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患教-专注于健康科普教育传播平台

全部
视频
文章
中医科普
药品
减重科普
医生
医院
疾病
为您找到相关结果826个
视频

鼻中隔偏曲——困扰呼吸的隐形“弯道”!

鼻中隔偏曲——<span style="color: #da4707">困扰</span>呼吸的<span style="color: #da4707">隐形</span>“弯道”!
02:39

大家好,我是耳鼻咽喉科的医生。今天我们来聊一聊一个很常见但容易被忽视的问题——鼻中隔偏曲。很多人可能觉得鼻子不舒服是小问题,但你知道吗?鼻中隔偏曲不仅会影响呼吸,还可能引发一系列健康问题! 鼻中隔是什么?它其实就是我们鼻腔中间的那块“隔板”,把鼻腔分成左右两部分。正常情况下,鼻中隔应该是笔直的,但很多人由于先天发育或后天外伤,鼻中隔会变得弯曲,这就是鼻中隔偏曲。就像一条原本笔直的道路突然出现了一个弯道,气流通过时就会受阻。 鼻中隔偏曲最常见的症状就是鼻塞。你可能觉得鼻塞只是感冒时才有的小问题,但如果鼻塞长期存在,甚至影响到睡眠和生活质量,那就需要重视了。像我们今天提到的这位患者,他双侧鼻塞已经持续了7年,最近一个月症状还加重了。这种长期的鼻塞不仅让人呼吸不畅,还可能导致缺氧、头痛,甚至影响心肺功能。 除了鼻塞,鼻中隔偏曲还可能引发其他问题。比如,鼻腔气流不畅会导致鼻黏膜干燥,容易引发鼻炎或鼻窦炎。如果偏曲严重,还可能压迫到鼻腔周围的神经,引起头痛或面部疼痛。所以,如果你长期有鼻塞、头痛、甚至嗅觉减退的情况,建议及时到医院做个检查。 那么,鼻中隔偏曲怎么治疗呢?对于轻度偏曲,可以通过药物缓解症状,比如使用鼻喷剂减轻鼻黏膜肿胀。但对于像这位患者这样,鼻塞严重且长期存在的情况,手术治疗是更有效的方法。手术主要是通过矫正鼻中隔,让它恢复到正常位置,从而改善鼻腔通气。 手术听起来可能有点吓人,但其实现在的鼻中隔矫正术已经非常成熟,创伤小、恢复快。像这位患者,他在手术中接受了鼻内窥镜下鼻甲成形术和鼻中隔矫正术,手术时间很短,术后恢复也很顺利。手术后,他的鼻塞症状明显改善,生活质量也得到了提升。 最后,我想提醒大家,鼻中隔偏曲虽然常见,但不要忽视它。如果你有长期鼻塞、头痛或其他鼻腔不适,一定要及时就医,早发现、早治疗,才能避免更严重的健康问题。希望大家都能拥有一个畅通的呼吸,享受健康的生活! 如果你觉得今天的科普对你有帮助,欢迎点赞、分享,让更多人了解鼻中隔偏曲的知识。我们下期再见!

王丹主治医师|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详情箭头
文章

慢性荨麻疹:了解并战胜皮肤上的隐形困扰

慢性荨麻疹:了解并战胜皮肤上的<span style="color: #da4707">隐形</span><span style="color: #da4707">困扰</span>

慢性荨麻疹:了解并战胜皮肤上的隐形困扰慢性荨麻疹,也被称为顽固性荨麻疹,是一种常见的皮肤病,主要特点是反复出现的红色、瘙痒性皮疹。许多患者会经历难以忍受的瘙痒和不适感,影响生活质量。本文将为您详细解析慢性荨麻疹的症状、可能原因、治疗方法及预防措施。可能疾病:慢性荨麻疹及其危害慢性荨麻疹通常表现为皮肤上反复出现的风疹块,伴有明显的瘙痒感。风疹块的大小和形状可以变化,可能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消失和重新出现。此病的确切原因尚不完全明确,但免疫系统的异常反应被认为是主要的机制。研究表明,许多慢性荨麻疹患者存在自身免疫反应。即患者的免疫系统错误地攻击自己的皮肤细胞,导致风疹块的形成。这种自身免疫性慢性荨麻疹约占总病例的30-50%。此外,还有些患者的荨麻疹与感染、药物、食物、温度变化等外部因素有关。长期的慢性荨麻疹可能引起患者的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治疗方案:如何有效控制慢性荨麻疹慢性荨麻疹的治疗主要以缓解症状为主,通常使用抗组胺药物,如枸地氯雷他定片。这类药物通过阻断组胺受体,减少因组胺释放引起的瘙痒和红疹。然而,对于某些患者,单一的抗组胺药物可能效果欠佳,可能需要联合使用多种药物。此外,局部使用乳膏类药物也是常见的治疗方法。辣椒碱乳膏、地米樟酚乳膏等可以通过局部止痒和抗炎作用,缓解皮肤症状。对于症状特别严重的患者,还可能需要使用免疫抑制剂,如环孢素等药物。然而,免疫抑制剂的使用需要严格的医生指导,避免副作用和其他合并症。预防措施:有效避免慢性荨麻疹的困扰了解慢性荨麻疹的高危因素及避免其发作是预防的关键。以下是几种常见的预防措施和日常注意事项: 避免已知的过敏源:包括某些食品、药物以及环境中的过敏原。预防皮肤与这些物质接触,可以减少荨麻疹的发作。 保持皮肤清洁和湿润:使用温和的护肤产品,避免过度清洁和皮肤干燥。尤其在干燥的季节,更应注意皮肤的保湿。 避免温度骤变:温差过大可能成为荨麻疹的诱因,因此要注意衣物的增减,避免暴露在极端温度环境中。 减少压力:精神压力可能会加重荨麻疹症状,因此需要通过适当的方式如运动、冥想等方式减轻压力。综上所述,慢性荨麻疹是一种需要患者和医生共同面对的疾病。早期的正确诊断和个体化的治疗方案可以有效控制症状和减少复发。同时,重视日常预防,及时应对诱发因素,也能够帮助患者减少慢性荨麻疹的困扰。希望本文的内容能为患者提供帮助,增强大家战胜荨麻疹的信心。 引用文献 Ghaffari, J., et al. "Chronic Urticaria: Clinical Aspects and Management." Iran J Allergy Asthma Immunol, vol. 8, no. 2, 2009, pp. 93-99. Schoepke, N., et al. "Human Skin Mast Cells Express P2X7 Receptor." Allergy, vol. 65, no. 8, 2010, pp. 1051-7. Zuskin, E., Schachter, E. N., & Mustajbegovic, J. "Chronic Urticaria: Recent Advances." J Asthma, vol. 46, no. 3, 2009, pp. 239-245.

谢震主任医师|四川省医学科学院·四川省人民医院
详情箭头
视频

别让肺动脉高压困扰你!— 一起来了解这隐形杀手吧!

别让肺动脉高压<span style="color: #da4707">困扰</span>你!— 一起来了解这<span style="color: #da4707">隐形</span>杀手吧!
02:56

大家好,我是你的医生,今天我们要聊的是肺动脉高压。听起来名字挺陌生的,但其实它可能就在我们身边潜伏。肺动脉高压,简单来说,就是肺动脉的压力增高。这种压力增加会让心脏不得不更努力地工作,把血液泵进肺里。久而久之,心脏会发生肥厚,甚至可能导致心力衰竭。今天和大家分享一个典型案例:一位65岁的患者,最近出现了胸闷、心悸的症状,甚至伴有刺激性咳嗽。很多人都会误以为这些症状是普通感冒或者老年人的常见症状,但其实这可能是肺动脉高压的信号。患者在两年前就开始有胸闷和心悸的感觉,但是一直没有重视,直到最近症状加重,才到医院检查。通过一系列的检查,包括肺动脉CTA扫描,我们发现肺动脉主干增宽,以及其他一些变化,最终确诊为肺动脉高压。那么,肺动脉高压的早期症状到底有哪些呢?主要表现为活动后气短、疲乏无力、心悸、头晕,甚至晕厥。有时会伴有干咳,晚期还可能出现腿部水肿等症状。确诊肺动脉高压后,治疗方案主要包括药物治疗和生活方式调整。这位患者就开始使用了一些药物,包括布地奈德、丙卡特罗、异丙托溴铵等。这些药物可以有效缓解症状,改善肺功能。除了药物治疗,患者的生活方式调整也是至关重要的。避免剧烈运动,保持心情愉快,戒烟戒酒,合理控制饮食,这些都是帮助控制病情发展的有效手段。另外,还要定期复查,尤其是影像学检查和心脏功能检查,这能够及时发现病情变化,调整治疗方案。我们的这位患者通过定期复查,及时调整药物,症状得到了明显改善。那么,如何预防肺动脉高压呢?首先,要有健康的生活方式,避免吸烟、酗酒,保持适度的运动。另外,要关注自身的健康状况,及时就医。如果发现有长期的胸闷、心悸等症状,一定不能掉以轻心,尽早诊断,尽早治疗。非常感谢大家观看今天的视频,希望通过我们的讲解,大家能对肺动脉高压有更深入的了解。如果有任何疑问或者需要进一步的帮助,可以随时联系我。我们下期再见!

张靖雄主治医师|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详情箭头
视频

头晕困扰

头晕<span style="color: #da4707">困扰</span>你
03:22

大家好,我是你们的健康医生。今天我们要聊的是一个非常常见但又让人困扰的问题,那就是头晕。我们通过一位61岁的患者的案例来看看,头晕到底是怎么回事,背后可能隐藏哪些问题,以及该如何处理。这个患者的头颅MRI报告显示,他的脑部放射冠区出现少许斑点状的腔隙性缺血灶。这些缺血灶是什么呢?简单来说,它们是由于局部血流不畅导致的小面积脑组织缺血坏死。这种情况在老年人中比较常见,主要是由于动脉硬化导致的小血管病变。报告还提到,患者的左侧椎动脉颅内段走行迂曲,并且左侧大脑后动脉是部分胚胎型。什么意思呢?椎动脉是供应我们脑部血液的重要动脉之一,当它的走行出现迂曲时,血流可能受到影响,进而导致头晕等症状。部分胚胎型大脑后动脉则意味着血管发育的过程中出现了变化,这可能会影响血液供应的稳定性。头部MRA(磁共振血管成像)显示,除左侧椎动脉的问题之外,右侧椎动脉、两侧大脑前中动脉、颈总动脉及颈内外动脉都显示良好,没有明显狭窄或扩张。这对我们来说是个好消息,因为这些部位的血管畅通,有助于整体的血液循环。那么,针对头晕我们可以做些什么呢?首先,规范用药是关键。比如,该患者使用了葡萄糖氯化钠、维生素C、维生素B6等药物进行治疗。这些药物可以帮助改善代谢,提高机体抗氧化能力,稳定血糖水平,从而减缓症状。这位患者还接受了其他治疗措施,如静脉注射、动静脉置管护理和吸氧等。吸氧可以提高血氧浓度,帮助缓解头晕;动静脉置管护理则是确保药物可以顺利输注到体内。这些治疗方法对改善头晕症状有很大的帮助。除了药物治疗,生活习惯的调整也是非常重要的。日常饮食应该低盐低脂,多吃水果和蔬菜,保持适量的运动,这些都有助于维持良好的血管健康。戒烟限酒也是必须做到的,因为吸烟和过量饮酒都是诱发血管问题的重要原因。在家中,可以定期监测血压和血糖水平,这样可以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措施。保持良好的睡眠和心情也是对抗头晕的有效方法,因为焦虑和疲劳会加重症状。总而言之,头晕的原因多种多样,我们需要通过详细的检查找到具体的病因,然后采取针对性的治疗措施。希望今天的视频能帮到大家,让你对头晕有一个更全面的了解。如果你有任何疑问或需要进一步咨询,欢迎随时和我联系。谢谢大家的观看,希望大家都能保持健康,不再被头晕困扰!记得点赞和关注哦,我们下期再见!

陈伟主治医师|无锡市中医医院
详情箭头
文章

皮炎:隐形的皮肤杀手

皮炎:<span style="color: #da4707">隐形</span>的皮肤杀手

皮炎:隐形的皮肤杀手皮肤是人体最大的器官之一,直接裸露于环境中,容易受到各种刺激和过敏原的影响。皮炎,尤其是60岁以上的老年人,因其免疫力较低,更容易受到这种皮肤问题的困扰。在四川省成都市,一位60岁的女性患者因皮炎前往医院就诊,并接受了药物治疗。以下我们将详细探讨皮炎的病因、诊断与治疗建议,以及如何有效预防这种常见的皮肤问题。皮炎的可能病因与危害皮炎是一种常见的皮肤炎症,通常由过敏、感染、皮肤刺激和免疫反应引起。患者的皮肤可能会出现红肿、瘙痒、脱屑等症状,严重时甚至会发展成皮肤溃疡和感染。虽然皮炎通常不是致命的,但持续的炎症和不适会显著降低生活质量。根据研究,接触性皮炎是老年人最常见的一种皮炎类型。这类皮炎常常是由于外界化学物质、植物或化妆品等导致的。比如,清洁剂中的化学物质常常是诱发皮炎的主要因素之一。除了外界刺激,内部因素如营养不良、糖尿病和对特定食物的过敏也可能导致皮肤的过敏反应,从而引发皮炎。皮炎对患者的生活可带来诸多不便。持续的瘙痒、红肿会严重影响日常生活和睡眠质量,导致情绪不稳和焦虑。此外,如果不及时治疗,皮炎还可能引发皮肤感染,进一步增加治疗的难度。皮炎的常见治疗方法对于皮炎的治疗,首先要确诊病因,以便采取针对性的治疗措施。过敏性皮炎通常需要避免接触过敏原,并使用抗组胺药物缓解症状。比如,富马酸卢帕他定片常用于缓解过敏性皮炎的瘙痒。复方甘草酸苷片和硫酸羟氯喹片则可以帮助缓解皮炎的炎症反应。对于症状较为严重的患者,医生可能会建议使用局部激素药膏或口服免疫抑制剂。除此之外,中药治疗如当归、白芷等,也被证明在缓解皮肤炎症方面有一定效果。物理疗法方面,光疗和湿敷疗法也是常用的辅助治疗手段。在使用药物治疗时,患者应严格按照医生的建议进行用药,避免因擅自增加或减少药量而引发副作用。此外,长期使用激素类药物也可能导致皮肤变薄、毛细血管扩张等问题,需谨慎使用。皮炎的预防措施预防皮炎的关键在于保持良好的皮肤护理习惯,避免接触已知的过敏原和刺激物。对于容易出汗和皮肤干燥的人群,日常应适当补充水分,并使用温和的保湿剂保持皮肤湿润。对于过敏体质的人来说,尽量避免使用含有强刺激成分的清洁剂和护理产品,选择温和无刺激的产品。在季节交替和气候变化时,尤其需要注意皮肤的保湿和防护。除此之外,饮食也在预防皮炎中起到重要作用。保持均衡饮食,避免摄入过多的辛辣、油腻食物,多吃蔬菜水果,有助于提高皮肤的免疫力和抵抗力。总之,皮炎虽然常见,但通过科学的自我护理和及时的医学治疗,可以有效控制病情,减少症状发作频率。如有皮炎症状,请尽早就医,听从专业医生的建议进行治疗,以确保皮肤健康。 引用文献 Williams H, Robertson C, Stewart A. Worldwide variations in the prevalence of symptoms of atopic eczema in the International Study of Asthma and Allergies in Childhood. J Allergy Clin Immunol. 1999;103(1 Pt 1):125-138. Leung DY, Bloom JW. Update on glucocorticoid action and resistance. J Allergy Clin Immunol. 2003;111(1):3-22.

李娟主治医师|四川省医学科学院·四川省人民医院
详情箭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