽,咱们一起守护消化系统的安全防线!

郭峰副主任医师|江苏省人民医院
详情箭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