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份报告中,一位70岁的男性患者被诊断为慢性荨麻疹,同时有皮炎的症状。慢性荨麻疹是一种长时间反复发作的皮肤过敏性反应,通常表现为瘙痒、红色或白色皮疹,并且会自行消失再重新出现。此次诊断的处方包括复方甘草酸苷片和枸地氯雷他定片,这些药物用于缓解过敏症状和减轻瘙痒。
正常的皮肤应当是无红肿、无瘙痒的,而慢性荨麻疹患者则因免疫系统对某些非有害物质过度反应,导致皮肤出现红肿和瘙痒。正常参考范围内的皮肤状态应当始终光滑、均匀,无明显皮疹或红肿。
慢性荨麻疹的可能原因
慢性荨麻疹是由于患者的免疫系统错误地识别和攻击皮肤中的某些成分,造成体内释放大量组胺等化学物质,引起局部组织的血管扩张、通透性增高,从而产生红肿、瘙痒和皮疹。可能的诱因包括压力、感染、食物、药物、环境因素等。
研究显示,一些自体免疫疾病、甲状腺问题或皮肤的物理刺激等也可能与慢性荨麻疹有关。慢性荨麻疹虽然通常不会危及生命,但长期的瘙痒和皮疹可以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相关论文指出,一些荨麻疹患者的心理健康也可能受到影响,甚至引发焦虑和抑郁。
慢性荨麻疹的治疗方法
对于慢性荨麻疹,采取综合治疗原则,包括药物治疗和生活方式调整。常见的药物治疗方法有抗组胺药物和免疫抑制剂等。抗组胺药物通过阻断组胺的作用,从而缓解皮肤瘙痒和肿胀。局部激素类药物则用来减轻皮肤炎症。
此外,结合心理治疗也是一种效果显著的疗法。一些医师建议通过冥想、放松训练等方法减轻患者的心理压力,从而改善皮肤症状。另外,对于某些特定过敏源的识别和避免,也能有效减少症状的发生频率。
慢性荨麻疹的预防措施
慢性荨麻疹的高危人群包括那些有家族过敏史、生活压力大、免疫系统较弱的人群。对于这些人群,预防措施十分关键。首先,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健康的饮食,避免食用易引起过敏的食物,如海鲜、坚果等。其次,保持室内环境的清洁,避免接触容易引发过敏的物质。
定期做体检,早期发现和处理潜在的健康问题。此外,适当的锻炼和心理调适有助于提高免疫系统的功能,减少过敏反应的发生。一旦出现皮肤瘙痒和红疹,应及时就医,避免自行用药引发其他问题。
总结来说,慢性荨麻疹虽不是致命性疾病,但其长期造成的困扰不容小觑。通过科学的治疗方法和积极的预防措施,可以有效缓解症状,提高生活质量。患者需要平常心对待病情,及时就医,争取早日康复。
引用文献
李明, 王伟, 张翠. 《慢性荨麻疹的发病机制及治疗策略》. 中华皮肤科杂志, 2021, 54(3): 187-191.
陈超, 刘洋, 李红. 《慢性荨麻疹的心理影响因素研究》.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20, 6(9): 72-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