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患教-专注于健康科普教育传播平台

全部
视频
文章
中医科普
药品
减重科普
医生
医院
疾病
为您找到相关结果3808个
视频

医生揭秘治疗与管理技巧

医生揭秘治疗与<span style="color: #da4707">管理</span><span style="color: #da4707">技巧</span>!
03:02

慢性鼻炎搞不清?医生揭秘治疗与管理技巧!大家好,今天我们来聊聊慢性鼻炎。很多朋友可能都有这样的困扰:总是鼻塞、打喷嚏、流鼻涕,有时甚至简直让人吃不消。这些症状或许跟慢性鼻炎有关。慢性鼻炎是一种常见的鼻部疾病,患者通常会表现出长时间的鼻塞、打喷嚏和流鼻涕。这些症状不仅影响日常生活,还可能导致睡眠质量下降。因此,及时了解和管理慢性鼻炎非常重要。那我们就围绕一个病例来聊聊吧。这位21岁的患者,主诉鼻塞几个月,同时伴有打喷嚏、流鼻涕等症状。通过检查,我们发现她的鼻甲肿胀,结合她的病史和体格检查,我们诊断为慢性鼻炎和过敏性鼻炎。首先,为了缓解症状,我们选用了糠酸莫米松鼻喷雾剂。每天喷一次,可以有效缓解鼻部的过敏反应和炎症。此外,我们还给予枸地氯雷他定片,这是一种抗过敏药物,每天一次,有助于减少鼻部的过敏反应。除了药物治疗,病人的日常管理也非常重要。过敏性鼻炎的患者应尽量避免接触过敏原,例如粉尘、花粉和宠物毛发。保持室内清洁,使用空气净化器也是不错的选择。如果症状严重,定期进行鼻腔冲洗也能有效缓解不适。未来,如果发现鼻炎症状加重或者长期未见好转,建议定期复诊,及时调整治疗方案。毕竟,每个人的病情和反应都不同,个性化的治疗方案才是最有效的。好的,今天关于慢性鼻炎的分享就到这里。我们下期再见!

温蓓主任医师|四川省医学科学院·四川省人民医院
详情箭头
视频

日常护理与预防技巧

日常护理与预防<span style="color: #da4707">技巧</span>
02:39

大家好,我是你的医生。今天我们来聊聊呼吸道感染,这个在季节交替、气温变化时特别常见的健康问题。呼吸道感染一般表现为鼻塞、流涕、咽痛、咳嗽,还有可能伴随发热。我们今天要讨论的是如何识别呼吸道感染,以及日常护理和预防的小技巧。呼吸道感染其实是一个大类,包括普通感冒、流感、急性支气管炎等。患者通常会出现鼻塞、流涕、咽痛、咳嗽咳痰的症状,有时候还会感到全身不适、头痛。像我们今天的这位患者,因受凉后出现上述症状,就诊时发现有咽部充血,但体温和脉搏还在正常范围内。针对呼吸道感染,我们提倡的是综合治疗。首先,患者要多喝水,保持体内水分充足,这有助于稀释痰液,减轻干燥喉咙的症状。其次,推荐服用一些有效缓解症状的药物,比如复方银花解毒颗粒、复方酚咖伪麻胶囊和复方芩兰口服液,这些药物可以帮助减轻咽喉疼痛和咳嗽,同时具有一定的抗感染效果。很多朋友会问,为什么受凉容易引发呼吸道感染呢?其实,受凉会导致局部免疫力下降,病原微生物就容易乘虚而入。特别是在秋冬季节,气温骤降,我们更需要注意保暖,避免受凉。预防呼吸道感染的关键还在于提高自身免疫力。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非常重要,比如规律作息、均衡饮食、适当运动等。此外,勤洗手、避免与病人接触和保持室内通风也是预防感染的好方法。如果家里有小朋友或老年人,他们的免疫力相对较弱,需要特别注意。当您或家人出现呼吸道感染症状时,应该怎么办呢?除了我们刚刚提到的多喝水、服用药物外,还需要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如果出现高烧不退、咳嗽加重甚至有呼吸困难的情况,一定要及时到医院就诊,以防病情恶化。今天我们介绍的这些,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和应对呼吸道感染。如果您对健康还有其他疑问,欢迎随时咨询。我是你的医生,愿大家都能拥有一个健康的身体,度过一个无病无痛的季节。

王琦主治医师|上海市浦东新区金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详情箭头
视频

糖尿病悄然来袭—重视日常血糖管理

糖尿病悄然来袭—重视日常<span style="color: #da4707">血糖</span><span style="color: #da4707">管理</span>!
03:18

大家好,我是你的医生,今天我们一起来聊一聊关于糖尿病的话题。我们看到了一位72岁的市民,他被诊断为2型糖尿病。很多人对糖尿病的了解可能并不多,今天我就来为大家科普一下。糖尿病是一种由于胰岛素分泌不足或者功能失调,导致血糖过高的慢性疾病。我们通常把糖尿病分为1型和2型。1型糖尿病一般出现在儿童或青少年,而2型糖尿病更多见于中老年人群。刚才说到的这位患者就是2型糖尿病。糖尿病患者应该注意哪些方面呢?首先是饮食控制,糖尿病患者的饮食应该均衡,多摄取高纤维、低脂肪、低糖的食物。另外,糖尿病患者还要养成规律的作息和适量的运动,这对血糖控制非常重要。对于已经用药治疗的糖尿病患者,日常用药的规范和规律也非常重要。我们知道,血糖控制不稳定不仅会加重病情,还可能引发其他并发症,比如心脏病、肾病等。为了防止这些并发症,我们提倡患者定期监测血糖,并及时与医生沟通你的健康状况,调整治疗方案。很多人可能会问,糖尿病能治好吗?很遗憾,糖尿病目前还不能根治,但通过科学合理的管理,完全可以控制病情,保持健康的生活质量。患者及其家人要有信心,坚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和正规的医疗方案。此外,心理健康对糖尿病患者来说也非常重要。长期的慢性病可能会让人感到压力和烦躁,所以家人和社会的支持对患者来说非常关键。患者也要学会调整心态,积极面对生活。总的来说,控制糖尿病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患者自身、家人以及医生的多方面协作。科学的饮食、适量的运动、合理的用药和心理调适,都是控制糖尿病的关键,我们一起努力,让糖尿病患者过上健康、快乐的生活!如果你或者你的家人有糖尿病的情况,欢迎随时向我们咨询。我们会为你提供专业的医疗建议和关怀。谢谢大家的观看,我们下次再见!

谭志敏主治医师|上海市宝山区吴淞中心医院
详情箭头
视频

血糖波动大?注意这些糖尿病管理误区!

<span style="color: #da4707">血糖</span>波动大?注意这些糖尿病<span style="color: #da4707">管理</span>误区!
03:43

大家好,我是你的医生。今天我们来聊聊糖尿病的管理,特别是那些常见的误区。许多糖尿病患者在控制血糖的过程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有时候甚至会出现血糖波动很大的情况。比如,刚刚提到的一位61岁的患者,身高180厘米,体重71公斤,诊断为2型糖尿病,但是血糖控制不佳。让我们来看看具体问题出在哪里。 首先,血糖控制不佳可能因为用药不合理。比如有些患者吃降糖药不按时或者擅自更改剂量,这样会导致血糖波动。这个患者6年前诊断糖尿病后曾口服降糖药治疗1周,自觉好转就自己把药停了。4年前因为测空腹血糖13mmol/L再次服药,但是药物的使用方法和剂量并不清楚,这就有可能是导致血糖波动的一个原因。 另外,血糖波动还可能与饮食管理不到位有关。糖尿病饮食管理是非常重要的一环。对于这个患者,在6年的病程中从未控制过饮食,而且喜欢吃甜食。要知道,如果饮食不合理,即使药物使用正确,血糖也很难得到良好的控制。记住,控制糖尿病不仅仅是靠药物,合理的饮食和健康的生活方式同样重要。 再者,低血糖比高血糖更危险。低血糖时,患者可能会出现手抖、出冷汗,严重的话可能会昏迷甚至危及生命。这个病例中,患者在口服格列齐特期间,曾经历过多次低血糖事件,尤其是在夜间,这不仅影响生活质量,还增加了脑血管疾病的风险。低血糖的常见原因还有药物过量、不按时进餐或者运动过量。 定期监测血糖也是糖尿病管理中不可忽视的一环。这个病例中的患者,就并没有定期监测血糖。理想状态下,患者应定期进行血糖监测,以便及时调整治疗方案。尤其是动态血糖监测,可以帮助医生了解患者全天各时段的血糖波动,为优化治疗方案提供依据。 最后要说的是,糖尿病是需要长期管理的慢性疾病。除了用药和饮食管理外,糖尿病患者还应该定期去医院检查。这不仅包括血糖水平的检查,还应包括胰岛功能、心血管状况、肾功能等多方面的检查。预防并发症的发生是糖尿病管理的重要目标。 总之,糖尿病管理需要综合考虑多方面因素,不仅仅是吃药那么简单。希望今天的分享能帮助大家更好地管理血糖,减少并发症的风险。如果您有任何疑问,随时来找我,我们一起加油,战胜糖尿病!

罗伊丽主治医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松江医院
详情箭头
视频

管理血糖的正确方法!

<span style="color: #da4707">管理</span><span style="color: #da4707">血糖</span>的正确方法!
03:07

大家好,我是你的医生。今天咱们来聊聊一个许多人都关心的话题——糖尿病。如果你或你身边的人有糖尿病,这个视频对你们非常重要。糖尿病不是一个小问题,它需要我们认真对待和积极管理。糖尿病是一种慢性疾病,主要表现为血糖水平升高。如果不加以控制,糖尿病会导致一系列并发症,比如心脏病、视力问题、肾脏病等。大家可能会问,糖尿病该怎么管理呢?其实,关键在于三个方面:饮食、运动和药物治疗。首先咱们讲讲饮食。无糖饮食是控制血糖的核心。大家一定要注意减少糖分的摄入,尤其是含糖饮料和甜点。这些食物不仅会让你的血糖水平迅速升高,还会增加你对糖的渴望。此外,要多吃富含纤维的食物,比如蔬菜、水果和全谷类,它们能帮助稳定血糖。再来说说运动。适当的运动对糖尿病患者非常有利。运动可以帮助你控制体重、改善胰岛素敏感性,从而有助于血糖的控制。你不需要进行剧烈运动,每天30分钟的中度运动,比如快走、游泳或骑自行车,就可以取得很好的效果。最后也非常重要的是药物治疗。很多糖尿病患者需要服用降糖药物来帮助控制血糖水平。比如我们今天提到的利格列汀片,它是一种常用的降糖药物。按照医生的建议,每天定时服用药物,能帮助你更好地管理血糖。在这个过程中,一定要定期去医院复查,检测你的血糖水平,看药物的效果如何。如果有任何不适或异常,一定要及时告诉医生。顺便提醒大家,糖尿病患者一定要注意低血糖反应。低血糖反应可能会让你感到头晕、乏力,甚至昏厥。所以,随身携带一些糖块或果汁,遇到低血糖时及时补充,是很有必要的。总的来说,糖尿病的管理需要我们在生活中养成良好的习惯,从饮食、运动到药物治疗,每一步都至关重要。希望今天的内容能帮到大家,如果你有更多问题或需要详细的医疗建议,欢迎随时来找我。谢谢大家的观看,我们下期见。

顾静霞主治医师|上海市浦东新区金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详情箭头
文章

糖尿病伴血糖控制不佳的健康管理指南

糖尿病伴<span style="color: #da4707">血糖</span>控制不佳的健康<span style="color: #da4707">管理</span>指南

在最近的一次门诊检查中,一位54岁的男性患者被诊断为2型糖尿病伴血糖控制不佳、原发性高血压以及糖尿病性肾病和高脂血症。此患者没有药物或食物过敏史,但血糖水平和其他健康指标出现了一些异常。本文将详细讨论这些报告的结果、有关疾病的成因、危害、治疗方案和预防措施。根据以上检查及诊断,患者的血糖水平持续偏高,血压值也高于正常范围。此外,尿液中的微量白蛋白增加,提示肾功能异常。血脂水平异常,显示为高脂血症。正常血糖参考范围一般在70-100 mg/dL,而高血压的诊断标准为收缩压超过140 mmHg或舒张压超过90 mmHg。可能疾病与成因分析首先,糖尿病是由于胰岛素分泌不足或作用受损引起的慢性代谢疾病。长期的高血糖可导致一系列并发症,其中糖尿病性肾病是较常见的一种。肾功能受损会导致蛋白质流失,而尿液中的微量白蛋白就是诊断标准之一。此外,糖尿病患者容易合并高血压和高脂血症,这会进一步加剧心血管疾病的风险。糖尿病性肾病是糖尿病患者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可导致肾功能逐渐丧失,最终可能需要透析或肾脏移植。据《新英格兰医学杂志》的一项研究显示,慢性高血糖是导致糖尿病性肾病的主要原因,而严格控制血糖水平可以显著降低这种风险。同时,高血压和高脂血症的存在会增加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治疗方案对于2型糖尿病的治疗,除了使用降糖药物外,还需额外关注高血压、高脂血症的治疗。降糖药物的选择应根据患者的具体体质和病情而定,通常包括口服药物和胰岛素注射。对于高血压,应采取降压药物和生活方式的双重管理。高脂血症的治疗则包括调脂药物,如他汀类药物,以及饮食和运动的调整。据《柳叶刀》刊发表的研究显示,综合管理高血糖、高血压和高脂血症可以显著降低糖尿病患者的心血管事件发生率。治疗方案应由内分泌科和相关专科医生共同制定,个性化治疗可提高疗效。预防措施及日常管理高危人群,如家族有糖尿病史、超重、肥胖及生活方式不健康的人群,应特别注重日常预防。首要措施是保持健康的饮食和定期锻炼。具体来说,饮食上应减少糖分摄入,增加富含纤维的食物如蔬菜、水果和全谷物;同时,每周至少150分钟的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可以帮助控制体重和改善代谢。除此之外,定期体检是早期发现并控制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关键。包括血糖、血压、血脂的检测,以及肾功能的评估。建议成年后每年至少进行一次全面的健康检查,高危人群则需增加检查频率。本文概要介绍了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诊断与治疗方法,希望读者能关注自身健康,及时就医。糖尿病是一种可以通过有效管理控制的慢性疾病,早期诊断和规范治疗可以显著提高生活质量,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综上所述,健康的生活方式是预防和控制糖尿病的基石。如果您或您的亲友有上述症状或高危因素,请务必尽早就医咨询专业医生,争取早日确诊和治疗。 引用文献 Brownlee, M. (2005). The pathobiology of diabetic complications: a unifying mechanism. Diabetes, 54(6), 1615-1625. UK Prospective Diabetes Study (UKPDS) Group. (1998). Intensive blood-glucose control with sulphonylureas or insulin compared with conventional treatment and risk of complications in patients with type 2 diabetes (UKPDS 33). Lancet, 352(9131), 837-853. Jia, L., Meng, Q. H., & Paisey, R. B. (2007). Diagnostic value of the urine albumin to creatinine ratio for detection of microalbuminuria in primary care. Diabetes Care, 30(7), 329-334. American Diabetes Association. (2021). Standards of medical care in diabetes—2021 abridged for primary care providers. Clinical Diabetes, 39(1), 14-43.

何建华副主任医师|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
详情箭头
视频

糖尿病管理—控制血糖就是延长生命!

糖尿病<span style="color: #da4707">管理</span>—控制<span style="color: #da4707">血糖</span>就是延长生命!
01:33

大家好,我是你的医生。今天我们来聊聊2型糖尿病,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糖尿病。这是一种非常常见的慢性疾病,对于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寿命都有非常大的影响。 我们看到了一个很典型的病例,患者62岁,来自上海市,身高160厘米,体重60公斤,诊断为2型糖尿病。目前血糖控制情况较好。这位患者在复诊时,身体状况以及血糖均比较稳定,这是我们希望看到的。 很多人都知道糖尿病要控制血糖,但具体怎么控制、为什么要控制,可能就不太明白了。糖尿病主要是由于身体无法有效利用胰岛素,导致血糖升高。长期高血糖会损害身体的多个器官,如心脏、肾脏、眼睛和神经系统。因此,控制血糖对糖尿病患者来说至关重要。 为了帮助患者控制血糖,这位患者的治疗计划中包含了一种叫做德谷胰岛素利拉鲁肽注射液的药物,这是德谷胰岛素利拉鲁肽的复合制剂。每晚皮下注射20单位,这样能帮助患者稳定血糖水平。这种药物不仅能降低空腹血糖,还能有助于降低餐后血糖,以及减轻体重,减少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除了药物治疗,患者还需要注意日常生活中的各个方面。比如饮食,尽量选择低糖、低脂的食品,多吃蔬菜和水果,避免高糖高脂的加工食品。另外,适当的运动也非常重要,每天坚持30分钟的中等强度运动,比如快走、游泳等,可以帮助改善胰岛素的敏感性。 很重要的一点是,糖尿病患者要定期监测血糖,这样才能了解自己的血糖控制情况,并根据医生的建议及时调整治疗方案。这位患者能够做到定期复诊,近期血糖控制情况也比较好,这是非常值得鼓励的。 最后,要提醒大家,管理糖尿病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患者有耐心和毅力。无论是药物治疗还是生活方式的改变,都需要长期坚持,这样才能有效控制病情,避免并发症的发生。 感谢大家的观看,希望今天的内容对大家有所帮助。如果您或者您的家人有类似的情况,欢迎来咨询。我是你的医生,我们下次再见!,

李青主治医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
详情箭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