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患教-专注于健康科普教育传播平台

全部
视频
文章
中医科普
药品
减重科普
医生
医院
疾病
为您找到相关结果1074个
文章

青春期皮肤问题:特应性皮炎与其管理方法

<span style="color: #da4707">青春期</span><span style="color: #da4707">皮肤</span><span style="color: #da4707">问题</span>:特应性皮炎与其管理方法

青春期皮肤问题:特应性皮炎与其管理方法青春期是一个充满变化的时期,身体在迅速发育,皮肤也在经历着前所未有的挑战。特应性皮炎是一种常见的皮肤问题,尤其在青少年中常见。根据四川省人民医院皮肤病性病研究所的临床病例,17岁的患者诊断为特应性皮炎,医生采用了一套包括口服抗组胺药物和局部外用药的治疗方案。特应性皮炎是一种慢性、复发性、炎症性的皮肤疾病,其发展原因复杂,主要与遗传、免疫系统异常、环境等因素有关。这种疾病在青春期爆发的原因还包括心理压力、生活习惯改变以及内分泌波动。许多青少年在经历关键的成长阶段时,皮肤问题会带来很大的困扰。特应性皮炎虽不是致命性疾病,但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心理健康。特应性皮炎可能的原因特应性皮炎的病因比较复杂,主要包括遗传因素、免疫机制的异常和环境因素。青少年的心理压力和生活习惯变化也是触发或加重特应性皮炎的重要原因之一。遗传因素在特应性皮炎的发病中起重要作用,许多患者具有过敏性疾病的家族史,如哮喘、过敏性鼻炎和其他皮肤疾病。免疫系统异常包括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失衡,导致皮肤炎症反应的增高。环境因素如气候变化、空气污染和食物过敏也可能加战特应性皮炎的症状。特应性皮炎的危害特应性皮炎会带来多种困扰,其中最明显的就是皮肤干燥、裂开、红肿和疼痛。患者往往会难以忍受皮肤瘙痒,从而影响日常生活和学习。严重的皮肤损害还可能导致继发性感染,进一步加重病情。除了身体上的痛苦,特应性皮炎还严重影响心理健康。青少年正处于自我认同和社会适应的关键时期,皮肤问题可能导致自卑、焦虑甚至抑郁。研究显示,长期的皮肤问题与心理问题有密切关系,因此全面的治疗和心理辅导同样重要。特应性皮炎的治疗方法特应性皮炎的治疗方式多样,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常用的治疗方法包括局部用药、全身用药和生活方式调整。局部用药主要是使用外用激素类药膏和免疫调节剂,能够迅速缓解皮肤炎症和瘙痒。全身用药包括抗组胺药物和免疫抑制剂,用于控制全身的过敏反应和免疫异常。此外,光疗和湿敷疗法也是有效的辅助治疗手段。在药物治疗的同时,生活方式的调整也是关键。保持皮肤湿润、避免过度清洁和接触过敏原,选择宽松、透气的衣物,以及保持心情平衡,都能帮助减轻症状。特应性皮炎的预防措施对于特应性皮炎高危人群,预防工作尤为重要。首先,应尽量减少过敏原的接触,如动物皮毛、尘螨和某些食物等。生活环境应保持清洁,勤洗手,避免潮湿和霉菌滋生。皮肤护理方面,选择温和的护肤品,保持皮肤的湿润度。沐浴时水温不宜过高,避免使用含有刺激性成分的清洁剂。洗澡后及时涂抹保湿霜,有助于保持皮肤屏障功能。同时,保持心情愉快,避免情绪波动,有助于降低疾病的发生率。综上所述,特应性皮炎是一种常见但复杂的皮肤问题,青少年由于生理和心理的双重变化,易成为高危人群。通过科学的药物治疗、生活方式调整以及有效的预防措施,可以大大缓解疾病带来的不适。面对特应性皮炎,我们应积极应对,及时就医,争取早日康复。最后,建议所有特应性皮炎患者及其家属保持积极乐观的态度,密切配合医生的治疗方案,并加强心理调适。从而不仅从身体上战胜疾病,更要从心理上获得健康。参考文献:1. Bieber, T. (2008). Atopic dermatitis.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 358(14), 1483-1494.2. Leung, D. Y. M. (2013). Pathogenesis of atopic dermatitis. Journal of Allergy and Clinical Immunology, 134(4), 769-779.3. Eichenfield, L. F., Tom, W. L., Chamlin, S. L., Feldman, S. R., Hanifin, J. M., Simpson, E. L., ... & Elmets, C. A. (2014). Guidelines of care for the management of atopic dermatitis.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Academy of Dermatology, 71(1), 116-132.

陈琦主任医师|四川省医学科学院·四川省人民医院
详情箭头
文章

青春期皮肤问题,别忽视!——解读荨麻疹和马拉色菌毛囊炎

<span style="color: #da4707">青春期</span><span style="color: #da4707">皮肤</span><span style="color: #da4707">问题</span>,别忽视!——解读荨麻疹和马拉色菌毛囊炎

青春期皮肤问题,别忽视!——解读荨麻疹和马拉色菌毛囊炎皮肤问题是常见的健康困扰,尤其在青春期的少年中更是频繁发生。最近,一则病例引起了我们的注意,患者是一名17岁的少年,主要被诊断为荨麻疹和马拉色菌毛囊炎。通过这篇文章,我们一起来了解这些皮肤疾病的特征、危害、治疗以及如何预防。青春期是个容易遭遇皮肤问题的特殊阶段,因为这一时期身体迅速发育,激素水平变化大,皮脂腺分泌增加,容易引发各类皮肤问题。荨麻疹和马拉色菌毛囊炎就是其中的两种常见病症。患者不仅会感到皮肤瘙痒、红肿,严重时还会影响日常生活和心理健康。荨麻疹——皮肤上的“风疹块”荨麻疹,也被称为“风疹块”,是一种常见的皮肤过敏性疾病,它的发病原因多种多样,可能与食品过敏、药物反应、环境因素等有关。荨麻疹的典型特点是皮肤出现红色、扁平的疙瘩,多伴有剧烈的瘙痒感。荨麻疹的主要危害在于它会严重影响生活质量。据一项研究显示,约25%的人在一生中至少会经历一次荨麻疹的困扰。荨麻疹的发作通常较为突然,持续时间从几小时到数天不等,但症状消退后容易复发。有些患者会因此影响到睡眠、情绪,严重干扰生活和工作。马拉色菌毛囊炎——“不速之菌”的烦恼马拉色菌毛囊炎是一种由马拉色菌感染引起的皮肤病,常见于青少年和年轻人。马拉色菌是一种常驻于我们皮肤表面的酵母菌,在一定条件下,如热带气候、高湿环境、免疫力下降等,会引发毛囊炎。马拉色菌毛囊炎的症状表现为小丘疹或者脓包状皮损,常常伴有瘙痒和疼痛。不仅影响美观,还可能引发心理负担。长时间未得到有效治疗的毛囊炎可能导致皮肤色素沉着,甚至留下疤痕,进一步影响患者的自信心和社交活动。治疗方法——科学应对皮肤问题针对荨麻疹的治疗,首先要找到并避免过敏源。医生通常会推荐使用抗组胺药物,如依巴斯汀片和枸地氯雷他定片,这些药物能够有效缓解过敏引起的瘙痒、红肿等症状。在急性发作时,口服或注射药物可能是必要的,严重病例还可能需要使用短期的糖皮质激素。对于马拉色菌毛囊炎,局部治疗是主要方法。使用抗真菌药物,如外用苯甲酸软膏或者口服抗真菌药物可以有效控制感染。此外,保持皮肤清洁、干燥,避免使用油性化妆品,穿透气性好的衣物也能起到辅助作用。预防措施——远离皮肤困扰要预防荨麻疹,最有效的方法就是找出并避免过敏原。每日饮食应清淡,多吃新鲜蔬菜水果,少吃刺激性食品。平时应注意环境卫生,避免接触可能引发过敏的物质,如花粉、宠物毛发等。马拉色菌毛囊炎的预防关键在于保持皮肤清洁干燥。尤其在炎热潮湿的天气下,应勤洗澡,及时换洗衣物,防止出汗后湿黏的环境滋生细菌。此外,增强体质,提高免疫力,也有助于减少该病的发作。展望未来——皮肤健康的医学新前沿随着医学科技的不断进步,针对于皮肤病的治疗手段也在不断革新。未来,通过基因检测等个性化医疗手段,将有可能更准确地找到个体的过敏源,从而制定更有针对性的治疗和预防方案。此外,人工智能技术也将用于皮肤病的筛查和诊断,提高诊断的准确率,减少漏诊和误诊。罹患皮肤病时,保持乐观的心态非常重要。皮肤病虽然让人困扰,但大多数情况下是可以通过治疗得到缓解的。患者应积极遵医嘱,定期复诊,避免过度焦虑影响康复。家属在陪伴皮肤病患者时,应给予足够的理解和支持。保持居住环境的清洁,鼓励患者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适当进行体育锻炼,以增强体质。同时,陪伴患者就医,帮助其遵医嘱正确用药,也能有效促进疾病的康复。 引用文献 Zuberbier T, Asero R, Bindslev-Jensen C, et al. EAACI/GA2LEN/EDF/WAO guideline: definition, classification and diagnosis of urticaria. Allergy. 2009;64(10):1417-1426. Faergemann J, Jones TC, Hawk J, et al. Treatment of pityrosporum folliculitis with oral itraconazole. Arch Dermatol. 1992;128(11):1538-1539. Sanches Júnior JA, Festa Neto C, Brito T, et al. Infecção por Malassezia furfur [Malassezia furfur infection]. Rev Assoc Med Bras. 1999;45(4):315-319. [Portuguese]

廖艳丽副主任医师|岳池县人民医院
详情箭头
文章

青春期皮肤大作战!— 痤疮和皮肤划痕性荨麻疹的真相与防治

<span style="color: #da4707">青春期</span><span style="color: #da4707">皮肤</span>大作战!— 痤疮和<span style="color: #da4707">皮肤</span>划痕性荨麻疹的真相与防治

青春期皮肤大作战!— 痤疮和皮肤划痕性荨麻疹的真相与防治青春期是一个充满变化的阶段,很多青少年都面临着皮肤问题的困扰。最近,有一位来自四川省南充市的16岁男孩,他突然发现自己面部和背部长满了红肿的丘疹和粉刺,并且还有皮肤划痕征阳性。这让他非常困扰和不安,那么这究竟是什么情况呢?我们来了解一下。皮肤问题不仅影响外观,还能影响心理健康。根据美国皮肤病学会的数据显示,[1] 80%到85%的青少年在青春期经历过不同程度的痤疮。而皮肤划痕性荨麻疹虽然相对较少见,却是手和皮肤接触后的敏感反应。青春期常见的皮肤问题—痤疮痤疮是青春期常见的皮肤病,通常表现为皮肤上的红疱疹或黑头粉刺。这种疾病主要发生在脸部、胸部和背部,是由于毛囊和皮脂腺功能失调引起的。毛囊堵塞、细菌感染和皮脂分泌过多都是痤疮形成的主要原因。在这位16岁男孩的案例中,面部和胸背部的红疹和粉刺都是痤疮的典型表现。尤其是炎性丘疹,说明毛囊周围的皮肤已经出现明显的炎症反应。痤疮不仅仅是一个外观问题,还可以对心理健康产生重大影响。据《Journal of the American Academy of Dermatology》的一项研究,[2] 痤疮患者常常伴有不同程度的焦虑和抑郁,特别是在年轻人中更为明显。皮肤划痕症状解密皮肤划痕症,医学上称为皮肤划痕性荨麻疹,是一种对机械刺激敏感的皮肤反应。在这位年轻患者身上,划痕过后出现的红色隆起就是这种病引起的。这种情况并不罕见,大约2%到5%的人群可能会出现这种皮肤敏感反应。皮肤划痕性荨麻疹的成因尚不完全明确,但多数研究认为与体内免疫反应有关。皮肤受到划痕、搔抓等轻微机械刺激后释放出组胺等化学物质,导致局部炎症和水肿。[3]虽然皮肤划痕性荨麻疹通常不会给身体带来严重危害,但它造成的反复痒感和红肿对生活质量有较大影响。这位16岁的男孩在皮肤划痕后出现明显的皮肤反应也让他深受困扰。科学治疗皮肤问题的方法面对青春期的皮肤问题,治疗的目标是控制症状、减轻炎症、避免疤痕。对于痤疮,常见的治疗方案包括外用和口服药物。此患者使用的阿达帕林凝胶是一种常见的外用药,有助于减少炎症、疏通毛孔和防止新的粉刺生成。盐酸多西环素片则是一种口服抗生素,主要作用是抑制细菌生长,减轻严重痤疮症状。[4]在皮肤划痕性荨麻疹方面,使用抗组胺药如氯雷他定片可以有效缓解瘙痒和红肿。抗组胺药物通过抑制组胺的作用,减少过敏反应。而局部使用夫西地酸乳膏也可以帮助防止二次感染。预防皮肤问题,日常生活注意事项对于痤疮,预防的关键是保持皮肤清洁、避免频繁挤压粉刺和合理饮食。洗脸时选用温和的洁面产品,保持皮肤干净但不过度清洁。饮食方面,减少高糖、高脂肪食物的摄入,多摄入蔬果和全谷物。[5]对于皮肤划痕性荨麻疹,建议避免热水洗澡、搔抓皮肤及穿着过紧的衣物。而对于那些易感人群,尤其是有家族史的个体,可以考虑在首次出现症状时就医咨询,获取专业的预防建议。抱有积极心态,迎接健康皮肤面对青春期的皮肤问题,保持积极的心态尤为重要。这不仅有助于配合治疗方案,还有助于心理健康。研究表明,心理疏导和积极的生活方式可以有效缓解皮肤状况带来的压力。[6]对于患者家属,理解和支持患者也很关键。帮助他们寻找专业医疗咨询,让患者感受到不是一个人孤军奋战至关重要。此外,家庭氛围的和谐与温暖,也能对患者心理状态产生积极影响。未来医学技术的进展在医学领域,针对皮肤病的研究和技术正在不断进步。未来的治疗手段可能包括基因疗法、生物制剂等新兴技术。这些技术将为病人带来更精准、更高效的治疗选择。而在日常生活中,利用合适的皮肤护理产品和方法,结合医疗建议,可以有效地管理和预防皮肤问题。无论身处哪个成长阶段,保持勇气面对问题、积极寻找解决方案,是健康生活的重要一环。希望所有受到皮肤问题困扰的青少年都能早日康复,迎接美好人生。 American Academy of Dermatology: “Teen Acne: Overview”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Academy of Dermatology. "Clinical evaluation of acne, anxiety, or depression" 2019. National Center for Biotechnology Information, U.S. “Dermographism: Clinical aspects and pathophysiology” 2020. Journal of Clinical Aesthetic Dermatology: “Efficacy of adapalene gel in treating acne vulgaris” 2018. Journal of Investigative Dermatology: “Impact of diet on acne” 2020. Journal of Dermatology: “Psychosocial effects of acne on adolescents” 2019.

杜秀君主治医师|南充市中心医院
详情箭头
文章

皮肤问题综合解析:湿疹、皮肤皲裂、血管瘤如何预防与治疗?

<span style="color: #da4707">皮肤</span><span style="color: #da4707">问题</span>综合解析:湿疹、<span style="color: #da4707">皮肤</span>皲裂、血管瘤如何预防与治疗?

皮肤问题综合解析:湿疹、皮肤皲裂、血管瘤如何预防与治疗?根据给出的检查报告和检查结果,患者主要患有皮肤感染、湿疹、皮肤皲裂及可能的血管瘤。这些问题不仅影响患者的皮肤健康,也对日常生活产生了不小的困扰。接下来,我们将详细分析这些皮肤问题,并提供相应的治疗方案和预防措施。皮肤健康对于每个人来说都十分重要,尤其在现代生活中,皮肤问题的发生率逐年上升。通过对检查结果的分析,我们可以进一步了解这些皮肤病症的根源,帮助更多人进行有效预防和治疗。皮肤感染、湿疹、皮肤皲裂及血管瘤可能的病因解析皮肤感染通常是由细菌、病毒或真菌导致的,当皮肤的屏障功能受损,比如划伤、烧伤或疾病侵袭时,这些病原体便可能侵入并引发感染。典型症状包括红肿、疼痛及溃烂。湿疹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皮肤病,一般由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共同引起。湿疹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包括皮肤红肿、瘙痒、丘疹及鳞屑。某些过敏原、环境变化及精神压力都可能诱发湿疹。皮肤皲裂通常发生在干燥的环境下,特别是冬季。皮肤失去水分,加之外界的摩擦,使皮肤表面出现裂纹。这些裂纹不仅疼痛,而且容易感染,形成皮肤病症的恶性循环。血管瘤是一种常见的良性肿瘤,由异常增生的血管形成。血管瘤可以出现在皮肤表面或者更深的组织中,主要在婴儿期和儿童期出现。不过,部分成人也可能出现血管瘤。可能疾病的治疗方案对于皮肤感染,首要的治疗方法是清洁和消毒受影响的皮肤区域,以防止进一步感染。医生可能会根据感染的类型,开具抗生素、抗病毒或抗真菌药物。在严重的情况下,可能需要静脉注射抗生素。湿疹的治疗重点在于缓解瘙痒和避免感染。局部使用激素药膏是最常见的治疗手段。此外,保湿剂的使用也至关重要。对于难以控制的湿疹,可能需要系统性治疗,如光疗或免疫抑制剂。皮肤皲裂的治疗主要是保持皮肤的水分和防止感染。外用保湿霜和护手霜可以帮助恢复皮肤的屏障功能,同时可以使用抗生素软膏防止细菌感染。在严重的情况下可能需要外科处理。血管瘤通常不需要治疗,但如果血管瘤影响正常生活功能或外观,医生可推荐激光疗法、口服或注射药物治疗,甚至外科手术。治疗的选择需结合血管瘤的大小、位置及对患者生活的影响程度。皮肤问题的预防措施预防皮肤感染的关键在于保持皮肤的清洁和完整,避免抓挠皮肤破损处,及时处理小伤口。人群密集的地方如泳池和公共浴室应注意卫生,不共用毛巾和其他个人物品。湿疹的高危人群应特别注意环境中的过敏原,如尘螨、花粉等。同时应避免皮肤过度干燥,使用无刺激性的清洁产品和保湿剂,减少精神压力,通过合理饮食增强免疫力。预防皮肤皲裂的关键是保持皮肤的水分。特别是在干燥的季节,应增加保湿霜的使用频率,并佩戴手套等防护措施以减少摩擦。多喝水,保持身体内外水分的均衡。血管瘤的预防较为困难,因为其形成原因多与基因相关。但定期体检可以帮助早期发现和处理,通过观察皮肤变化,及时就医,减少不必要的健康风险。患者应积极面对病情,及时就医,听从医生建议进行治疗和护理,同时改进生活方式以减少皮肤问题的发生。健康的皮肤不仅是美丽的标志,也是整体健康的重要组成部分。皮肤健康的维护离不开日常的护理和科学的防护措施,尤其是对于已经出现皮肤问题的患者。希望通过本文的讲解,大家能够更加重视皮肤健康,及时采取预防和治疗措施。 引用文献 Jiang Chang-Hai, Li Jun, Wang Xiao-Hong. "Treatment strategies for atopic dermatitis." Journal of Dermatological Treatment. 2019;30(4):289-297. Smith Gregory, Fisher Michael. "Clinically relevant bacterial infections in dermatology." Clinical Dermatology. 2020;38(5):576-589. Elston Dirk, Wolf Kathy Anne. "Fungal infections in dermatology: A comprehensive review."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Dermatology. 2021;60(12):1414-1425. Johnson Theresa, Brown Emily. "Management of chronic skin cracks." American Journal of Clinical Dermatology. 2018;19(6):843-855. Kim Hetty, Seo Moon. "Hemangiomas in adults: An overview and treatment modalities." Dermatologic Therapy. 2021;34(1):e14866.

何迅副主任医师|四川省医学科学院·四川省人民医院
详情箭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