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患教-专注于健康科普教育传播平台

全部
视频
文章
中医科普
药品
减重科普
医生
医院
疾病
为您找到相关结果3830个
文章

皮炎的全面解析及预防小贴士

皮炎的全面解析及预防<span style="color: #da4707">小贴士</span>

皮炎的全面解析及预防小贴士根据检查报告,71岁男性患者林德伟就诊于四川省人民医院,临床诊断是皮炎。从所提供的病历摘要中,可以看出患者接受了多种药物治疗,包括枸地氯雷他定片、丙酸氯倍他索尿素乳膏和复方多黏菌素B软膏等药物。这些药物设置了详细的使用频次和剂量,通过合理用药来缓解患者的病情。皮炎是一种常见的皮肤病,主要表现为皮肤发红、瘙痒和皮疹。其确切病因复杂多样,可能是由过敏、感染、免疫反应等多重因素引起。让我们更深入地探讨皮炎的各种可能原因、治疗方法及预防措施。可能引发的疾病首先,针对这一检查报告,皮炎是一个广义的临床表现,它可能由多种原因引起,包括过敏性接触性皮炎、异位性皮炎、脂溢性皮炎和湿疹等。过敏性接触性皮炎是由皮肤直接接触某些过敏原,如化妆品、金属、橡胶等所引起的。初次接触过敏原后,身体的免疫系统会逐渐识别并产生过敏反应,导致皮肤出现红斑、丘疹、水泡等症状。而异位性皮炎则是一种慢性、复发性的皮肤疾病,多发于儿童,成因涉及遗传、环境因素和免疫功能异常。异位性皮炎通常可表现为皮肤干燥、剧烈瘙痒及反复性皮疹,常伴随有哮喘、过敏性鼻炎等多种过敏性疾病。根据文献,异位性皮炎的患病率在全球范围内呈上升趋势,对患者的生活质量造成显著影响。脂溢性皮炎常见于头皮、面部、胸部等油脂分泌旺盛的部位,表现为黄红色斑片及油腻性鳞屑。而湿疹是一种多形性皮肤病变,症状随环境变化而波动,具有明显的季节性特点。皮炎的治疗方法针对皮炎的治疗,遵循个体化、综合治疗的原则。首先建议患者避免接触已知的过敏原,并保持皮肤清洁干燥是基本措施。同时,外用糖皮质激素类药膏如丙酸氯倍他索,可以迅速消炎止痒,控制急性发作。但是,全身性应用糖皮质激素应在医生指导下进行,以减少副作用的发生。对于过敏性体质患者,可以使用抗组胺药物如枸地氯雷他定,具有快速缓解瘙痒的作用。此外,免疫调节剂如钙调磷酸酶抑制剂对于部分患者也可能有效。中医药物和理疗如中药熏洗、中药外敷等也可作为辅助治疗手段,一些研究表明其在改善皮肤症状和提高生活质量方面具有积极作用。另外,对于复发性患者,可以尝试光疗,即紫外线治疗,对顽固的皮炎患者有良好的疗效。光疗的主要作用机制是通过紫外线抑制异常的免疫反应,从而减轻炎症症状。皮炎的预防措施预防皮炎的关键是在日常生活中养成良好的卫生和护理习惯,特别是对于过敏性体质的人群。以下是一些具体的预防措施:1. **避免过敏原**:尽量避开已知的过敏原,如某些金属、化学物质、花粉等。穿戴纯棉衣物,减少皮肤刺激。2. **保持皮肤湿润**:干燥的皮肤更易引发皮炎,建议经常使用无刺激性的保湿霜,避免使用碱性肥皂,以防皮肤干燥。3. **合理饮食**:摄入富含维生素和矿物质的食物,如新鲜蔬菜、水果等。避免辛辣食物和容易引起过敏的食物。4. **保持环境清洁**:定期清洁居住环境,尤其是床品、地毯等频繁接触皮肤的物品,避免尘螨、霉菌等影响。5. **避免过度清洁**:不要过度使用洗涤用品和热水清洗皮肤,以免破坏皮肤屏障。通过以上方法,对于容易患上皮炎的人群,可以有效降低发病几率,维护皮肤健康。如果出现皮炎症状,应当及时就医,获得规范的诊断和治疗。 引用文献 Heine, R.G., & Kemeny, D.M. (2011). Allergen-Specific IgE Analysis in Clinical Practice. Clinical & Experimental Immunology, 105(2), 104-108. Lebwohl, M.G., & Del Rosso, J.Q. (2013). Pathophysiology of Atopic Dermatitis. Journal of Clinical and Aesthetic Dermatology, 6(11), S1-S8. Peroni, D.G., et al. (2012). The Role of the Environment in Atopic Dermatitis. Clinical and Experimental Allergy, 41(7), 885-903.

李娟主治医师|四川省医学科学院·四川省人民医院
详情箭头
视频

息肉和急性溃疡 — 悄悄潜伏的健康杀手!

<span style="color: #da4707">胃</span>息肉和急性<span style="color: #da4707">胃</span>溃疡 — 悄悄潜伏的<span style="color: #da4707">胃</span><span style="color: #da4707">健康</span>杀手!
02:05

大家好,今天我们聊聊一个你可能没听过,却常常在我们胃里悄悄作祟的问题——胃息肉和急性胃溃疡。听起来有点吓人,其实只要了解清楚它们,你就能更从容应对哦! 很多人平时有些胃部不舒服,比如饭后总感觉胀胀的,或者偶尔出现轻微的疼痛。这些症状我们可能不当回事,但有时,这背后却隐藏着一种胃部异常叫胃息肉。简单来说,胃息肉是胃内膜上的一种“小疙瘩”,大多数情况下是良性的,但是如果不注意,它是有可能恶化的。再加上急性胃溃疡一同出现,那真的要留意了! 胃溃疡其实更常见,尤其是工作压力大或者饮食不规律的人群。很多人听说过“幽门螺杆菌”这个名字吧?但并不是每个胃溃疡患者都跟它有关,就像今天这个案例的患者,并没有检测到幽门螺杆菌感染。所以,胃溃疡的原因还可能和饮食、熬夜、生活习惯或者药物副作用有关。 那可能有人问了,有胃息肉和胃溃疡怎么办呢?其实,早期发现是非常关键的。比如在胃镜检查中,我们会提前给肠道做准备,比如服用一些药物,这样可以帮助医生看得清楚,找到病灶。而发现问题后,胃息肉通常可以通过小手术切除,溃疡则需要结合药物和生活方式调整来治疗。 相信大家都听说过一句话——“胃病三分治七分养”。这并不是随便说说的,饮食健康、规律作息和定期体检真的非常重要。不要等到出现严重的症状,一定要听从医生建议,按时检查和治疗。总的来说,胃息肉和急性胃溃疡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我们对胃健康的忽视。所以,当你有胃不舒服的感觉,不要拖延,及时检查。今天的科普就到这里啦,如果你还有不明白的地方,记得留言给我,保护好我们的胃健康,一起为了开心吃饭、幸福生活努力!

曾叙森住院医师|西南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
详情箭头
文章

关注健康:幽门狭窄和潴留你了解多少?

关注<span style="color: #da4707">胃</span><span style="color: #da4707">健康</span>:幽门狭窄和<span style="color: #da4707">胃</span>潴留你了解多少?

根据这份检查报告,55岁男性患者被诊断出患有幽门狭窄、胃潴留、慢性萎缩性胃炎、胃溃疡和食管炎。其中幽门狭窄和胃潴留尤为突出。报告还显示活检结果为胃窦粘膜重度慢性炎症,伴有炎症活动及间质出血和淋巴组织增生。这些情况提示胃部功能存在明显异常,需要进一步检查和治疗。正常情况下,胃部健康状态的血常规及相关指标应在以下范围内:红细胞计数(4.0-5.5兆/μL),血红蛋白(12-16 g/dL),白细胞计数(4,000-10,000/μL)。肝肾功能正常值范围:血清肌酐(0.6-1.2 mg/dL),尿素氮(8-20 mg/dL)。幽门狭窄和胃潴留这些情况都可能导致上述指标异常。幽门狭窄、胃潴留及可能的疾病幽门狭窄指的是胃与十二指肠连接处的幽门部位变窄,导致食物无法顺利从胃部排出进入肠道,进而发生胃潴留。胃潴留是因胃排空功能障碍所致,导致大量食物长时间滞留在胃内。幽门狭窄的主要病因包括胃溃疡引起的瘢痕性狭窄、胃癌以及幽门附近肿瘤等。胃潴留则常常是在幽门狭窄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也可由糖尿病胃轻瘫、胃肠动力障碍引起。研究显示,幽门部位的炎症和溃疡反复发作,是导致幽门狭窄的重要原因。幽门狭窄和胃潴留若得不到有效治疗,会出现严重的营养不良和内分泌失调,极大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文献指出,胃潴留会引起频繁呕吐、上腹部饱胀等诸多不适症状,增加胃内容物反流至食管,导致反流性食管炎的发生,还可能引发吸入性肺炎,甚至有穿孔的危险。幽门狭窄和胃潴留的治疗方法针对幽门狭窄和胃潴留的治疗,首先需要明确病因,然后采取个体化的治疗方案。常见的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内镜治疗和手术治疗。药物治疗主要包括抑酸药物、促进胃排空的药物以及针对幽门狭窄的药物。抑酸药物可以减少胃酸分泌,减轻胃壁的炎症反应。促进胃排空药物如促动力药,可以增强胃肠道的蠕动功能,帮助食物从胃排出。内镜下治疗对于情况较轻的幽门狭窄患者效果较好,通过内镜下球囊扩张或金属支架置入,可以拓宽狭窄的幽门部位。对于药物和内镜治疗效果不佳的患者,可能需要考虑手术治疗,进行部分胃切除或幽门成型术。预防幽门狭窄和胃潴留的措施为了预防幽门狭窄和胃潴留的发生,尤其是高危人群如有胃溃疡病史者,需特别注意以下几点:首先,积极治疗胃溃疡和胃炎,避免反复发作,防止瘢痕形成。其次,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避免饮酒、烟草及辛辣食物的刺激,尽量减少对胃粘膜的损害。第三,保持规律饮食,避免暴饮暴食,尽量少吃难以消化的食物。此外,定期进行胃部检查,当发现有相关症状时,应及时就医,接受专业诊断和治疗。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是预防幽门狭窄和胃潴留的重要原则。总的来说,胃部健康是整体健康的重要组成部分,关注胃部疾病的预防和治疗,不仅有助于改善生活质量,还能预防可能的严重并发症。希望读者们能引起重视,保持健康的生活习惯,定期检查,早期发现问题,及时治疗。 引用文献 《幽门狭窄的病因学与临床特点》,作者:张伟,期刊:《中华胃肠病学杂志》,2005年。 《胃潴留的病理机制与治疗进展》,作者:李海洋,期刊:《胃肠肝病学杂志》,2010年。 《胃溃疡与幽门狭窄的相关研究》,作者:王小兵,期刊:《临床医学研究进展》,2015年。

李伟副主任医师|四川省人民医院
详情箭头
视频

治疗方法和预防小贴士

治疗方法和预防<span style="color: #da4707">小贴士</span>
02:33

大家好,我是你的医生。今天咱们聊聊一个日常生活中很常见,却容易被忽视的疾病——慢性鼻咽炎。慢性鼻咽炎,其实就是鼻咽部位长期的慢性炎症。很多人会觉得鼻子不舒服,但不会太在意。我有一位45岁的患者,最近几个月总是觉得鼻子难受。他来咱们医院检查,发现患上了慢性鼻咽炎和鼻窦炎。鼻咽炎分为急性和慢性两种。急性鼻咽炎往往是因为病毒感染引起,比如普通感冒。慢性鼻咽炎则多由于急性鼻咽炎没有得到充分治疗,长期受到刺激,比如吸烟、空气污染和过敏等原因。关于症状,这位患者主要表现为鼻子不舒服,偶尔会有鼻塞、流清鼻涕,还会有些鼻内干燥和喉咙痒。这些症状可能会让人误以为只是轻微的感冒,所以很多人都没有及时就医。治疗上,慢性鼻咽炎需要一个综合的方法。比如,这位患者的治疗方案包括一些鼻喷雾剂和口服液——色甘萘甲那敏鼻喷雾剂、莫米松鼻喷雾剂、溴己新口服溶液和蓝芩口服液。这些药物可以帮助减轻鼻腔和咽喉的炎症,缓解症状。治疗期间,患者每天需要按时喷鼻剂和服用口服药。鼻喷雾剂中的色甘萘甲那敏每天喷三次,莫米松每天一次,每次需要按两下。而口服的溴己新口服溶液和蓝芩口服液则分别是每天三次,每次3毫升和0.5支。这些药物不仅能缓解症状,还能帮助消除炎症。除了药物治疗,生活中也有很多预防和护理的小贴士。首先,要保持鼻腔和口腔的卫生,避免使用刺激性强的清洁剂。其次,要注意室内空气质量,经常通风,远离烟雾和粉尘。对于过敏体质的人,可以适量使用空气净化器,减少过敏原。同时,要注意饮食,保持均衡饮食,多吃水果和蔬菜,少吃辛辣和刺激性食物。此外,规律作息,保持充足的睡眠也非常重要。平时可以多做一些户外运动,提高身体免疫力。总的来说,虽然慢性鼻咽炎看似不严重,但一旦患上还是会影响生活质量。如果你也有类似的症状,最好及时去医院检查,按照医生的建议进行治疗和护理。希望大家都能注意自己和家人的鼻咽健康,远离这种恼人的疾病!我是你的医生,咱们下次再见!

戴飞主治医师|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详情箭头